1) the Aesthetics of Daoism(ZhuanZi)
道家(庄子)美学
2) Chuang Tzu's Aesthetics
庄子美学
1.
Chuang Tzu's Aesthetics and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Theory
庄子美学与中国古代画论
3) Taoist aesthetics
道家美学
1.
The Taoist aesthetics in particular greatly enlightened and promoted the Western thoughts.
中国诗、诗学给了美国现代诗以重要影响,尤其是道家美学的物自性、无言独化、去语障、解心囚,恢复到活泼泼的整体的生命世界,给了西方现代思潮走出困境以重要启迪。
2.
Wai-lim Yip, as a overseas scholar, has many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poetry and Taoist aesthetics.
海外学者叶维廉在中国诗歌和道家美学思想的研究上有着深厚的学养,相关著作丰富,对中西语言及美学特质的比较与汇通是叶维廉理论研究的主轴。
4) Taoist aesthetic
道家美学
1.
LuoXinzhang as "source-text-cent、faithfulness 、spirit— naturalization 、sublimation" under the Taoist aesthetic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sour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本文从道家美学视角下围绕罗新璋先生提出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四个概念分别展开论述,进一步探索传统译论的哲学美学渊源。
5) A Taoist Classic
道家经典(庄子)
补充资料:道家军事思想
道家军事思想
Taoist military thought
曰Qo〕IQ)unshiht)争策道家军事思想SIXIang霭雳蕙鹭 (Taolst面!itary thou 派关于战争、军事宝略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主要有老耽、庄 周等。道家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老子》、 《庄子》、《鹊冠子》、《文子》、《经法》等著 作中。道家从“兵者凶器”、“无为”、“不争” 等政治观点出发,对战争性质、胜负缘由 及斗争策略等军事问题做出回答,形成自 己独特的军事理论观点。 道家思想的奠基作《老子))(又名《道德 经》或《德道经》)产生于诸侯争霸的春秋末 期,其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是居慈、守 柔、退让和不争,主张回到“小国寡民” 的初始社会中去,提倡柔弱胜刚强的斗争 策略,包含了许多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 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古代社会弱小者战胜 强大者的主要理论依据。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内部出现了分 化。以庄子为代表的学派主张远离烽火连 天的现实社会,崇尚自然,率性无为,追 求绝对精神自由,对战争持一概排斥的态 度,认为“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庄 子·盗踢)}),实际上模糊了战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界限。另一部分被称为“黄老道家学派”的道家则与庄子等人乃至早期道家有很大不同。黄老道家学派顺应时代潮流,在坚持道家基本原则的墓础上,融合各派思想精华,“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史记·太史公 自序》),表现出积极人世的思想倾向,对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管子》中的《白心》、《内业》、《心术》、《枢言》诸篇反映了一些黄老道家学派的思想,从《歇冠子》、《文子》及《经法》、《十大经》、《道原》中,可以看出该学派一方面把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视为不变的用兵铁律,另一方面则承认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在推崇天道、天时的基础上,重视政胜,谋求民和,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军事观点。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为黄老道家学说的兴盛提供了机遇。这一时期,有专门论述黄老道家军事思想的兵书《黄石公三略》问世,以道家思想为主的综合性著作《淮南子》也收人一些论兵篇章。‘它们在归纳、吸收先秦兵学思想的基础上,对以往较少涉及的战争起源问题做了专门阐发,并在道家传统的贵柔守雌观念中增加了更灵活的因素,提出了刚柔相济的斗争策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