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婺剧
1)  Wuju opera
婺剧
1.
In the long course of the evolution, the six modes in bozi tune of Wuju opera hav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generations hard work.
婺剧拨子腔的六种板式 ,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 ,经数代、多人的努力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
2)  wuju
婺剧
1.
Considering this situation, the author has visited some experimental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nce where the activity of "Wuju goes into campuses "has been carried out, tried to explai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 children’s culture, children’s heritance and the art of operas and ha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articular instances as the back-up evidence feasibility.
有鉴于此,笔者以浙江"婺剧进校园"为调研对象试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进一步阐释儿童、儿童文化、儿童传承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3)  the culture of Wu Opera
婺剧文化
4)  Bozi Tune in Wuju Opera
婺剧中的拨子腔
5)  Wujiang River
婺江
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utrophication and Protective Stretage with Aquatic Plant in Slow-moving Water of Wujiang River;
婺江缓流水体的富营养化现状及水生生物防治对策
6)  Wuyuan County
婺源
1.
An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Eco-agriculture of Wuyuan County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婺源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补充资料:婺剧
      戏曲剧种。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州地区和杭州地区建德、淳安等县,以及江西东北部。明代末叶,这一带就已盛行高腔和昆腔。清乾隆前后又相继流入乱弹、徽戏以及滩簧、时调。这些剧种和声腔长期在这一带同班演出,相互影响,在表演艺术上渐趋接近,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秋始改称为婺剧。
  
  婺剧中的高腔分西安、西吴、侯阳 3种。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因衢州古称西安县而得名。这种高腔,源出弋阳腔,以鼓为节,有帮腔,但在发展中已加入笛子(艺人叫"横风")伴奏,有时亦出现简单的过门。唱腔高昂但略低于原弋阳腔,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明代四平腔的遗响。主要剧目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西吴高腔,流行于金华一带,因数次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传艺而得名。有帮腔,以笛和提琴(一种大型的椰壳板胡)伴奏,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婉转流畅,据说自安徽传入,与徽、池调有渊源关系。主要剧目有《白兔记》、《白鹦哥》等。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以大鼓和大、小锣为节,笛伴奏,无过门,有帮腔,唱腔比其他两种高腔粗犷喧噪。主要剧目有:《古城会》、《全鹿台》、《访白袍》等,可能是义乌腔的遗音。
  
  婺剧中的昆腔是昆腔流传在金华地区的一个支派,又称"草昆",唱功不如苏州昆腔严谨文雅,表演粗犷。剧目以武戏为主,如《倒精忠》、《翻天印》、《取金刀》、《金棋盘》、《火焰山》、《九曲珠》、《通天河》、《飞龙传》等。文戏多演折子戏,如《相梁刺梁》(《渔家乐》)、《写本斩杨》、(《鸣凤记》)、《梳妆跪池》(《狮吼记》)等。
  
  婺剧中的乱弹原称浦江乱弹,流行于浦江、昌化、建德、桐庐一带。源于安徽,经天目溪传入。曲调以"三五七"、"二凡"、"芦花调"为主。"三五七"因上句以三字五字,下句以七字组成故名。它是一种由曲牌向板式变化体过渡时期的唱腔,属早期吹腔。其曲调变化是以板式唱腔"三五七"为主,插入各种曲牌形式的乱弹腔,如:〔小桃红〕转三五七,〔梧桐雨〕转三五七,三五七转〔落山虎〕等。"二凡"据说源于西秦腔,经安徽与"三五七"合流后传入。唱时以枣木梆击节。在一出戏中往往抒情时唱"三五七",激昂处则唱"二凡"。两者均用笛或小唢呐和板胡伴奏。"芦花调"属吹腔,因吹腔又称芦花梆子故名。它与"三五七"的不同处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板式变化体制,其唱腔是靠各种板式的变换加以丰富,如顶头板、游板、叠板等。婺剧乱弹中曲调唱腔变化最为丰富的戏,称之为乱弹尖,乱弹尖的剧目主要有:《芦花》、《醉酒》、《樱桃》、《访友》、《出塞》、《踢球》等。乱弹的剧目,多以家庭纠葛为主要内容,如《碧玉簪》、《药茶》、《玉蜻蜓》等。
  
  婺剧中的徽戏,一路从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经新安江传入金华;另一路则从婺源经开化传至衢州。这一带地处钱塘江上游的金衢盆地,过去交通十分不便,所以至今基本上保存了徽戏的原貌。它的曲调主要有二簧、西皮、芦花(吹腔)和拨子。二簧有老二簧、二簧、反二簧、小二簧四种,西皮有西皮、反西皮、花西皮三种。拨子只唱老拨子,与芦花调合称为"徽乱"(徽班乱弹)。徽戏的乐器以笛和唢呐为主,所以乐队的主要演奏者称为正吹。后来二簧和西皮虽以科胡(形似京胡,木杆、琴筒内直径只有二指)伴奏,但仍在乐器制作和演奏技术上模仿唢呐。徽戏剧目有72大本,其主要的称"三亭四阁",即《荣乐亭》、《万寿亭》、《感恩亭》、《龙凤阁》、《九龙阁》、《回龙阁》、《沉香阁》。
  
  婺剧的滩簧与苏滩有渊源关系,剧目有《僧尼会》、《断桥》、《芦林会》等,多为小戏。滩簧初为说唱形式,后来吸收地方音乐,不断丰富,搬上舞台。婺剧的时调是各个时期时行小戏的统称。如属目连戏的《王婆骂鸡》,属南罗的《李大打更》,属油(后)滩的《卖草囤》,属地方小调的《走广东》、《卖花线》等。
  
  婺剧班社按其所唱声腔的类别,有三合班、两合半、乱弹班和徽班等组织形式。三合班,必须能演唱高腔、昆腔、乱弹各18本。唱西安高腔的称衢州三合,常以"文锦"二字作班名;唱西吴高腔的称金华三合,常以"品玉"作班名;唱侯阳高腔的称东阳三合,常以"紫云"作班名。两合半,由三合班演变而来。因除演唱昆腔、乱弹外,无高腔,而代之以徽戏,人们认为徽戏不及高腔古老,而且18本才算一合,它只会演 7本徽戏,故算半合,称为两合半班。乱弹班,又叫浦江班,要能演36本乱弹"本工戏"才能称班。其中部分曲调为赣剧吸收,被称为"浙调"和"浦江调"。徽班,又叫金华班,必须能演72本徽戏,并兼演滩簧、时调等小戏。现有12个婺剧团,其中原为徽班底子的7个,乱弹班 2个,三合班2个,两合半班1个。"西安"和"西吴"的两种高腔,已绝响多年。1950年请回仅存的老艺人江和义,并办了高腔学员班,才得以恢复。婺剧名演员有周越先、徐汝英、郑兰香、徐东福、徐锡贵、王金龙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黄金印》、《送米记》、《孙膑与庞涓》、《三请梨花》以及小戏《断桥》、《对课》、《米敲窗》、《出塞》等。
  
  
  
  婺剧不仅保留了四平腔、义乌腔等许多古老声腔的遗音,而且较多地保存了徽戏的传统剧目和腔调。它的表演格调粗犷,动作强烈,但在细节处理和人物性格刻画上,却又相当工细,善于运用特技和夸张的艺术手段,多在手腕和手指上下功夫,不同于京、昆等剧种而别具一格。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