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课程本质研究
1)  studies of curricular essence
课程本质研究
1.
Because essentialism as a thinking mode has impeded deepening of studies of curricular essence ,on the basis of present philosophy, we advocate an essential outlook that is becoming, plural, relative, open, rational and different from noumenon.
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制约了课程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立足当代哲学立场,提倡一种与本体相分的在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多元、关系性、开放、合理性的本质观,合理的对待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从多视角以动态生成的思维在目的、规范与规律的统一、应然和必然的统一中探讨课程本质的一系列超越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思路和原则,以期推动对课程本质的研究。
2)  the study on the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园本课程研究
1.
From the 80s of 20th century,most of all the reformation of discourse i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seems to be the study on the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几乎就是园本课程研究的历程。
3)  qualitative curriculum research
质的课程研究
4)  On Qualitative Curriculum Research
论质的课程研究
5)  course research
课程研究
6)  curriculum studies
课程研究
1.
Postmodern curriculum studies have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后现代课程研究在西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对我国的课程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Any discussions of curriculum paradigm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ill have to examine the role and the mission of curriculum studies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the country.
在研究课程范式问题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课程研究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与使命,揭示课程价值与中国教育结构之间的联系。
3.
So far curriculum studies can bedivided into two paradigms: mo dern and postmodern curriculum studies.
迄今为止,课程研究概而言之有两大范式:现代课程研究和后现代课程研究。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