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1)  Chinese bourgeois revolution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1.
Naturally, the key is that we can not mix the 1911 Revolution with the Chinese bourgeois revolution.
客观、准确地审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正确评判辛亥革命成败的前提,当然,关键还是不能把辛亥革命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混为一谈。
2)  Chinese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1.
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Lenin highly appreciated the Chinese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and thought that they were thoroughgoing, democratic and fighting bourgeoisie and the comrades of the great French publicists and revolutionaries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辛亥革命以后 ,列宁高度评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认为他们是战斗的、彻底的民主派的资产阶级 ,不愧为 18世纪末法国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革命家的同志 ,他们的纲领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
3)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China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bourgeois revolution
资产阶级革命
1.
On the Freedom of Press during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in England;
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出版自由理念
2.
In some countries,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differs from the formation of modrn state.
在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并不等同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
5)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资产阶级革命派
1.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has given an overview of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Newspaper Supplements of that period,summarizing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pointing out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s well as summing up the negative impact it left behind.
文章简要梳理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副刊的大致概况,并对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概况。
2.
The determinant tha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ies after the victory of Xinhai Revolution was the attention that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paid to the library.
促进辛亥革命胜利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图书馆的重视。
3.
1903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hen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are to send domestic public opinion to seize the high points, and it is the key year of China had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circle of thinkers ,and the first era when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ical trend starts to substitute the reformism to become the lead of the thought stage.
1903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一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抢占国内舆论高点的开始,是中国思想界发生大转变的关键年头,是革命思潮开始替代改良主义并成为思想舞台主角的第一个时代标志。
6)  Bourgeois Revolutionary
资产阶级革命者
补充资料: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Netherlands,Bourgeois Revolution in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的历史地区(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的东北部)。
    背景 尼德兰地区于1556年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自16世纪以来,尼德兰城乡资本主义有相当发展。北方以荷兰、泽兰两省的工商业最为发达,毛织业、麻织业、造船业极负盛名,航海业和渔业的水平相当高。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出现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农村中的大部土地掌握在大富商手中。南方诸省的手工工场也有广泛发展。在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经营形式也出现了。安特卫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西班牙统治者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及其控制的天主教会推行专制主义,任意破坏尼德兰各省区和城市的特权,勒索大量捐税;设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16世纪60年代初,加尔文宗新教徒多次举行反对天主教会的武装暴动。1565年荷兰省督威廉一世(沉默者)组织贵族同盟,次年4月向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玛格丽特呈递请愿书,提出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等项要求。
    革命经过 1566年8月爆发反对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1567年春运动遭镇压。同年8月,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F.A.de阿尔发为尼德兰总督,血腥镇压尼德兰革命者,并推行新的税制。尼德兰人民在南方密林中,组成森林乞丐游击队;在北方沿海,组成海上乞丐游击队,英勇反抗西班牙的暴政。
   1572年北方各省举行大起义,解放了荷兰、泽兰两省的大部。同年8月威廉一世被推为北方各省执政。南方革命形势也日趋高涨。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1576年11月8日,南北各省代表缔结《根特协定》,恢复南北统一,共同反对西班牙的统治。慑于革命的不断深入,西南几省贵族于1579年1月23日结成阿拉斯同盟,宣布承认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主权,天主教神圣不可侵犯。北方7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为对抗西南几省贵族的背叛,于同年1月6日结成乌得勒支同盟,规定建立统一的军队,采取统一的税率、币制和度量衡制,制定共同的军事、外交政策。1581年由北方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因此亦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1月9日,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被迫与荷兰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胜利,在欧洲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