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湘粤赣三角地区
1)  XiangYueGan triangle area
湘粤赣三角地区
2)  Guangdong-Jiangxi-provinces border area
湘粤赣边区
3)  Jiangxi-Hunan area
赣湘地区
4)  southeastern Hunan and the Hunan-Guangdong-Jiangxi border area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
5)  Xiang-Yue-Gan area
湘粤赣
6)  border region between eastern Hunan and western Jiangxi
湘赣边地区
1.
The border region between eastern Hunan and western Jiangxi provinces has experienced since Late Triassic both the intracontinental strike-slip orogeny and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convergent strike-slip (T1 - J ) to divergent strike-slip (K - E1 ).
湘赣边地区自晚三叠世开始进入了全新的陆内走滑造山作用阶段,并经历了从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的构造性质转换,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研究、流体包裹体和构造岩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均表明,走滑断裂带内有大量的流体活动,且不同变形时期及同一变形期不同变形环境的流体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构造特征均有很大差异,对变形岩石的成分变异和体积变化计算结果显示,走得变形过程中的流体(质量)/岩石(体积)比率可达105g/m3量级,这种大规模的流体活动对区域热液铀成矿具有重要的作用。
补充资料:粤赣湘边纵队


粤赣湘边纵队
Guangdong-Jiangxi-Hunan Border Area Column

Yue一Gan一Xiangbian Zongdui粤赣湘边纵队(Guangd。ng一JiangXi-Hunan BorderAreaColunin)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在广东、江西、湖南三省边界地区的一支游击部队。 1947年春,中共广东区委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关于恢复武装斗争的指示,在九连山、东江、渝江、五岭等地区,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北撤时留下的武装骨干为基础,先后建立东江人民抗征队、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等14支人民武装。至冬季,发展到1.1万余人。12月-1948年4月,在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等部对渝江、五岭及九连、东江北岸地区发动的第一期“清剿”中,人民武装遭受较大损失。6月,除五岭地区的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外,其余分别整编为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江北、粤赣边、北江4个支队。7月,江南支队、粤赣边支队等部在反对国民党军以东江南岸和九连地区为重点的第二期“清剿”中,歼其近3 000人。经中共中央批准,1949年1月1日以上述游击队为基础,在惠阳县安墩(今属惠东县)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林平(尹林平)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松坚任副司令员,梁威林任副政治委员,严尚民任参谋长,左洪涛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东江第1、第2、第3支队,北江第1、第2支队及赣南、湘南支队等,共1.5万余人。纵队成立后,相继发起春、夏季攻势,解放新丰、汝城、紫金、五华、龙川等12个县城。5一7月,以东江第1、第2、第3支队及北江第1支队各一部组建5个独立团;将起义的国民党军广东省保安第13团等部改编为第4支队。8月,粤赣湘边纵队在五华、龙川地区击退国民党军第12兵团残部对解放区的窜扰,配合人民解放军第48、第14军解放赣南和湘南。9月,成立中山、顺德、番禺3个独立团。10一11月,在第四野战军指挥下参加广东战役,纵队主力与两广纵队组成左路军,解放惠阳、东莞等地,封闭国民党军南逃退跷以一部兵力配合第4、第15兵团解放曲江(今韶关)、翁源、佛冈等地。此时纵队已发展到3.8万人。年底,所属部队分别划归广东、江西、湖南军区领导。1950年2月,粤赣湘边纵队番号撤销。 (陆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