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对立认同
1)  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
对立认同
1.
Probes into the Cognitive Value of 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 in Burke s New Rhetoric and Antithesis;
博克新修辞学对立认同说与对照辞格认知意义探析
2)  unity in opposites
对立同一
1.
The autfhor of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rule of the unity in opposites is a kind of philosophy about harmony.
辩证法的对立同一规律本来就是一种关于“和”的哲学,而不是“斗”的哲学。
3)  co-category opposition
同类对立
1.
If the former is taken, the prompt constituent and its opposites are co-category opposition, and the formation focus of prompt constituen.
文章把补出方法分为中心语补法和上义词补法,并指出:采用中心语补法,提示成分与其相对词语是同类对立,提示成分的信息焦点在定语上;采用上义词补法,提示成分与其相对词语存在异类对立,提示成分的信息焦点包括中心语。
4)  oppose and unify
对立与同一
5)  To be in or come into opposition; differ.
对立或形成对立;不同
6)  the law of the different and identical unity of opposites
同异对立统一律
补充资料:角色认同说


角色认同说
role identificational theory

角色认同说(role identificational theory)解释性别角色的获得和两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的一种性别差异心理学理论,渊源于精神分析学派,以后也为其他学派所借用。精神分析学家十分强调认同在男女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认同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防御机制。男女儿童为消除恋母、恋父情结,把自己放置于同性父母以及其他同性成人的地位,从而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和特定的心理行为特征。当儿童的性心理发展到阳具欲期,才开始形成性别差异。男孩产生的是恋母情结,但由于阉割恐惧,他抑制自己对母亲的性欲冲动,转向与父亲相认同,以达到替代性满足,结果内化了由父亲所代表的社会规范和继承了由父亲所代表的男性权力与品质。女孩由于阳物妒羡产生的是恋父情结,但这种愿望既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又得不到彻底的解脱,其性别角色认同获得的是依附、被动、自卑、嫉妒、受虐等女性特征。弗洛伊德解释两性差异形成的阳物中心论观点受到了后人的批评,但其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的思想则为后来的学者所探讨。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程时,也强调了模仿、认同的作用。 (茜冬杏撰高玉样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