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自由人格精神
1)  free personality spirit
自由人格精神
1.
To achieve this, we must first set up a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for classroom culture reconstruction, then explore multi experimental way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education objective of cultivating free personality spirit.
为此,首先要预设课堂文化重建的实验综合目标,其次要探索课堂文化重建的多维实验路径,最终实现“塑造智慧人”,培养自由人格精神的教育目标。
2)  spirit freedom
精神自由
3)  spiritual freedom
精神自由
1.
From the possession of body to spiritual freedom——understanding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f the black from the monetary Images in Beloved;
个体占有与精神自由——从《宠儿》的金钱意象中解读黑人的过去与未来
2.
The theme of Zhuang Zi s philosophy is breaking away from the plight of life and achieving freedom, the spiritual freedom of getting rid of restriction, depending on oneself, escaping from the world, being undisciplined, and absolutely doing nothing.
庄子哲学的主题就是摆脱人生的困境,实现自由,即不受限制,依靠自我,遁世散漫,绝对无为的精神自由。
3.
It confirm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existence before essence’and illustrates man’s spiritual freedom and free choice in the situation of despair and absurdity.
存在主义文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它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存在主义首要原则,表现人在绝望、荒谬的境遇之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
4)  freedom spirit
自由精神
1.
On Dai Zhen s Freedom Spirit and Its Significance;
论戴震的自由精神及其意义
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effects of Qu Yuan s literary writing tradition on May 4th new literature, namely, the creation of freedom spirit,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un family, and the resuscitation of romance and sentimentality.
探讨了屈骚文化传统对五四新文学 3方面的影响 ,即自由精神的塑造 ;太阳家族的遗传 ;浪漫与感伤的复苏。
3.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Zhuancius thought to Li Bai s behaviour and artistic cre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 the- world thought, freedom spirit and aesthetics ideal.
本文从用世之心、自由精神、美学理想三方面较为深刻地论述了老庄思想对李白立身行事及艺术创作的影响。
5)  free spirit
自由精神
1.
Unhurriedness:the Display of Free Spirit of Human Individual Life;
逍遥:人类个体生命自由精神的张扬
2.
At present,with the neglect of students autonomy and free spirit in education in China,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orting the theory of soul-awakening from the school of culture education of Germany.
面对我国目前教育对学生主体性、自由精神的忽视,引进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心灵唤醒"说有积极的意义。
3.
As a independent writer,he is playing the role of a lonely traveler with free spirit.
王小波作为自由撰稿人一直扮演自由精神的独行者,他超脱体制的自由创作姿态为中国文坛树立了作家创作的新风范。
6)  spirit of freedom
自由精神
1.
The spirit of freedom is the core of Chuang Tzu thought.
自由精神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
They directly advocated the spirit of freedom,and lashed out at the trend of old backward customs.
早期电影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直接倡导自由精神,鞭笞落后反动的旧式习俗思潮,这一切为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对整个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philosophy and Christianity is the basic ques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and he attempts to synthesiz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n the basis of his specul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spirit of freedom.
本文认为哲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他试图在思辨哲学和自由精神的基础上使哲学与基督教获得新的综合。
补充资料:人格精神分析说
      精神分析学家在分析人的潜意识活动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人格(个性)学说。精神分析也译作心理分析,它产生于 19世纪末叶, 开始只是一种精神神经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后来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一种独特的人格学说。 这一理论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所创立,所以也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伊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所构成。 伊特是拉丁文id的音译, 按字义为"它"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看来,伊特内纯粹是一些本能冲动。弗洛伊德把这些心理潜能叫作"里比多"(libido)。里比多含有泛性的意义,它除性以外,还包括一切寻求快感的冲动。由于人不能忍受本能冲动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因而在伊特内就幼想某个客体的表象,使本能愿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以缓解这种紧张状态。比如想象即将到来的面包会暂时地缓和饥饿的苦痛。所以伊特的活动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这种愿望满足常见于新生儿的心理机能、作梦以及精神病患者的幻觉中。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伊特中发展出来的,它是伊特与外界的居间者。它利用伊特的能量,从伊特中形成它自己的结构和机能。自我是人格的执行官,它控制着伊特,保持着同外界的适当的联系;它力求寻觅满足需要的客体以缓和心理紧张状态;它不是去制止伊特的本能冲动,而是按照现实的要求使那些冲动改变方向。自我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用理智使个人能区别外在事实和主观想象,并作出适宜的行动,检验其是否有效。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体现着内化了的社会价值、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超我是在漫长的童年时期从儿童同双亲交往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儿童把父母和社会的教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超我就开始形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人格内部的伊特、自我和超我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交织,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健康的人格,自我起着主要作用,它控制着伊特和超我,使它们的要求同外界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如果让伊特或超我的任何一方居于支配的地位,人格就会失调。在弗洛伊德看来,伊特、自我和超我不是凝固不变的结构,人格是在这些力量的动力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格精神分析学说为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不断修正和扩展。近来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心已从研究成人转向研究儿童,从研究潜意识转向研究自我。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如奥地利А.阿德勒、 德国K.霍尔奈、 美国H.S.沙利文、德国Е.弗罗姆等,几乎完全背离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人格是由性本能冲动所决定的观点,把注意力转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上去。精神分析医师美籍德人E.H.埃里克森特别重视文化、社会和历史对人格的影响,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埃里克森把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而每一发展阶段都以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为主要内容。所以,他实际上认为人格发展有 8个方面。他划分出的8 个方面和阶段是:①信任对不信任(出生~ 1岁);②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③主动对内疚(4~5岁);④勤奋对自卑(6~11岁); ⑤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⑥亲密对孤独(20~24岁);⑦繁殖力对生机停滞(25~64岁);⑧自我调整对丧失信心(65~死亡)。在他看来,每个人在每一方面都处于两个极端中间的某一位置上;而这个位置越接近积极的一端,则他的人格越健康。埃里克森认为,尽管生物学因素决定着人格发展阶段的出现,但每一阶段发展的好坏则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
  
  人格精神分析说着重从人的情意方面去研究人格,把人格发展看作是心理冲突的动力过程,与传统心理学有所不同。同时,据说在精神神经病的心理治疗上收到了一定的疗效。但是这一学说原只是一种主观臆想的图景,人格结构内部间的冲突斗争只能表明是一种心理决定论。后期新精神分析学家虽然偏重心理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但他们的反理性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弗洛伊德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参考书目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