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ce TT&C
航天测控通信
2) aerospace TT&C system
航天测控通信系统
3) Aerospace
航天
1.
Development of MEMS and Nano-technology in Aerospace;
航天领域微纳米技术发展前景
2.
The application of fuel cells in aerospace;
燃料电池在航天中的应用
3.
Research on Series of Traveling-Wave Type Ultrasonic Motors for Aerospace Applocations;
航天用系列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研制
4) Space
航天
1.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 s Space Technology;
对日本航天高技术发展的思考
2.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hina s missile and space cause an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made by the pioneers.
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发展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重大决策,在正确政策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记述了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们50年来忘我拼搏、无私奉献取得的伟大成就;以科学发展观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从总体上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对策思考。
3.
Air Force has increased the idea of space in its doctrines.
从1959年开始,美国空军的条令中逐步增加了航天内容。
5) space flight
航天
1.
In researches of space flight,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microgravity on cognitive function were relatively few.
目前在载人航天的研究中 ,对于在微重力条件下认知功能变化的研究还较少。
2.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space flight,influences of various aerospac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astronaut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vere,while ultraviolet radiation is lacking.
随着航天员在太空停留的时间逐渐延长 ,各种航天环境因素对航天员的影响更加显著 ,紫外线缺乏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6) spaceflight
航天
1.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Sealing Material on Avigation and Spaceflight Field;
碳密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2.
The content of silver ion affects directly on hygienic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for spaceflight when it is used as disinfectant.
使用银离子作为航天饮用水的消毒剂,其含量直接影响航天饮水的卫生安全。
3.
To elucidate that effect of space environment on nutrition metabolism of human body and its significance during long-term spaceflight basing on referring to observed results of astronaut s nutrition state aboard ISS from NASA.
本文在NASA对ISS长期飞行航天员营养状态观察结果的基础上,阐明航天环境对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俄罗斯航天测控网
俄罗斯航天测控网
Russian Spacecraft TT%26C Network
Eluosi Hangtian CekongwQng俄罗斯航天测控网(Russia。spaeeeraftTT%26c Network)俄罗斯跟踪、测量和控制航天器的系统。1991年底苏联解体前,称为苏联航天测控网。由航天控制中心、测控站(陆上固定测控站、海上测量船和测量飞机)、测控站协调中心、通信系统和时间统一系统组成。地面测控站主要设在原苏联境内。其中拜科努尔发射场首区的4个测控站、卡拉干达、萨雷沙甘靶场跟踪系统、巴尔瑙尔、叶尔塞斯克、乌兰乌德等测控站,配合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对发射段到人轨前的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控。红色村、朱萨雷、科尔帕舍沃、乌兰乌德、乌苏里斯克和堪察加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等6个测控站,保障莫斯科近郊的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人轨后的航天器进行指挥控制。另有多艘测量船和若干架测量飞机,可部署到需要的海域和空域,扩大测控和通信的覆盖范围。 俄罗斯航天测控网系从苏联最初的导弹靶场测控系统扩建演变而成,经历了单级和多级导弹测控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飞行测控的发展过程,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该测控网由俄罗斯联邦国防部航天部队管辖,总侧控中心设在莫斯科以西的戈里铮诺,在布站上充分考虑了与导弹靶场的兼容和综合利用。为保障深空行星际航行站的测控,新建了直径为70多米的大天线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立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式的天基测控系统,它的3个星座设在东经95“、西经160“和16。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以求全部覆盖近地轨道的航天器,其地面中继站设在莫斯科东北郊的晓尔科沃站。1985年10月发射第一颗“射线”(又称“波束”)中继卫星,定点于东经95“赤道上空,可覆盖近半个地球,使航天控制中心同“和平”号空间站每圈的通信时间,从10~25分钟增加到50一60分钟。此后,陆续发射“射线”和“喷泉”中继卫星,定点在东经80。和西经12。或西经13.5。的轨道位置,组成名为“急流”的军用数据中继卫星网。 (徐绍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