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日本高等旅游教育
1)  Japanese higher tourismeducation
日本高等旅游教育
2)  the Japanese tourism education
日本旅游教育
3)  higher education on tourism
旅游高等教育
1.
Analysis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on tourism thoroughly,this paper points out a few of measurements to it.
当前山西旅游高等教育难以适应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
How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personnel is a problem faced us in higher education on tourism.
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旅游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从21世纪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着重探讨了旅游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以及旅游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4)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高等旅游教育
1.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establishment of tourist disciplines,structural system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setting up of courses.
本文从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教育结构体系以及高等旅游教育的性质、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中国旅游教育的研究进行了简略综述。
2.
Based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China s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BL pattern into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出发,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高等旅游教育中来,重点分析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PBL,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从理论到方法都得到更新,推动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5)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旅游高等教育
1.
It seeks to reform th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school-running, create an integrated model so as to reform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and upgrade its level.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以改革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创立整合型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为切入点 ,对旅游高等教育进行改革 ,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水平。
2.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in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day.
旅游高等教育中导入双语教学 ,其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dustry itself calls for more demand to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被进一步关注 ,而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 ,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
6)  higher education of tourism
旅游高等教育
1.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of Tourism;
旅游高等教育的双语教学探析
2.
On the basis of all-round analysis to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of tourism after 2000, this paper point out the existing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hich are far-reaching to the further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at the turning-point period.
该文是在对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旅游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这对进一步研究我国旅游业在转型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
Since 2000,higher education of tourism in China has developed much with increased size and scope,reasonable structure,as well as enhanc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quality.
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规模扩大,层次合理,分布广泛,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缺乏品牌学校,人才培养方向模糊,师资力量薄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等等,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旅游业在转型时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补充资料: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介

一、中国高等教育概况

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数量规模居世界首位。

2004年,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69个,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65.43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31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全国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1333.5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是737.84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595.65万人。同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505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19.8万人。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211工程(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左右一流大学)”和“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推进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一批大学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研究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情况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截至2004年底,使用该方案共评估了116所普通高等学校。

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2003年,教育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开始对2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试点评估。2004年开始,教育部决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负责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估。教育部制订评估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育部定期抽查各省的评估结论。截至2004年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共评估院校107所。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及成立评估中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建立一种高效和长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为此制订了以下政策:

(1)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使教学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