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20世纪古代文学论争
1)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Contestation Research of 20 Century
20世纪古代文学论争
1.
Natur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Contestation Research of 20 Century;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古代文学论争研究
2)  the literature of wars in the twenties century
20世纪战争文学
3)  country literature in the 1920 s
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
4)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5)  literature in the20th century
20世纪文学
1.
The comment to"people"of literature in the20th century of China;
发现与失落——中国20世纪文学对“人”的解说
6)  literature of 1990s
20世纪90年代文学
补充资料:中亚古代和中世纪钱币
      中亚古代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各地相继发行钱币。从公元前3世纪中大夏王国建立,至公元15世纪末帖木儿王朝衰落,中亚造币史可分为古代和中世纪两大阶段。
  
  古代 古代中亚造币始自希腊人所建的大夏王国(约前250~前140/前130)。大夏钱币以银币为主,也有金币和铜币。在阿富汗嘎尔底兹城东北米尔扎卡村圣湖湖底,出土了当年信徒投掷的钱币9000余枚,从中可以排出至少二十几位君主和地方督抚的相对次序。中亚本地自行造币,约始自前130年大月氏人迁居阿姆河北岸地区之后,一直流通到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因系仿效邻国钱币,故有人称之为"蛮族仿制币"。例如,塔吉克地区制作和流通的小银币系仿造大夏王国欧克拉提德斯王(约前171~前155在位)的小银币和安息王朝弗拉特斯四世(前37~前2在位)的小银币;乌兹别克南部制作和流通的,是仿大夏王国赫利奥克勒斯王(即欧克拉提德斯王之子)德拉克马银币和四倍德拉克马银币;撒马尔罕发行仿塞琉古王国(前305~前65)安泰奥克斯一世(前324~前262/前261)钱币,其背面有马头像;布哈拉则以大夏王国欧西德莫斯王币为原型造币。
  
  1世纪, 大月氏南渡阿姆河建立贵霜王朝之后,发行贵霜钱币,流通到6世纪。这些钱币上有阎膏珍、迦腻色迦、胡维色迦等王称号,发行数量甚大。与此同时,中亚各地还出现许多仿贵霜铜币。4世纪,波斯萨珊王朝的沙普尔二世(309~379)征服东邻贵霜王朝而兼任贵霜王,并在原贵霜王朝地区发行专供东方流通的钱币,此即萨珊王兼贵霜王钱币。这种钱币发行到萨珊王卑路斯二世(459~484)时期,流通到5世纪末6世纪初,直到中亚出现哒钱币。这种钱币的特征是标明统治者的名字,钱币花纹中的王冠随王而异。材料有金、银、铜3种,重量、形制一如萨珊钱币,铭文亦为钵罗婆字。制造地点可能在木鹿,或许还有也里,即赫拉特。
  
  中世纪 约从484年起,哒人取代贵霜王朝统治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哒王发行了压印的仿沙普尔二世及卑路斯一世银币的通货,是把钵罗婆字体的萨珊王名改换为哒王名,后加НПТЛА/НАПАТАЛА(即哒,及HIONO (有些学者比定为《梁书》中的滑国)。在以后的一个世纪内,哒银币仍然保持着萨珊银币形制,正面镌有拜火祭坛,但增加了中亚人的半身肖像及哒的符标。
  
  6~8世纪时,粟特地区大量制币,仅片治肯特城址7~8世纪的文化层中即出土钱币5000枚。当时昭武九姓诸国各自铸造银币和铜币。 银币德拉克马出现于5世纪,仿自萨珊王巴赫拉姆五世(420~438在位)银币,主要铸造者为安国王,即布哈拉的胡达特卡那,上有胡达特头戴王冠肖像,故称"布哈拉·胡达特钱"。7~8世纪,大量流通仿汉制铸造的青铜方孔圆钱,其正面为昭武九姓王徽、族标,背面为王名、称号。据铜币铭文,康国王最早铸币者为沙世毕(7世纪前半叶之后段),最晚为乌勒伽(8世纪中叶)。 其他片治肯特等城主也各自铸汉制铜币,证实了汉籍记载的昭武九姓支庶分王各自为政的情况,也证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以来唐对此地的影响。  在阿克别希姆城址北部发掘出土的铜钱中,有方孔圆形的汉制青铜钱,一面为粟特文字、一面为蛇形符标。因粟特铭文中有突骑施可汗钱字样,故某些学者称这种铜钱为"突骑施币"。
  
  在阿拉伯人(大食人)征服中亚过程中以及在中亚建立统治之后,中亚各地统治者曾铸阿拉伯式钱币以供向阿拉伯哈里发纳税,并用以进行区域间贸易。例如,布哈拉曾发行用 6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一种劣质钱币──吉特里菲币,以防白银外流。另外,中亚还有两种主要的合金币,即穆罕默德币、穆赛雅比币。上述各种阿拉伯式钱币影响及于10~11世纪初立国的哈拉汗王朝在各地铸造的钱币。哈拉汗的阿拉伯式钱币是目前研究哈拉汗王朝政治史的重要依据。
  
  13世纪后半叶起,银币在中亚取代铜币的地位。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的怯伯汗首先以汗的名义统一铸银币。小银币迪勒罕重1.422克,大银币迪纳尔重8.532克。怯伯银币一直用到帖木儿王朝时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