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On natural economic system
论自然经济体系
3) economy of nature
自然的经济体系
4) natural economy
自然经济
1.
After the Western Roman Empire was destroyed by the Germanic invasions of the fifth century,the Western Europe was in the state of selfsufficient natural economy until the tenth century.
西欧又退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 1 0世纪。
2.
But it s a long way to go for the agriculture to get rid of the nature of natural economy completely and develop market economy.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要使我国农业彻底摆脱自然经济性质进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The basic reason was that the highly stable structure of natural econom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as well as the growth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society;the direct reason was that the incomplete financial policy resulted in the recruitment of the.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原因是中央的“不完全财政制度”造成了赋税征收失控;重要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制约赋税制度的有效执行。
5) freedom economic system
自由经济体系
6) social economic 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补充资料: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从而逐渐瓦解自然经济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促使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对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自然经济逐步加深分解,但始终有很大的局限性。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 在中国小农经济家庭内部,农业与手工业以及手工业各生产工序长期紧密结合着。鸦片战争前,在农民家庭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占最主要的地位。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植棉与纺纱即"棉与纺"的结合,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以及农耕与纺织即"耕与织"的结合构成的,而这三者的分解,就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鸦片战争前,国内棉花已有不小的商品市场,亦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棉花自广州进口。除棉絮等其他用途外,在福建、广东、四川和云南等地出现了部分非植棉纺织户,他们购商品棉纺纱织布。这表明"棉与纺"已部分分离,但在全国棉纺织农户中,仅占少数。棉纱的商品量极低,"纺与织"几乎全盘联结在小农家内的生产过程中。鸦片战争后,特别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洋纱洋布的进口,逐渐破坏了这种结合。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还只是一个序幕。据估计,洋纱(包括少量国内产机纱)在1894年只占全国土布用纱总量的1/4,这些洋纱又集中行销在福建、广东等地,在植棉纺织区销售极少。这些非植棉纺织户原来在"棉与纺"上已经分离,现在"纺与织"的分离,只是以商品纱来替代商品棉。至于进口洋布(包括少量国内产机布)数量,估计仅占国内棉布消费总量的 1/7,并主销城镇,只是挤代了土布的部分商品布,一般尚未触动农家自给布。所以对分解农村自然经济的意义不大。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进口洋纱数量大增,同时,国内机器纺织业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方面把棉区棉花大批吸纳上市,有利于割断"棉与纺"的结合。另一方面,洋(机)纱楔入到小农棉纺织业主要阵地即植棉纺织户中,使土纱的生产迅速没落。估计到1913年,洋(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70%强。这就在颇大程度上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同时也造成"棉与纺"的分离。这时洋(机)布也已大量销往农村。估计1913年,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洋(机)布约占1/3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两年,洋纱布进口锐减,农村土纱土布生产暂时回升,纱布生产的自给性重新抬头。但1921年以后,国内机器棉纺织业(包括日本、英国在华纱厂)有了发展,其产品已代替进口洋纱布成为排挤农村土纱布的主力,再加上城镇上发展了手工布厂生产的改良土布,这就不仅排挤了农村生产的商品土布,也排挤着自给土布的生产。估计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农村土布总产量较1840年削减了四成多,已占不到国内棉布总消费量的一半(这期间棉布总消费量有所增长)。而在这剩余的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量达3/4以上,土纱量已不及1/4。这说明,已有相当多的农户放弃了棉纺织业,因而不仅是"纺与织",在"耕与织"的结合上也已有颇大一部分分离了。不过,原来中国农村生产的土布中约有半数是商品布,这时土布生产的大量削减,主要仍是压缩了商品土布,自给土布减少数量并不很大;残余的土纱生产也集中保留在植棉纺织户的自给布生产中。从这方面说,小农经济的自给性生产还是很顽强的,三个结合的分离都还很不彻底,并且三个结合的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些回复。
农产品的商品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某些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已有一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的加速主要是由对外贸易的扩大引起的。中国出口以农产加工品为主,茶和丝占一半以上。1894年较1840年,茶出口量增加3.3倍,丝增加8.2倍,按价值计共增5600余万两。而内销市场增长不大,但因厂丝出口,出现茧市场,蚕茧商品化。基本上内销的棉花,受进口纱布压力,商品量增长有限。这期间又受鸦片进口的刺激,突出地发展了罂粟生产,市场价值估计超过9000万两,但纯属破坏性商品生产。
甲午战争后,农产品的商品化继续发展。1894~1919年间,出口贸易总值增长近四倍,但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茶出口衰退,丝亦不振,而新发展起来大豆、豆饼和其他油料作物,以及蛋类、禽畜类等产品出口。这期间,国内市场发展颇快,棉花、蚕茧、烟叶等商品量增长迅速,这主要是国内工业发展的结果。这种情况,加以城市的发展,使得粮食的商品率有了提高,估计1894年为16%,1919年增为22%。但从1919年到抗日战争前,出口值没有明显增长,按金价计却一直是下跌的,丝茶老产品出口更大为衰落,仅有桐油、猪鬃、花生等出口有一定发展,其他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不景气。在这期间,中国农村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农村经济危机的双重袭击。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到30年代反而减慢下来。抗日战争时期,交通阻塞,通货膨胀,许多地方的农村又有返回自然经济的倾向。
总的来看,在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体制下,农民首先要解决的是衣食的自给问题,有限的耕地主要为粮食以及棉花占据着,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了抑制。而小农经济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国内市场又备受城乡剥削阶级的盘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结构,加剧城乡矛盾,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尽管农民依赖市场的程度日深,而农村购买力枯竭,广大小农极端贫困,只能勉强维持自给。所以就农产品商品化来看,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很不充分,这亦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促使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对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自然经济逐步加深分解,但始终有很大的局限性。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 在中国小农经济家庭内部,农业与手工业以及手工业各生产工序长期紧密结合着。鸦片战争前,在农民家庭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占最主要的地位。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植棉与纺纱即"棉与纺"的结合,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以及农耕与纺织即"耕与织"的结合构成的,而这三者的分解,就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鸦片战争前,国内棉花已有不小的商品市场,亦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棉花自广州进口。除棉絮等其他用途外,在福建、广东、四川和云南等地出现了部分非植棉纺织户,他们购商品棉纺纱织布。这表明"棉与纺"已部分分离,但在全国棉纺织农户中,仅占少数。棉纱的商品量极低,"纺与织"几乎全盘联结在小农家内的生产过程中。鸦片战争后,特别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洋纱洋布的进口,逐渐破坏了这种结合。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还只是一个序幕。据估计,洋纱(包括少量国内产机纱)在1894年只占全国土布用纱总量的1/4,这些洋纱又集中行销在福建、广东等地,在植棉纺织区销售极少。这些非植棉纺织户原来在"棉与纺"上已经分离,现在"纺与织"的分离,只是以商品纱来替代商品棉。至于进口洋布(包括少量国内产机布)数量,估计仅占国内棉布消费总量的 1/7,并主销城镇,只是挤代了土布的部分商品布,一般尚未触动农家自给布。所以对分解农村自然经济的意义不大。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进口洋纱数量大增,同时,国内机器纺织业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方面把棉区棉花大批吸纳上市,有利于割断"棉与纺"的结合。另一方面,洋(机)纱楔入到小农棉纺织业主要阵地即植棉纺织户中,使土纱的生产迅速没落。估计到1913年,洋(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70%强。这就在颇大程度上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同时也造成"棉与纺"的分离。这时洋(机)布也已大量销往农村。估计1913年,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洋(机)布约占1/3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两年,洋纱布进口锐减,农村土纱土布生产暂时回升,纱布生产的自给性重新抬头。但1921年以后,国内机器棉纺织业(包括日本、英国在华纱厂)有了发展,其产品已代替进口洋纱布成为排挤农村土纱布的主力,再加上城镇上发展了手工布厂生产的改良土布,这就不仅排挤了农村生产的商品土布,也排挤着自给土布的生产。估计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农村土布总产量较1840年削减了四成多,已占不到国内棉布总消费量的一半(这期间棉布总消费量有所增长)。而在这剩余的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量达3/4以上,土纱量已不及1/4。这说明,已有相当多的农户放弃了棉纺织业,因而不仅是"纺与织",在"耕与织"的结合上也已有颇大一部分分离了。不过,原来中国农村生产的土布中约有半数是商品布,这时土布生产的大量削减,主要仍是压缩了商品土布,自给土布减少数量并不很大;残余的土纱生产也集中保留在植棉纺织户的自给布生产中。从这方面说,小农经济的自给性生产还是很顽强的,三个结合的分离都还很不彻底,并且三个结合的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些回复。
农产品的商品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某些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已有一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的加速主要是由对外贸易的扩大引起的。中国出口以农产加工品为主,茶和丝占一半以上。1894年较1840年,茶出口量增加3.3倍,丝增加8.2倍,按价值计共增5600余万两。而内销市场增长不大,但因厂丝出口,出现茧市场,蚕茧商品化。基本上内销的棉花,受进口纱布压力,商品量增长有限。这期间又受鸦片进口的刺激,突出地发展了罂粟生产,市场价值估计超过9000万两,但纯属破坏性商品生产。
甲午战争后,农产品的商品化继续发展。1894~1919年间,出口贸易总值增长近四倍,但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茶出口衰退,丝亦不振,而新发展起来大豆、豆饼和其他油料作物,以及蛋类、禽畜类等产品出口。这期间,国内市场发展颇快,棉花、蚕茧、烟叶等商品量增长迅速,这主要是国内工业发展的结果。这种情况,加以城市的发展,使得粮食的商品率有了提高,估计1894年为16%,1919年增为22%。但从1919年到抗日战争前,出口值没有明显增长,按金价计却一直是下跌的,丝茶老产品出口更大为衰落,仅有桐油、猪鬃、花生等出口有一定发展,其他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不景气。在这期间,中国农村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农村经济危机的双重袭击。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到30年代反而减慢下来。抗日战争时期,交通阻塞,通货膨胀,许多地方的农村又有返回自然经济的倾向。
总的来看,在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体制下,农民首先要解决的是衣食的自给问题,有限的耕地主要为粮食以及棉花占据着,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了抑制。而小农经济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国内市场又备受城乡剥削阶级的盘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结构,加剧城乡矛盾,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尽管农民依赖市场的程度日深,而农村购买力枯竭,广大小农极端贫困,只能勉强维持自给。所以就农产品商品化来看,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很不充分,这亦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