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晬光
1)  Yi Su-Gwang
李晬光
1.
Honoring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the Core of the Poetry Theories in chibong yusǒl by Yi Su-gwang;
尊唐:李晬光《芝峰类说》诗论的核心
2)  Yi Su-Gwang s Natural Aesthetic Theories
李晬光自然审美论
3)  LI Guang
李光
1.
On LI Guang s keeping integrity in later years as Yuan-ming;
论李光之“晚节师渊明”
2.
Li Guang s Contribution and Position in Relegation Culture of Hainan Island;
李光在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贡献和地位
3.
Li Guang, in 1106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entered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became one of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李光,崇宁五年进士及第,后官至礼部、刑部、吏部尚书,并于绍兴八年,官拜参知政事。
4)  Shuoshi Zuiyu
《说诗晬语》
5)  Li Guangdi
李光地
1.
On Li Guangd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in the Early of Qin Dynasty;
李光地对清初数学进展的贡献
2.
This paper gave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general comment of Zhouyi ·Xici Zhuan by Zhang Yuzhao and Li Guangdi.
该文简述了李光地对《周易·系辞传》的分章及张裕钊对其分章的总议,介绍了张裕钊对《系辞传》分章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分章,说明了张裕钊与吴汝纶在《系辞传》分章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从而突现张裕钊论《周易。
6)  Li Siguang
李四光
1.
Li Siguang and China's Big Discovery of Petroleum;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大发现
2.
Paragon of Autonomous Innovation——Celebrating the 12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Li Siguang
自主创新的楷模——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
3.
Glory of Geology——Celebrating the 12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Li Siguang,an Brilliant Geologist
地质之光——纪念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120周年
补充资料:李晬光
      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先驱者。字润卿,号芝峰。朝鲜汉城人。出身于士族地主家庭。1585年及第,曾任春秋馆史官、左郎、都承旨、礼曹参制等职。后退隐,从事学术研究。 主要著作有《芝峰类说》、 《莱薪杂录》、《秉烛杂记》、 《读书录》, 均收录在《芝峰集》中。
  
  李晬光曾亲身经历壬辰卫国战争,深知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封建社会的矛盾及战后国内社会经济的凋零状态,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曾三次出使中国,接触到一些欧洲文化,并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他反对儒学者以朱子经典为依据而对之盲目崇信,提倡结合实际研究学问,对自然科学,尤其对祖国的历史、地理、语言、制度等予以极大关心,表述了很多"求实"见解。反对党争,反对暴政,提倡仁政,对反倭卫国的爱国义兵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提醒帝王将相应该明白"民心即天心"的道理,主张吸收外国文明,发展海外通商,改变锁国政策,以振兴封建国家。他的这些观点以后对实学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所谓实学,是17世纪中叶,在朝鲜两班阶层即士族地主阶级中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者倡导的一种学风。他们竭力要摆脱朱子学脱离实际、清谈空论的学风,反对以应试科举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八股学,在实事求是的口号下,力求通过实际和实践探索真理,深入研究对实际生活有益的学问,并以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领域为其研究对象。
  
  李晬光以求实的方法,研究现实,探求真理,在批判儒教等唯心主义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他以物质的"气",即太极为世界的始源,认为太古"混沌",谓之"太极","太极一为"变为"两仪",即"阴阳之形",又变为"泰素",作为物质要素的"泰素"生成"万物"。
  
  李晬光批判儒教"天道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天道无不变"的辩证法思想,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如寒暑的往来、昼夜的更替、社会的治乱等无不是变化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动静的相互作用,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在认识论上,李晬光从实学立场出发,认为学习要做到有的放矢,指出,"学如射,射者,志于鹄者也";为了获得知识,就要"学书者必执笔行墨","学匠者必操斧运斤",否则"口说虽精","终非实践","反不如学技者为","口说而废之"。他虽然提到实践在获知中的作用,但他所说的实践只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包括一些伦理道德行为。李晬光的实学思想带有朴素的性质,对后来朝鲜的实学和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