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萨迦政权
1)  Sakya authority
萨迦政权
2)  Sakya ['sɑ:kjə]
萨迦
3)  Sajia Sajia Si
萨迦萨迦寺
4)  Sajia of Tibet
西藏萨迦
5)  Saskya-Yuan
萨迦-元
6)  Sakya Lekshe
《萨迦格言》
1.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Unity between Poem and Philosophy about Sakya Lekshe:Concurrent Discussion about Philosophical Poet——Sakya Pendrita;
浅谈《萨迦格言》诗与哲学的统一性——兼谈13世纪藏族哲学诗人萨迦·班智达
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ral and Ethical Thinking of Sakya Lekshe and Meditation
《萨迦格言》与《沉思录》中的道德伦理思想比较
补充资料:萨迦格言

藏族第一部哲理格言诗集。作者藏族学者﹑诗人萨班‧贡噶坚参(1182~1251)。幼年学佛典与梵文。青年时代﹐精通五明之学(五明是藏族对一切学问的总称﹐包括大五明和小五明﹐共十科。大五明指工艺学﹑医学﹑声律学﹑正理学和佛学﹔小五明指修辞学﹑词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被尊称为“萨迦班智达”(班智达系印度语﹐意为学者)。《萨迦格言》成书於13世纪上半叶﹐作者声明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世人有规可循﹐我把圣法加以宏扬。”他以宗教家的身份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处世﹑治学﹑识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张﹐内容涉及区分智愚﹑扬善贬恶﹑皈依佛法等各个方面﹐全部格言以每首七言四句的诗歌形式写成﹐从此书中除了可以窥见藏族格言的写作艺术以外﹐还可以考察西藏农奴社会的社会思潮﹑道德标准﹑宗教意识﹑风土人情等等。本诗集对後世藏族格言诗的创作起了推动作用﹐如16世纪的《格丹格言》﹐18世纪的《水树格言》﹐19世纪的《国王修身论》以及《火的格言》﹑《天空格言》﹑《宝贝格言》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写作方法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萨迦格言》的影响。《萨迦格言》重在说理﹐善於运用比喻。语言简洁﹐形象鲜明﹐准确有力﹔用词雅俗兼蓄﹐既有佛经掌故﹐又有民俗民谚﹐深入浅\出﹐别开生面。它成为藏族学者必读著作﹐也在群众口头广泛流传。

《萨迦格言》藏区各印经院均有木刻版本﹐刊行不久﹐首先译成八思巴文﹑蒙古文和汉文﹐後陆续有英﹑法﹑日﹑捷﹑匈等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