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僧祗
1)  Zangi
僧祗
2)  Mahāsāmghika-vinaya
摩诃僧祗律
1.
This dissertation,with linguistic materials from the Middle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ahāsāmghika-vinaya,makes an inquiry into vocabulary of Mahāsāmghika-vinaya.
本文以东晋佛陀跋陀罗和法显翻译的部派大众部的戒律《摩诃僧祗律》为语料,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摩诃僧祗律》的词汇进行研究。
3)  deity [英]['deɪəti]  [美]['deətɪ]
神祗
1.
In people s minds,mask,as the carrier of soul and the concretion of deity,represents soul,spirit,deity,ancestor and hero.
在人们的心目中,面具是灵魂的载体,是神祗的具体化,它代表着灵魂、精神、神祗、祖先和英雄。
4)  respectfully obey
祗遵
5)  Han Zhihe
韩祗和
1.
Study on Academic Thoughts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Physician Han Zhih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北宋医家韩祗和伤寒学术思想探析
6)  Zou Zhimo
邹祗谟
补充资料:僧祗城邦
      古代非洲东部沿海的一批商业城镇。僧祗,波斯文为"黑人"之意。是古阿拉伯地理学家对今索马里以南非洲东海岸黑色皮肤居民的称呼。12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西把非洲东海岸从谢贝利河到坦加一段称为僧祗。僧祗城邦出现于10世纪,15世纪以后被葡萄牙入侵者所破坏。
  
  历史概况  僧祗地区早在纪元前就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地进行贸易。据阿拉伯地理学家记载,10世纪以前这里存在着一些阿拉伯人的贸易站,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些贸易站逐步发展为城邦。其中,摩加迪沙大约是在10~12世纪发展起来的;马林迪在12世纪成为铁制品贸易中心;桑给巴尔发现了1107年的阿拉伯碑文,说明当时已有阿拉伯人定居;基卢瓦可能是由1170~1188年在位的苏莱曼·哈桑·伊本·达乌德建立的。15世纪僧祗的发展达到高峰。沿岸城市已发展到37座。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来到这里,使僧祗城邦遭受严重破坏,葡萄牙人对印度洋贸易的垄断,破坏了传统的印度洋贸易网,导致僧祗城邦的最后衰落。
  
  社会经济与文化  僧祗城邦受阿拉伯文化影响较大,伊斯兰教的传播也很广泛。阿拉伯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斯瓦希里文化。僧祗城邦从未形成统一的联邦或王国。各城邦的政治制度与阿拉伯半岛相仿,统治者称作苏丹或谢赫。经济以商业为主。商人用棉布、铁器等换取内陆出产的黄金、象牙、胡椒、香料等产品,再以此换取来自海外的丝绸、棉、毛织品、串珠、瓷器等。此外,各城邦还发展了冶铁业、农业、牧业和渔业。
  
  与中国的交往  中国唐代杜环的《经行记》和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宋代赵汝适的《诸蕃志》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都对东非城邦有所记述。据《明史》记载,木骨都束(摩迦迪沙)曾3次、不剌哇(布拉瓦)曾4次遣使者访问中国。竹步(旧址在今索马里朱巴河口)和白虎松儿(索马里)使者也来过中国。麻林(马林迪)在1415年遣使送给中国长颈鹿一头。明代航海家郑和的舰队也曾数次访问非洲东海岸并留下关于这一带情况的记载。在这一地区发现大量明瓷,有的被嵌在房顶和墓穴的柱子上作为装饰,成为古代非洲与中国交往的见证。
  
  僧祗帝国问题  10世纪末到15世纪末,非洲东海岸是否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僧祗帝国,历史学界众说不一。当地民间传说和编年史记载都曾提到,10世纪时设拉子的七个王子带领随从来此建立过僧祗帝国。但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僧祗帝国之说可能出自后人的虚构,以夸大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考古发掘迄今未发现沿海各地曾统一在一个国王统治之下的证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