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adailiji
《大戴礼记》
1.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itations about the book of Zeng Zi,it has proved that the Eight Chapters of ZengZi had been lost before the Time of the Six Dynastiesand the left Ten Chapters had been kept in Dadailiji whose namescontained the"Zeng Zi"in the paper.
本文根据《曾子》一书的著录和引用情况,考订出《曾子》一书大约在六朝以前亡佚八篇,其余十篇保存在《大戴礼记》篇名中带有"曾子"二字的十篇。
3) "Da Dai Li Ji Jie Gu"
大戴礼记解诂
1.
Research on "Da Dai Li Ji Jie Gu";
《大戴礼记解诂》之研究
4) Amended and discussed in Da Dai Li Ji
《大戴礼记》释诂
5) Explaining Archaic Words of Dadailiji in Accurate Language
《大戴礼记》诂正
6) the Rites by Daisheng
《小戴礼记》
补充资料:《大戴礼记》
与《礼记》大体同时编成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礼制的文章汇编,但增加了若干篇记载古史世系和天象物候的历史文献。
原本相传是西汉戴德从当时所存的战国以来说礼之文一百三十一篇中选取八十五篇而成,故名《大戴礼记》。当时由戴圣选编的《小戴礼记》,到东汉末郑玄作注而成为独占"礼记"之名的"三礼"之一,《大戴礼记》遂被认为"非圣人之言"而不传习。北周卢辩始为其作注,到唐代已亡失四十六篇。又书中《夏小正》一篇单行,实仅存三十八篇。宋淳熙刊本复收《夏小正》,又从《盛德》析出《明堂》一篇,共四十篇,分为十三卷(其中卢辩注只存八卷)。书中与《礼记》大略相同者五篇(《哀公问》、《投壶》篇名亦同;《礼察》、《曾子大孝》、《本命》则分别与《礼记》之《经解》、《祭义》、《丧服四制》中的各一段相同);收《仪礼》所无的古典礼仪节五篇(《诸侯迁庙》、《衅庙》、《朝事》、《投壶》、《公符》);录自《荀子》者三篇(《哀公问》、《劝学》、《礼三本》;又《劝问》末"问水"见《荀子·宥坐》);而同于汉单行本《孔子三朝记》者五篇(《哀公问五义》、《哀公问孔子》、《小辨》、《用兵》、《少间》),同于《曾子》者十篇;录自《贾子新书》四篇合为一篇(《保傅》);其《公符》篇末又载《汉孝昭帝冠辞》,可知其书既有先秦之文,亦有不少为汉代所作。书中颇有很具价值的文献,如《夏小正》一般以为是战国时关于天象物候的科学资料;《五帝德》、《帝系》是东周所传古史系统,司马迁据以撰《五帝本纪》、《三代世表》。由于历代无人重视,该书错乱遂多。清戴震、卢文弨、汪中等始校订正误,以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为世所称。
原本相传是西汉戴德从当时所存的战国以来说礼之文一百三十一篇中选取八十五篇而成,故名《大戴礼记》。当时由戴圣选编的《小戴礼记》,到东汉末郑玄作注而成为独占"礼记"之名的"三礼"之一,《大戴礼记》遂被认为"非圣人之言"而不传习。北周卢辩始为其作注,到唐代已亡失四十六篇。又书中《夏小正》一篇单行,实仅存三十八篇。宋淳熙刊本复收《夏小正》,又从《盛德》析出《明堂》一篇,共四十篇,分为十三卷(其中卢辩注只存八卷)。书中与《礼记》大略相同者五篇(《哀公问》、《投壶》篇名亦同;《礼察》、《曾子大孝》、《本命》则分别与《礼记》之《经解》、《祭义》、《丧服四制》中的各一段相同);收《仪礼》所无的古典礼仪节五篇(《诸侯迁庙》、《衅庙》、《朝事》、《投壶》、《公符》);录自《荀子》者三篇(《哀公问》、《劝学》、《礼三本》;又《劝问》末"问水"见《荀子·宥坐》);而同于汉单行本《孔子三朝记》者五篇(《哀公问五义》、《哀公问孔子》、《小辨》、《用兵》、《少间》),同于《曾子》者十篇;录自《贾子新书》四篇合为一篇(《保傅》);其《公符》篇末又载《汉孝昭帝冠辞》,可知其书既有先秦之文,亦有不少为汉代所作。书中颇有很具价值的文献,如《夏小正》一般以为是战国时关于天象物候的科学资料;《五帝德》、《帝系》是东周所传古史系统,司马迁据以撰《五帝本纪》、《三代世表》。由于历代无人重视,该书错乱遂多。清戴震、卢文弨、汪中等始校订正误,以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为世所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