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Talk in the North"
“北方谈话”
1.
The two pea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re the "the Talk in the North" and "the Talk in the South".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有两次高峰,分别是1978年“北方谈话”和1992年“南方谈话”,前者是邓小平理论的“开篇之作”,后者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之作”。
2)  North course
北方谈话
1.
Analyze "North course" Of Deng Xiaoping;
再析邓小平“北方谈话”
3)  north
1.
View of Chinese Ancestors Dwelling Style by Chinese Character and Birth of Locative "North;
从汉字看先民居住方式兼论方位词“北”的产生
2.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greatly diversified during Late Permian Changxing age in northern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分异,依据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碳酸盐深缓坡相、开阔台地相、海槽相、陆棚(台地)边缘相等单元,并以此建立了川北地区长兴期沉积模式。
4)  The north shore of Beihai
北海北岸
5)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华北北缘
6)  Arbei-Shunbei
阿北顺北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狄德罗于1769年写成1830年发表的一篇对话体的哲学文章。中译本由王太庆译,载《狄德罗哲学选集》,1956年三联书店出版。在对话中狄德罗坚持一切物质都能够运动、而且有感受性的观点,认为感受性有两种:①迟钝的感受性,②活跃的感受性。前者可以转化为后者。属于人类意识范畴的感受性是由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物质通过温度与运动而产生的。这种感受性相当于认识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凡是感觉都因外部的刺激而起,没有自发生成的感觉。这些论点有力地驳斥了G.巴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但是狄德罗不是单纯的感觉论者,他承认由感觉引起的观念可以招致其他观念,引起联想。他很重视理性思维的作用是他高于当时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地方。此外,他还探索了语言起源以及物体外围呈真空状态所起的变化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