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荣家企业
1)  Rongs'enterprise
荣家企业
1.
The Rongs′enterprise was a national capital enterprise which developed the fastest and ranked the biggest in early modern China.
荣家企业是近代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企业道德、组织管理、人才等企业软实力的运用和提高,促进和保证了企业发展和扩张,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2)  the Rong's Enterprise
荣氏企业
1.
As the most quickly developing and biggest national capital owned enterprise group in modern China,the Rong′s Enterprise pays much attention to apply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idea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which includes technology-oriented in manufacturing,quality-oriented in products,market-oriented in operation,etc.
作为近代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荣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运用科学的经营理念,即生产以技术为本、产品以质量为本、经营以市场为本等。
3)  business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企业荣辱观
1.
The basic contents of business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are:"Gain,do not lose""Serve,do not hurt the customers""Do business honestly,do not cheat""Do business fairly,do not compete unlawfully and immorally""Work hard,do not be lazy and hate work""Protect,do not.
企业荣辱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企业人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并用以启导实践行为的一系列荣辱观念的总和。
4)  Rongs' Capital Bloc
荣氏企业集团
5)  enterprise groups of Rong and Zhang
荣张企业集团
6)  family entrepreneur
家族企业家
1.
So this thesis chooses family entrepreneurs’behavior as studying object and tries to discover its internal law and find effective ways to enhance it.
家族企业家作为企业各项资源的拥有者和支配者,其行为方式对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经营至关重要。
2.
From view of family entrepreneur,and tak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basis,capital structure \'s forming path of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is analyzed in the paper.
本文尝试以家族企业家作为研究切入点,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支点,解析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形成路径,理论推导出家族企业资本结构形成路径是一个由家族企业家融资行为意向上升为企业融资决策进而转化为融资行为最后形成特定资本结构的过程。
补充资料:谢家荣

Xie Jiarong
谢家荣


  国矿床学家。字季骅。1898年9月6日生于上海市,1966年 8月14日于北京逝世。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2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曾任地质调查所技正,北京分所所长,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全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地质部地矿司总工程师,地矿部普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年当选)等。曾任中国地质学会首任书记、理事长等职。1936年创办《地质论评》,并首任主编。1929~1931年他在德国从事煤岩学研究,撰写了《煤岩学研究之新方法》(1930)等一系列文章,成为中国煤岩学研究的先驱。1923年他发表了《中国铁矿之分类》。1963年的《论矿床的分类》首次提出了按矿质来源划分矿床类型。1949年他在《古地理研究为探矿之指南》中首次论述了古地理环境对沉积矿床类型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制约关系。在预测和寻找金属、非金属矿产方面,他对淮南八公山煤田、湖北宜昌磷矿、福建漳浦三水型银土矿、鸭儿峡油田、松辽油田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因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主要论著有《地质学》(上篇)(1924)、《扬子江下游铁矿志》(1935)、《淮南新煤田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1947)、《石油地质论文集》(1957)、《中国中生代末第三纪初之造山运动、 火成岩活跃及矿产造成之关系》(1936)、 《论中国大地构造的格局》(1963)和《地质史中成矿作用的新生性、再生性和继承性》(1963)等。
   (宋叔和 张肇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