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六堂集》一诗文集,清初高僧释大汕所著,共十三卷,最早刊行于康熙三十年。
释大汕,明末清初著名的僧人,本姓徐,也有人说姓金或姓龚,具体己不可考。幼年生平不可考。据说是吴人,但曾籼说是九江人,沈德潜在编撰《清诗别裁集》中说他是浙江嘉兴人,总之生平不详。法号为大汕,又有别名为石莲,也写作石濂,还叫厂翁等。
康熙初年,释大汕主持广州长寿庵,为主持方丈,但很有手段,将旁边的一座寺院飞来寺一举吞并,改为长寿庵的下院。每年增收田租不下七十余石,一时香火鼎盛,富甲全广州的寺院,他还不满足,又“下海兴贩”,做起贸易来,结果又狠赚一笔银子,益称富厚,成为广州人人瞩目的一个大财主。
除了挣钱之外,大汕还很爱交游,他本人也有很深的文学艺术造诣,和那些只知道赚钱的商人有很大差别。和他来往的都是当时的名流,著名的岭南三才子:屈大均、潘耒、梁佩兰都曾与他相交相知,而且感情还不浅。但是大汕为人很难捉摸,性格乖异狂荡。不久,为了给当时的文人吴绮出版遗作,他和屈大均弄了不愉快,屈大均气得写了《花怪说》一文来骂他;又不久,他和潘耒也发生矛盾,潘耒也写信骂他;还差点到官府去告他。最后,他和梁佩兰也闹翻了脸,据说这些都是为了钱,因而可以说释大汕为富不仁,得罪了这些才子。梁佩兰骂他比较厉害,做《救狂砭语》广为散布。这下大汕可恼了火,给予全力的反击,也写了一篇文章去骂梁佩兰,名曰《惜蛾草》,这下彻底与岭南三才子断交,广州人愈加恨大汕。
既然和文人搞不到一块儿,大汕就攀附起权贵来,当然还不是那种想往上爬的人,于是和平南王尚可喜的小儿子尚之隆交上了朋友,二人兴趣相投,时不时在一起喝酒吟诗,一唱一和,打得火热,有了这把大伞撑着,大汕愈加狂放不羁,干出许多不讨人喜欢的事。
因为有了钱,他就用这些钱去买通一些权贵,与他们交朋友,搞来往,自己生活上也不检点,甚至画“秘戏图”,买戏子;这些都是钱多作的怪,也与释大汕恃才傲物,光想出风头有关,他以为这样别人会佩服他,岂不知树大遭风,已经有人开始琢磨他了。
不过,有尚之隆大驸马给他撑着,别人一时还不敢怎么样他。就在这段时间,释大汕果然出足了风头,因为他在广州是出名的“高僧”,越南国的国王慕名邀他到越南去讲经授法,他去之后,在那儿住了一年多,当然不仅是讲法,还一边旅游,一边搜集越南国的史料、地理知识等,回国后写了一本《海外纪事》,讲述越南及东南亚一带的历史地理、社会风情,文笔很优美。《四库全书》中将其收为存目。
不久三藩之乱爆发并很快被平息,尚可喜等险些丢了老命,他们倒台,大汕跟着倒霉,先是说他是三藩同党,最后查无此事,将其逐出广州,当然财物是要没收的。他还不在乎,等到他到江西赣州时,又有很多人跟随他要混碗饭吃,结果被江西巡抚李基和押解回江南原籍,在路上也不知怎的,就结果了大汕,事在康熙甲申或乙酉年(1704年或1705年),大约有七十岁左右,活得也不算少。所著《离六堂集》则在其前,已于康熙末辛年出版。
大汕工书画,会吟诗,将自己所著诗集为《离六堂集》,以后又编了个续编。“离六”乃易经中的一个卦象,意思是平正中和,大腹便便的样子,大汕以此来形容自己的诗既有文采,又有禅意,因而寓意丰厚。图其流远。
《离六堂集》,共十二卷。原来前面有屈大均作的序一篇,被大汕给删削了,文中凡是和屈大均相和的诗词也一概剔去题目,但仍保留诗文。一般都认为是为了泄愤,实际未必,屈大均是反清斗士,三番五次上过清政府的通缉令,公开承认自己与他来往,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