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overnment man
政府人
1.
Seen from the angles of social contract,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overnment is instrumental in its relations with society,hence the role of government man is a“public man”,who expresses public will,maintains public interest and carries out public action.
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看,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的价值定位是工具性的,由此决定了政府人的角色定位为“公共人”,即政府人必须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与实施公共行为。
2) human-oriented government
人本政府
1.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requires human-oriented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public service.
由人权保障的宪政原则必然演绎出人本政府的要求,人本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4) Government's personality
政府人格
6) the People's Government
人民政府
1.
A Research of the Adiministrative Supervisory Commissioner System in the People's Government (1949-1966)
人民政府时期专区专署制度研究(1949-1966年)
补充资料:"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同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关于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论战。这场论战批判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无政府主义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出现了许多派别,并日益暴露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1919年初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在《进化》等杂志上发表许多文章,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1920年9月起,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展开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谈政治》一文,驳斥了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无政府主义者郑贤宗等立即写信表示反对。接着《新青年》陆续发表《社会主义批评》、《讨论无政府主义》等文章和通信,《共产党》月刊接连几期发表的社论性质的《短言》以及李达的《社会革命底商榷》、《无政府主义之解剖》等重要文章,对无政府主义的实质进行了彻底的揭露。与此同时,其他进步报刊如《少年》月刊也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这次论战持续了一年多。
无政府主义者宣扬"个人万能",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黄凌霜、区声白等人鼓吹"互助"、"性善"是人的本性,认为这种本性决定人的自由,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派无政府主义者则宣扬个人奋斗高于一切,鼓吹虚无主义,主张进行"宇宙革命",认为把"宇宙间一切组织都推翻",才能达到绝对自由。从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出发,他们主张无国家、无政治、无法律。否认不同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借口反对"强权"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鼓吹建立所谓"无政府党";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通过众人的自发性活动、 教育等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大生产,主张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管理生产,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后立即实行"各取所需"的绝对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组织纪律,主张"自由契约"的联合。针对无政府主义的这些观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依据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发展的客观趋向,不能用主观愿望去自由改造,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离开社会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意志"、"宇宙革命"只不过是中国"老庄主义复合","是青年的大毒"。他们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机关,是社会发展到阶级冲突和经济利益不能调和的产物,无产阶级的国家与资产阶级的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者主张国家最终是要消亡的,但在消灭阶级之前,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中国必须建立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政党,进行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后由于生产发展有限,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决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为了保证生产的进行和多数人的自由,必须要有组织纪律,实行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否则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也就没有多数人的自由。
参考书目
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 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79。
无政府主义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出现了许多派别,并日益暴露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1919年初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在《进化》等杂志上发表许多文章,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1920年9月起,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展开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谈政治》一文,驳斥了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无政府主义者郑贤宗等立即写信表示反对。接着《新青年》陆续发表《社会主义批评》、《讨论无政府主义》等文章和通信,《共产党》月刊接连几期发表的社论性质的《短言》以及李达的《社会革命底商榷》、《无政府主义之解剖》等重要文章,对无政府主义的实质进行了彻底的揭露。与此同时,其他进步报刊如《少年》月刊也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这次论战持续了一年多。
无政府主义者宣扬"个人万能",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黄凌霜、区声白等人鼓吹"互助"、"性善"是人的本性,认为这种本性决定人的自由,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派无政府主义者则宣扬个人奋斗高于一切,鼓吹虚无主义,主张进行"宇宙革命",认为把"宇宙间一切组织都推翻",才能达到绝对自由。从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出发,他们主张无国家、无政治、无法律。否认不同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借口反对"强权"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鼓吹建立所谓"无政府党";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通过众人的自发性活动、 教育等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大生产,主张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管理生产,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后立即实行"各取所需"的绝对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组织纪律,主张"自由契约"的联合。针对无政府主义的这些观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依据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发展的客观趋向,不能用主观愿望去自由改造,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离开社会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意志"、"宇宙革命"只不过是中国"老庄主义复合","是青年的大毒"。他们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机关,是社会发展到阶级冲突和经济利益不能调和的产物,无产阶级的国家与资产阶级的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者主张国家最终是要消亡的,但在消灭阶级之前,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中国必须建立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政党,进行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后由于生产发展有限,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决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为了保证生产的进行和多数人的自由,必须要有组织纪律,实行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否则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也就没有多数人的自由。
参考书目
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 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