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基督教教育家
1)  Christian educationalist
基督教教育家
2)  Christian education
基督教教育
1.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ristian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and Japan (1860-1950);
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较研究(1860-1950)
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ionalists critique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ing reciprocation from the Mission.
该文阐述了国家主义者对基督教教育的批评以及教会方面的回应,指出了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准则。
3)  Christian writer
基督教作家
1.
Such image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 Jews, but they reflect the Christian writers bias towards Jews.
基督教作家对犹太人的偏见有着社会时代、文化心理、宗教情绪等多方面的原因。
4)  house church
基督教家庭教会
5)  Christian education
基督宗教教育
6)  National Inspector-general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国家教育总督学
补充资料:基督教
基督教
Christianity

   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稣为救世主。分为许多派系,包括天主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正教)、新教(在中国通称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各派系内部又常分成一些派别或宗派。
   基督教,传播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正式信徒人数达15亿,它对人类的历史,包括思想、文化、政治、经济、道德、习俗等一切方面,尤其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并认为《圣经》系由上帝的圣灵感动作者写成,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依据和教义的标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有:①三位一体的上帝(或译天主、神)是创造并治理天地万物的主。②上帝无形体无方位,但有理性有意志,超越于万物又内在于万物。③上帝有3个位格,其一为圣父,无限公义而又慈爱;其二为圣子,即“道成肉身”为人受难的耶稣基督,兼具神人二性,已经复活、升天,还将再临、审判;其三为圣灵,运行于世界,作用于人心,使人知罪、悔改、成圣。④教会乃基督所建,由上帝选民组成,具有圣洁性和普世性,使命是在世上传播福音。⑤人乃上帝按其形象所造,由灵魂和肉体构成,虽有神的“形象”或有“原义”,但因“堕落”而有“原罪”,陷于恶魔势力之下,故须信奉基督,才能称义获救。
    起源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前后的拿撒勒人耶稣。耶稣活动和基督教创立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社会。一方面,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宗教精神,但历经亚述、巴比伦、波斯和希腊等外族入侵和压迫之后,又沦为空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属国,并多次遭到暴力镇压,犹太社会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古代先知预言而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思想,以及对犹太人的复国救主即弥赛亚的盼望十分流行,尤其盛行于犹太教某些下层派别之中。另一方面,罗马帝国使用当时最完备的军事、行政和法律力量对地中海各国强权统治,使各民族原有的文化和宗教急剧衰落,包括罗马本土在内,整个帝国开始显示出精神、道德习俗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生活的颓废,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加,也造成了东西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更多的交流。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耶稣是上帝为拯救世人而派遣“道成肉身”为人受难的上帝之子,所以信仰他的人称他为基督(对弥赛亚的希腊文称呼),即承认他为全人类的救主。有些怀疑者认为耶稣未必存在,但多数史学家并不怀疑耶稣的历史真实性。按照记载耶稣生平最详的《新约圣经》四福音书的说法,在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当政时期,加利利的拿撒勒城木匠约瑟之妻玛丽亚从圣灵受孕,在伯利恒客店中生下耶稣,当时曾有“异象”出现。耶稣长大后曾从约翰受洗并经受了魔鬼的考验,然后开始宣讲天国福音,劝人悔改,宣扬爱人如己,敬爱上帝。又选召十二使徒,到处治病救人,行了很多奇迹。当时犹太教当权派对耶稣既猜忌又害怕,买通耶稣的门徒犹大,逮捕了耶稣并送交罗马巡抚彼拉多。判耶稣死刑,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日复活并向门徒和众人显现,第四十日升天,第五十日遣圣灵降临。众门徒领受圣灵后以使徒保罗为代表四出传教,基督教走出犹太社会,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迅速传播,并成为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跨民族的世界性宗教。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


   
    早期基督教 新文明的精神动力受到罗马帝国当局的压制。罗马统治者为了维护垂危的罗马宗教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并防范异己力量的壮大,对基督教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迫害。其间基督教徒中出现了大量坚持信仰的殉道者,吸引了众多的慕道者和信徒,其中既有社会中下层广大民众,也有社会上层显贵以至皇室成员。各地信徒组成的教会力量逐渐壮大,宗教礼仪和管理方式渐趋定型,产生了各种圣事和以主教为首的教政制度。各教会流传的《圣经》各卷书逐渐集中,并开始有学者翻译整理,为七十子希腊文本、通俗拉丁文本等权威译本的出现和圣经正典的编定创造了条件。教会在向反基督教的当局进行抗争,对教外的怀疑和误解进行解释,同教内的错误或偏激理解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重要的著作家和理论家,这些被称为护教士和教父的人物吸收了当时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希腊哲学的概念,使基督教的信仰表述更加系统而精密,为后世的神学和教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实际上已成为取代衰落的古代文化的新兴力量。
   经过3个世纪的斗争之后,在教会影响日益上升和帝国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罗马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东部皇帝李锡尼于公元313年共同发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392年,狄奥多西一世以帝国名义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此完成了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从非法变为合法,又从合法变为独尊的过程。
   
   

公元6~7世纪羊皮纸抄本《圣经》

公元6~7世纪羊皮纸抄本《圣经》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由于罗马帝国东部和西部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分裂,再加上其他因素,基督教内的东部希腊语地区教会与西部拉丁语地区教会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不断加深。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和蛮族入侵的环境下,罗马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提高了教皇的政治地位,加强了教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8世纪时,法兰克国王丕平献土,开始了教皇对延续千余年的教皇国的统治。从9世纪开始,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加冕,开创了西方皇帝须由教皇承认的惯例。以教皇为首的西部基督教会在整个西欧,不但主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甚至与世俗政权相抗衡的地位。造成西欧长期王权受到制约,政治上各种力量多元并存的状况,对后来的西方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反之,在东罗马皇权一直强大的环境下,东部教会则长时期受到世俗政权的控制。一方面,罗马教皇因自称为使徒之长彼得的继承者而要求位居众教会之首,另一方面,在曾自称教会元首,力求恢复西部治权的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东部教会长期与罗马教会分庭抗礼,再加上教义和礼仪上的一些分歧,终于导致罗马教皇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于1054年相互绝罚。以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东部教会自称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
    中世纪的基督教 罗马教廷在教权高于王权的理论支持下,同世俗君主进行了长期斗争。从11世纪到12世纪的主教叙任权之争,以相互妥协而告终。13世纪初教廷权势达到顶峰,当时西欧各国君主多向教皇称臣纳贡。其间教会还以收复圣地为名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英法德等国君主均曾率军参加。13世纪末, 教皇在与法王斗争中失利,一度托庇于法国,并造成14世纪时阿维尼翁与罗马两个教廷并存的局面,15世纪初还曾出现三教皇鼎立,致使教廷威信大大下降。从13世纪开始出现的异端裁判所因鼓励告密、审讯不公开和使用刑罚迫害异端而声名狼藉,对异端派别的讨伐则从反面促成天主教内的不同见解从思想领域发展为广泛的社会运动。
   
   

异端裁判所在焚烧异端派书籍(绘画)

异端裁判所在焚烧异端派书籍(绘画)


   
   东正教会自9世纪起向东欧各国发展,保加利亚、 俄罗斯等国先后皈依并以基督教为国教,但教会仍受世俗政权控制。11世纪时东罗马(拜占廷)帝国开始衰落,11世纪末至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多次取道拜占廷领土,13世纪上半叶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期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曾被迫迁离。在此期间,东正教四大牧首区已有两个为穆斯林占领,一个为十字军所占领。到15世纪初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威胁拜占廷帝国期间,君士坦丁堡牧首曾被迫在佛罗伦萨公会议上同意与罗马教会合一,承认教皇的领导地位,但因东正教内部反对,使这次史称佛罗伦萨合一的行动流产。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四大牧首区均沦为受苏丹保护但位居伊斯兰教之下的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只具有象征性的首领地位。
   
   

东正教修道院的宗教仪式

东正教修道院的宗教仪式


   
   中世纪基督教还有两项重大的发展。一是建立起对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隐修制度。从安东尼首倡隐修以后,脱离世俗潜心苦修的隐修院盛行于世。4 世纪时大巴西勒和6世纪本笃所定的会规分别成为东部和西部隐修制度的楷模。以后隐修院逐渐涣散,10世纪出现了克吕尼运动,加强并整顿隐修院,13世纪又产生了以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为代表的托钵修会,再次整肃并革新隐修制度。16世纪出现了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深入社会各阶层活动的新型修会。隐修院和修会长期从事垦殖、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学术甚至政治活动,成为欧洲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二是形成以经院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在中世纪,许多古代文献保存在修院里,以此为基础,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教会和修院修会成为西方世界文化、教育、科学与学术活动的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西方的大多数著作家和科学家都出自各修院修会,音乐、美术、建筑等各门艺术在同教会活动密切联系中发展起来,大学也在经院办学的基础上开始创建。最突出的是形成了经院哲学的神学和哲学理论。这些分为不同学派的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产生了从安瑟伦到阿奎那,从阿伯拉尔到罗杰尔·培根的一系列思想家,是对人类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中世纪基督教从原罗马帝国的疆域传遍了整个欧洲。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初,在威克里夫运动、胡斯运动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新的市民阶级的思想觉醒以及要求纯洁教会和适应新社会形势的宗教思想的传播等因素的促进下,在天主教会的内部矛盾、教廷与世俗君主的矛盾、以及各级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下,一场规模空前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运动从马丁·路德在德国实行宗教改革开始,经过加尔文派在瑞士的改革和亨利八世在英格兰的改革,迅速波及荷兰、苏格兰、法国以及北欧各国,造就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以及其他脱离罗马教廷的新的基督教派别。这些派别总称抗罗宗(在中国称为新教),构成了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三大派。宗教改革及其产生的新教各派对欧美各国的历史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现代社会的产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法国宗教改革家加尔文

法国宗教改革家加尔文


   
    近现代基督教 从宗教改革开始,基督教新教各派从反对宗教迫害和宗教歧视到争得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的历程,同以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为起点的欧美各国社会运动紧密联系,造成现代社会的多元状况。在英国,从清教徒遭受迫害到参加革命,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各教派的平等权利,信仰自由终于成为社会公认的原则。在欧洲大陆,从16世纪的南特敕令到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新教各派的合法权利终得确立。在北美,以追求信仰自由的各教派为主建立的殖民地,建国原则中就包含了宗教自由。从16世纪后期至今,欧美各国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新教派别,如长老会、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贵格会等等,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宗教运动,如虔敬主义运动、大觉醒运动、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社会福音运动、基要主义运动以至本世纪的普世教会运动等。神学也出现了各种学说流派,17世纪以后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绝对观念主义、自由主义、新正统主义、生存主义、经验主义、基督教现实主义、过程神学、世俗神学、希望神学等等。
   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针对新教改革的自身改革。一方面谴责新教的主张,另一方面确定信仰规范,改革修会制度,成立耶稣会以扩大影响。但在各民族国家抵制之下,教廷的世俗权力渐渐衰落。17世纪法国天主教会因詹森主义和高卢主义争论而分裂,18世纪教皇国遭拿破仑入侵,19世纪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教皇国大大削弱。罗马教廷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根据拉特兰条约确认对梵蒂冈城国的主权。在教义方面,天主教会在1870年制定了关于玛丽亚无原罪和教皇无误信条,加强了思想控制,但在20世纪初仍出现了现代主义神学思潮,后遭到教廷谴责。而新托马斯主义神学则在教廷倡导下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标志着天主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会议改变了以往的保守方针,对内强调革新,对外提倡对话。自此以后,天主教神学十分活跃,除新托马斯主义之外,解放神学和超验托马斯主义等思潮也有很大影响。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中)在教堂前发表“95条纲领”(绘画)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中)在教堂前发表“95条纲领”(绘画)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建筑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建筑


   
   东正教在16世纪以后俄罗斯正教会地位日益提高,但仍受沙皇控制。17世纪推行礼仪改革,18世纪彼得一世废除了牧首制,代之以最高宗教会议制,直至1917年临时政府才恢复牧首制。19世纪以后,东正教各国先后成立了自主教会,各国正教会互不隶属的格局成为定势。
   近、现代基督教从欧洲向全世界各大洲传播。约自16世纪新航路发现开始大规模传播,今已传遍世界各国。从20世纪开始,各国基督教中一方面出现了教会自立自主的运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各宗派联合运动以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普世合一运动。
   
   

中国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中国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