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1)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model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2)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明示-推理交际
1.
Relevance theory mainly studies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and assumes that the key to its success is for the communicators to be governed by the search for optimal relevance, that is both the speaker and addressee tend to spend minimal efforts to gain the maximum effects.
关联理论主要研究明示-推理交际,认为该交际成功的关键是交际双方均受最佳关联原则的制约,即交际双方希望通过最少的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2.
Grounded on Sperber and Wilson’s elaboration on two 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lness and loose talk and the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model, this thesis makes a new judgment about the formation cause, the nature and the comprehension process of metaphor.
基于斯珀伯与威尔逊对语言使用的两个维度、字面表达与随意言谈之间的关系和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的详尽阐释,本文对于隐喻的成因、本质和理解过程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解读,分别指出隐喻的成因是发话者追求最佳关联的产物;隐喻的本质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随意言谈;隐喻的理解过程同其他话语一样遵循明示-推理模式,涉及三个过程:显义的识别、语境假设的构建和语境隐含的构建。
3)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明示推理交际
4)  ostensive and indicative 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mode
示意-推理交际模式
5)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明示-推理模式
6)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明示推理模式
1.
With examples and by contrast, this paper explains and verifies that dynamic context and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 which are two new conceptions in Relevance Theory, are prior to the static context and the code model in traditional pragmatics.
运用关联理论的动态语境与明示推理模式两大新观念 ,通过实例 ,诠释并验证了这两大新观念优于传统语用学中的静态语境和语码推理模式 ,探讨它对语言交际所起的重要的指导作
补充资料:波利亚的推理模式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1887~1985)在名著《数学与猜想》—书中提出了以下论证推理模式(ⅰ)与尝试推理模式(ⅱ)。

波利亚的论证推理模式(ⅰ)极为清晰地告诉我们:要推翻一个结论,只需举一个反例就足够了!

论证可以正面推证,又可以反例推证。反例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尝试的提炼,下面是令中国人自豪的一个例证。

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轻的研究生史松龄,有力地举出了一个反例,推翻了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为解决希尔伯特第16问题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二次代数系统构成的微分方程组(简称ed,其极限环至多只有3个。”

这个结论,彼得罗夫斯基于1955年得出,在世界数坛统治了四分之一世纪之久,可是一夜之间,竟被史松龄举出的反例(e2至少出现4个极限环)所推翻。

可见,反例推证有时会收到惊人的功效!

波利亚的尝试推理模式(ⅱ),可以进一步深化,变为更为一般的形式。丰富的经验,可以使尝试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在模式(ⅱ′)中,选取“本身很不像是可靠的”命题加以论证,将能得“a极为可靠”的结论。

下面是令人难忘且具历史意义的有趣例子。

瑞士著名数学家雅·伯努利(1654~1705)生前曾遗憾地提出:“假如有人能够求出我所不知道的,自然数平方的倒数之和并把它通知我,我将不胜感激。”

雅·伯努利逝世后,他弟弟约·伯努利(1667—1748)的学生——数学家欧拉把上式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即1.644934,并猜测它等于。

之后,欧拉采用了独特的方法:选择类似于韦达定理的思路,并应用于有无穷多个根的方程,得到了竟然使他的猜测变得“极为可靠”的结论。

然而,“极为可靠”毕竟不是最后结论,是真理还是谬误还得接受现实的挑战与历史的考验。

不过,波利亚的模式(ⅱ)却可使猜测的信念更为牢靠、坚定,逼近最终目标将是指日可待i类似于欧拉猜想的,还有世人皆知的哥德巴赫猜想,依据波利业推理模式(ⅱ)。

200多年来,世界优秀数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已达到了(1+2)的高峰,离抵达顶峰摘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了。

由此可见,波利亚的推理模式确是一条探求科学真谛的重要途径,它既可能会支持已有的经验与信念,也甚至会改变着人类的经验与信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