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认知失调理论
1.
In social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cognitive consistency is a very important social cognition theory,whose theory includes Heider s cognitive balance,Newcomb s symmetry theory,Osgood s cognitive consonance and Festinger s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have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一致性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理论,其中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纽科姆的认知均衡理论、奥斯古德的认知和谐理论以及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2.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provides a new view for guiding and rectifying children s misdemeanor, which takes enlightenment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basic education.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辅导和矫正儿童的品行不良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2)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
1.
From the perception of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the article suggests to make people know and publicly recogni.
本文从认知失调理论的视角,建议通过制造使失调明朗化的情境,让人们意识到并"公开"承认自己行为与意识的不一致,促使其选择更具公共理性价值的减轻失调方法——主动改变行为,进而达到诱发环保行为的目的。
2.
With the reference to the free-choice paradigm,we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false memories induced by cognitive dissonance.
本实验借鉴认知失调领域自由范式的思路,以系列次序为对象,研究了错误记忆在认知失调影响下的产生特点和机制。
3.
The authors think that superstition appears because of people s cognitive dissonance of the critical soci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ir own interests, in addition to the social infection of itself.
作者认为迷信是由于人们对关系自身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认知失调造成的,是为降低失调以虚幻的想象来代替现实,从幻化的世界中寻找解脱的结果。
3) Dissonant Cognition
失调认知
4) recognition coordination theory
认知协调理论
6) cognitive theories
认知理论
1.
According to cognitive theories, cognitive facto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ausing depression.
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呈多发趋势,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
2.
Based on Nida 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equivalent translating theories,the author tried to analyz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metaphors with cognitive theories.
认知理论关照下的英汉概念隐喻对比发现,英汉概念隐喻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3.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Jackendoff and Langacker s cognitive theories in five aspects in the hope of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theories: ontologies, epistemologies; relations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relations between lexicon and encyclopedia; opinions on feature analysis; prod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onceptual structure.
文章从本体论与认识论、句法与语义的关系、词汇意义与百科知识的关系、对义素分析的看法、概念结构的产生和表征等五个方面比较了杰肯道夫(Jackendoff)和兰盖克(Langacker)的认知理论的异同,以期通过比较加深对两人理论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补充资料:认知失调理论
由L.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基本内容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例如,一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后,心理体验是不愉快的。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采用的方法有4种:①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②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③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④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相关的研究 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
不充分合理化实验 让被试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绕兰郏坏帽ǔ晟俚谋皇蕴岣吡硕匀葡吖ぷ鞯钠兰郏涞孟不墩飧龉ぷ髁恕?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第 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决断后效应 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的选择是个决断过程。如果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人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于采取贬低的态度。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人作出选择意味着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为了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于改变的,于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造成的失调感。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以削弱失调感增强信念 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作出种种努力,但后来发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当面对与期待不一致的结果时,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却坚持原来的看法。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做过一次现场调查研究:偶然的机会,他读了报上一篇报道,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子,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费斯廷格随后来到这个地区,观察当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当这个日子到来时,世界并没有毁灭。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敬仰、崇拜他,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人对某种目标怀着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消除这种由于徒劳的努力引起的失调感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的,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也无法消除失调感:"我曾为某种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与"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这时,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许让步。比如说找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理由为已存在的开脱,或是简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的失误,但总的信念系统是正确的。在对事实作出小的让步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并更加努力地宣传它和维护它,以此缓解人内心中怀有的失调感。费斯廷格指出,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这种现象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动中发现。
引起的争论 认知失调理论在学科中也引起很多争议。其中有两种反对的观点较有影响:一是以M.J.罗森伯格等人为代表的强化观点;二是以D.J.比姆为首的自我知觉观点。争论主要围绕着不充分合理化实验展开的。持强化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态度是由人所得到的酬赏数量决定的。人喜爱一事物是因为该事物给他带来较多的酬赏。人对没有酬赏的事物自然不喜欢。这当中不存在失调感及其影响。他们批评原来的实验在方法上有问题,并且从强化原则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实验,获取有利强化原则的证据。自我知觉论的观点是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另一种批评,它接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但不赞成用认知失调观点所作的解释。比姆指出,人评价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与他评价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作为观察者,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推论出自己或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他对别人说绕线工作有趣,并得到少量的钱,这时他会从观察者的角度评价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既然在很少好处的条件下说了此话,则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是喜爱的。反之,若是在较多好处的条件下说绕线有趣,则是自己并不喜欢绕线,只是为得到好处。这种解释也否定了失调理论。
反对意见和相应的实验证据引起了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对失调理论本身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支持失调理论的实验证据,并且从理论上探讨了认知失调理论适用的领域和场合。由争论引起的各种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突出作用是,它们极大地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善。反复的争论和探索终于使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的社会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现象,每一种理论都是对这种复杂性的探索,它们作为人的问题的理解,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谬误之处。在此处适用的观点在彼处不一定适用,但它们相互之间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它们对人的问题的理解依赖于当时现象的特点和存在的条件。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强调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心理学科的一项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于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但认知失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失调感,从而发生态度的改变。这一看法对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认知失调理论自身的弊端是,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明确,特别是关于认知"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始终没能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说:两个认知因素在心理上不一致。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失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在学科中一个好的理论不仅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性,而且应包含良好的证明手段,认知失调理论在后一点上是薄弱的。
80年代以来,人们对认知失调理论的讨论转向新的方面。其中较为引起重视的课题有两个:一是认知失调现象与人格的自我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感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人的自我形象的损害;二是认知失调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它的发生伴随着何种特有的生理唤醒状态。
基本内容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例如,一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后,心理体验是不愉快的。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采用的方法有4种:①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②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③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④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相关的研究 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
不充分合理化实验 让被试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绕兰郏坏帽ǔ晟俚谋皇蕴岣吡硕匀葡吖ぷ鞯钠兰郏涞孟不墩飧龉ぷ髁恕?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第 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决断后效应 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的选择是个决断过程。如果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人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于采取贬低的态度。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人作出选择意味着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为了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于改变的,于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造成的失调感。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以削弱失调感增强信念 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作出种种努力,但后来发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当面对与期待不一致的结果时,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却坚持原来的看法。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做过一次现场调查研究:偶然的机会,他读了报上一篇报道,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子,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费斯廷格随后来到这个地区,观察当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当这个日子到来时,世界并没有毁灭。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敬仰、崇拜他,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人对某种目标怀着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消除这种由于徒劳的努力引起的失调感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的,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也无法消除失调感:"我曾为某种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与"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这时,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许让步。比如说找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理由为已存在的开脱,或是简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的失误,但总的信念系统是正确的。在对事实作出小的让步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并更加努力地宣传它和维护它,以此缓解人内心中怀有的失调感。费斯廷格指出,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这种现象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动中发现。
引起的争论 认知失调理论在学科中也引起很多争议。其中有两种反对的观点较有影响:一是以M.J.罗森伯格等人为代表的强化观点;二是以D.J.比姆为首的自我知觉观点。争论主要围绕着不充分合理化实验展开的。持强化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态度是由人所得到的酬赏数量决定的。人喜爱一事物是因为该事物给他带来较多的酬赏。人对没有酬赏的事物自然不喜欢。这当中不存在失调感及其影响。他们批评原来的实验在方法上有问题,并且从强化原则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实验,获取有利强化原则的证据。自我知觉论的观点是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另一种批评,它接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但不赞成用认知失调观点所作的解释。比姆指出,人评价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与他评价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作为观察者,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推论出自己或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他对别人说绕线工作有趣,并得到少量的钱,这时他会从观察者的角度评价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既然在很少好处的条件下说了此话,则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是喜爱的。反之,若是在较多好处的条件下说绕线有趣,则是自己并不喜欢绕线,只是为得到好处。这种解释也否定了失调理论。
反对意见和相应的实验证据引起了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对失调理论本身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支持失调理论的实验证据,并且从理论上探讨了认知失调理论适用的领域和场合。由争论引起的各种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突出作用是,它们极大地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善。反复的争论和探索终于使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的社会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现象,每一种理论都是对这种复杂性的探索,它们作为人的问题的理解,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谬误之处。在此处适用的观点在彼处不一定适用,但它们相互之间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它们对人的问题的理解依赖于当时现象的特点和存在的条件。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强调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心理学科的一项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于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但认知失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失调感,从而发生态度的改变。这一看法对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认知失调理论自身的弊端是,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明确,特别是关于认知"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始终没能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说:两个认知因素在心理上不一致。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失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在学科中一个好的理论不仅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性,而且应包含良好的证明手段,认知失调理论在后一点上是薄弱的。
80年代以来,人们对认知失调理论的讨论转向新的方面。其中较为引起重视的课题有两个:一是认知失调现象与人格的自我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感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人的自我形象的损害;二是认知失调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它的发生伴随着何种特有的生理唤醒状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