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米兰.昆德拉
1)  Milan Kundera
米兰.昆德拉
2)  Milan Kundera
米兰·昆德拉
1.
The Admiration for the Being——On Milan Kundera s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对生存的注视——浅谈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
The Significance of Polyphonic Technique in Milan Kundera s Fiction;
米兰.昆德拉小说复调艺术的具体内涵
3.
On Milan Kundera s Thoughts of Humor Fiction;
米兰.昆德拉的幽默小说观
3)  Come Near to Milan Kundera
走近米兰·昆德拉
4)  Milan Kundera
昆德拉
1.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ment of Style of Maqiao Dictionary and Milan Kundera;
试论《马桥词典》的文体实验与米兰.昆德拉之关系
2.
A Study on Milan Kundera s Immortality;
“在他人的注视下”——昆德拉《不朽》的存在论解读
3.
The Inherent Differences of the Criticism of the Extreme Power ——One More Look at the Inherent Drawback of the Literature of Scar Reconsideration from Milan Kundera s Novels;
极权批判的内在差异——从昆德拉小说再看伤痕、反思文学的内在缺陷
5)  Kundera
昆德拉
1.
Forgets and Recollection——Discussing the Ideological Nature of Milan Kundera s Works in His Later Period;
遗忘与回忆——谈米兰.昆德拉后期作品的思想性
2.
Kundera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Like” Novel Narration——On the Possibility of Novels;
昆德拉和当代中国的“词典”体小说叙事——兼论小说的可能性
6)  Milan Kundela
昆德拉
1.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one of Milan Kundela s masterpieces, mainly tellsan erotic story happened between two couples and one part of the story happened in apeople s republic country, the other in a liberalism country.
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下按习惯简称《生》)主要描述了两对分别发生在人民民主国家和自由主义国家的爱欲故事,这两对关系又被托马斯串连起来,托马斯成为现代爱欲意义上将挚爱和欲爱结合起来的一个人物母题。
补充资料:昆德拉
昆德拉(1929~ )
Kundera,Milan
    捷克作家。1929年4月1日生于布尔诺市一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布拉格艺术学院电影系。曾任文学教员、《文学报》主编、作协理事。受萨特影响颇深。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最后的五月》以及爱情诗集《独白》都曾引起过诗坛的广泛评论。1960年发表了一部论述捷克作家瓦·万丘拉小说的随笔集《小说的艺术》。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玩笑》激荡了捷克文坛,评论界称“它竖起了历史的里程碑”。因在1967年参加反对苏联出兵捷克,被开除出捷克共产党。1975年起流亡法国。70年代后在西方出版《生活不在这里》(获法国梅底西斯奖)、《笑忘录》、《为了告别的聚会》、《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又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长篇小说以及一些随笔。昆德拉的小说里拥有哲理、政治、色情与幽默讽刺多种色彩,是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以及艺术完美的混合。它们通常都是借一些复杂的政治事件,着力描写人对生活的选择,透视捷克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和心绪 。如60年代的《玩笑》,通过一桩政治错案给主人公造成的巨大伤害,着力揭示当年政治制度下“那个世界的荒谬性”这一哲理性的主题。80年代的《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则是以1968年事件为背景,描写捷克知识分子的感情生活和人生的选择;松散的情节开展中,作者常常广引博证,寓哲理于生活细节,特别是对媚俗现象作了深含不露的精辟反讽。
   80年代后半期起,中国通过英译本译介了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等8部作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