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揭阳惠来县城永福寺,位于东门外东栅,系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由高僧释超月创建,址尚存,而毗邻宋祖师庙已于1989年重建一新。
按宋祖师庙内,现存“同治丁卯年(1866)秋七月朔月权知惠来县事周葆熙谨启”碑、光绪二十五年已亥(1899)张增辉《宋祖师庙宇碑记》所记,创寺经过如下:清康熙九年(1670),惠来县人高僧释超月(号一镜俗称“宋禅师,1568—1702),偕徒释国弥返惠城,居榕石庵,与吏部观政进士张经,互相契合,谛参真禅。超月师择得东栅,极为僻静,拟建寺宇,谋之张经,捐资购地基。在众信众资助下,十一年壬子岁寺终建成,名曰“永福寺”。
抗战前,寺计有大雄宝殿、禅房、宋祖师庙、功德祠、十王庙等座,寺前遍植花果,周围林木茂盛,善信瞻拜,骚客观吟,僧人施医,名声远扬。抗战时,为避日机轰炸,县立一小移寺上课,迨迁出则办成私立诚信学校,1950年改办为县立三小,旋为东山小学,最后为英内小学(一些房宇被改建为学校宿舍)。1998年由宋禅师庙理事会赎回。2003年十月廿五日重建奠基,十二月十六日正式开工。
2.位于易县清西陵东部, 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专为陵寝祭祀设置。永福寺坐北面南,依地势前低后高,层次分明。山门内依次有钟鼓二楼、前殿、牌坊、碑楼,碑文记述了永福寺兴建经过及用途。碑楼后的中殿为主殿,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两侧设有佛坛。中殿之后有踏跺上月台,台上建有后楼,高2层,据说是放经卷之处。寺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建筑,为喇嘛居住之处。整个寺院主要殿宇均为黄色琉璃瓦顶,余为布瓦顶。黄灰瓦顶、红色院墙,掩映于苍松之间,高低错落,显示出一幅幽静壮观的古刹风光。
3.广东潮州饶平县汫洲镇永福寺,创于宋(960—1279),移址重建于1991年至2001年,由释光辉住持募资投放3500万元巨款所振兴。1993年获县宗教局登记开放。宏伟壮观,殿堂齐全,金碧辉煌,墨宝荟萃,成为潮汕大寺院之一,系三百门港区一大旅游点。
寺创自宋,从对岸海山岛隆福寺分香火而建。原处于瀛洲岛(今汫洲镇)西南,为一厅二房,仅约4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乡民集资扩建,增至约1500平方米,分前座、大殿、后花园、两侧通廊,前座供协天上帝,大殿供释迦牟尼佛、两旁阿难、迦叶尊者,十八罗汉分列两排。又有地藏阁、观音阁、僧舍。
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清末,抗战时两次举办水陆道场。2937年,寺兼作饶平县第5区中心国民小学,佛事如故。1950年起,继续作小学,后改为汫洲镇中心小学,至“文革”动乱时寺院被全部改建为校舍。
1976年“文革”结束,极左政策也结束,万物复苏。汫洲耆老,多次请灵山寺释光辉法师前来主持复建。经各级领导部门同意,上报省宗教局,于1991年3月27日批准易地复建古刹。
从1991年9月奠基,至2001年10月,历经十载,寺院大多数工程告竣。
这座丛林式的大规模寺院,以全新之貌,耸立在虎头山南麓上,分外壮观,引人瞩目。它坐北向南,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逾万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它成为潮汕最大的寺院之一,为潮州三百门港区添一大型旅游点,促进当地两个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