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词典研究范式
1)  dictionary research paradigm
词典研究范式
1.
While sticking to the orientation and arguing that dictionary research paradigm should develop certainly its cognitive view,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t is not a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into user the cognitive subject for the current dictionary research paradigm to center on users overt information needs,and that a truly scientific one should emphasize the covert s.
本文迎合这一思潮并论证认为,认知观是词典研究范式的必然归向;同时指出,当前局限在针对用户"显性"信息需求层面的词典研究范式只是面向认知主体的不彻底回归,真正科学的词典认知研究范式则必须走向基于用户大脑如何进行语言习得的认知机制研究这一隐性层面。
2)  the Academic Paradigm
研究典范
3)  dictionary paradigm
词典范式
1.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edagogical function on dictionary paradigm development;
教学功能突显与词典范式演变
2.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evolution of dictionary paradigms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 holds the spirit of post-modernism,and that under the seemingly chaotic evolving process lies in fact a distinct track,i.
本文针对词典范式的地层式分布进行剖析与考察后认为,后现代语境下词典范式的演变呈现出后现代精神内涵,其貌似"混沌"的演变史态实际上刻画了一条清晰的走向轨迹,即解构传统形而上语言的处理而最终回归语言的本真状态,具体体现为回归语言的社区变异性、生成系统性、社会交际性及人类独有性。
4)  A Dictionary-Based Study of Word Polysemy
词典多义词研究
5)  On the Mode of the Selected Ci-poetry of Evolution in South Song Dynasty
南宋选词范式研究
6)  Paradigm [英]['pærədaɪm]  [美]['pærə'daɪm]
研究范式
1.
From "System Construction" to "Problem Research"——on the shift of paradigm of China 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从“体系建构”到“问题研究”——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
2.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Paradigm;
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
3.
Rethinking on the Paradigm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A Metaphor from Modern Biology;
演化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新思考——来自现代生物学的隐喻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