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  Kazakhstan [英][,kɑ:zɑ:k'stɑ:n]  [美][,kɑzɑk'stɑn]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
Kazakhstan Foreign Merchant Investment Law Commentary;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述评
2.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is a new country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1990s.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 20 世纪 90 年代建立的新兴国家,与中国新疆接壤。
2)  Kazakhstan [英][,kɑ:zɑ:k'stɑ:n]  [美][,kɑzɑk'stɑn]
哈萨克斯坦国家
1.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Corporation Income Tax Law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3)  Kazakstan [英][,kɑ:zɑ:k'stɑ:n]  [美][kə'zɑk,stɑn, -zʌū'stɑn]
哈萨克斯坦
1.
A Tentative Study on Problems in the Utilization of Kazakstan Crude Oil Resources;
利用哈萨克斯坦原油资源有关问题浅析
2.
Analysis on Kazakstan and Central Asia Bus and Coach Market;
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客车市场分析
3.
Survey on animal husbandry in Kazakstan;
哈萨克斯坦畜牧业考察纪实
4)  Kazakhstan [英][,kɑ:zɑ:k'stɑ:n]  [美][,kɑzɑk'stɑn]
哈萨克斯坦
1.
Cooperation Perspectives in Oil & NG,Chemical Industries and so on between Xinjiang and Kazakhstan;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在油气和化工等产业合作前景研究
2.
Geology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Altay Large Metallogenic Belt in Kazakhstan;
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型
3.
Primary technic issues and measures in processing Kazakhstan crude oil;
加工哈萨克斯坦原油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5)  China and Kazakhstan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
1.
A Legal Study on International Labor Service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际劳务合作法律问题研究
6)  Kazakh language in kazakstan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
补充资料: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也称德涅斯特河东岸共和国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 (俄语名称: 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 (pridn'estrov'ye),罗马尼亚语名称 transnistria,摩尔多瓦官方称之为stânga nistrului (意为德涅斯特河左岸)) 是东欧的一个特定地域。由于该地区处于德涅斯特河(nistru/dniester)在摩尔多瓦境内的东岸,因此有了“德涅斯特河东岸”这个称谓。

政治

国际上普遍认为这块区域是摩尔多瓦领土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前属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事实上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已经独立,并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transdniestrian moldovan republic),定都蒂拉斯波尔(tiraspol)。该地区人口中大部分说斯拉夫语,并恐惧被罗马尼亚吞并。不过在该地区还有43%的人说罗马尼亚语。

历史

该地区传统上属于摩尔多瓦。1504年该地区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直接统治,成为土耳其保护下自治的摩尔多瓦公国的一部分。1792年,俄罗斯帝国根据《雅西和约》放弃了这块土地。当时,这里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不过也有一部分游牧民族——鞑靼人。

18世纪晚期,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开始对这里进行殖民活动,作为帝俄扩展边疆活动的一部分。1812年,该地区随同整个比萨拉比亚被土耳其割让给俄国。

十月革命以后,摩尔多瓦本土于1918年宣布独立,旋即并入罗马尼亚,但是该地区留在了乌克兰境内,并以“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的名义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时,罗马尼亚人依然是当地居民的主体,罗马尼亚语学校也照常开设。

1940年,苏联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将德涅斯特河东岸与北比萨拉比亚合并,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将这一地区归还了罗马尼亚,1944年,苏联重新占领摩尔达维亚,恢复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在苏联时代,作为苏联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上万的罗马尼亚族人被放逐到了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与此同时,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迁入了该地区。当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绝大多数工业集中在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则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1990年公布的数据,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贡献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gdp总值的40%,和发电量的90%。

为了防止这一区域并入罗马尼亚,苏联红军第14军自1956年以来一直在此驻防,直至苏联解体。

内战

1989年,摩尔多瓦人在首府基希讷乌(chişinău)(苏联时期称为“基什尼奥夫”)宣布把摩尔多瓦语(事实上是罗马尼亚语)定为官方语言,并开始准备与罗马尼亚合并。德涅斯特河东岸的斯拉夫人则在1990年9月2日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随后一场内战在1992年爆发,大约1500人在战争中丧生。最后由于群众的大规模抗议,内战中止。

停火协议签署之后,俄罗斯政府遗留下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以“维和部队”的名义驻扎在该地区。由于俄罗斯在该地区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这一行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此以后,摩尔多瓦政府一直没有在事实上控制过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

虽然在1994年摩尔多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俄罗斯须撤出它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的所有军队,但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至今一直没有批准该协议。

在2004年7月,一位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分离主义领导人宣称,他们的政治实体将会在同年秋天组织一次全民公决,以决定该地区是否并入俄罗斯联邦——虽然该地区与俄罗斯没有任何边界接壤。

2004年的危机

这一年持分离主义立场的德涅斯特河斯拉夫族民兵组织开始强行关闭教授罗马尼亚语的学校,一些教师和反对这一行动的家长被逮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