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东魏
1)  the Eastern Wei Dynasty
东魏
2)  Epitaphs of Eastern Wei
东魏墓志
3)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东魏北齐
1.
On Universality & Reasons of Corruption Phenomenon in the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Dynasty
东魏北齐贪污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原因探析
4)  from Eastern Han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东汉至魏晋
5)  the Eastern Han,Wei-Jin Dynasties and Sixteen Kingdoms
东汉魏晋十六国
6)  Donghan、Wei、Jin、Nanbei dynasty
东汉魏晋南北朝
1.
In Donghan、Wei、Jin、Nanbei dynasty, dynasties in the ancient China history,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word changed greatly for the first time.
东汉魏晋南北朝是上古汉语第一次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汉语从旧质态向新质态过渡、词汇向复音化迅速演变、新词孳乳繁衍的重要阶段,也是词义趋于纷繁复杂、一词多义词义系统普遍形成的时期,东汉魏晋南北朝民歌则是这个时期反映口语程度较高的语料。
补充资料:东魏
东魏(534~550)

    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中国北朝之一。都邺,有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
   
   

东魏负箭夨俑(河北磁县出土)

东魏负箭夨俑(河北磁县出土)


   
   北魏政权在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统治阶级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见尔朱氏之乱)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权。永安三年( 530 ),孝庄帝利用朝见机会杀尔朱荣,荣侄尔朱兆起兵赴洛阳,杀死孝庄帝,立元恭为帝( 节闵帝)。太昌元年(532),原尔朱荣部将高欢在河北大族的支持下,消灭潼关以东的尔朱氏势力,杀节闵帝,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北魏政权落入高欢手中。永熙三年(534) ,孝武帝不愿作高欢控制的傀儡皇帝,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随即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从洛阳迁都于邺,史称东魏。次年,宇文泰在长安立元宝炬为西魏文帝,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高欢以原六镇流民为主,建立强大武装,自己住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使之成为东魏政治中心。高欢所控制的东魏政权,实质上是北魏将领和河北大族相结合的产物。他为了获得鲜卑贵族的支持,竭力推行鲜卑化的政策;为了得到汉族豪强地主的拥护 , 听任他们贪污聚敛,为非作歹,吏治日趋腐化。东魏与西魏相较,东魏地域广、人口多,经济发达。高欢屡次发兵进攻西魏,企图吞并对方。天平四年( 537),东魏军西征,在潼关左边的小关遭西魏军袭击大败,大都督窦泰自杀,高欢被迫撤军。此后,双方互有胜负。武定四年(546),高欢亲率大军 10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苦战50余天,他病倒军中被迫退兵,次年年初,死在晋阳。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掌握东魏政权。武定八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