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lent
[英]['tælənt] [美]['tælənt]
才性
1.
Among the factors helping form the style,the function of "talent" is put first,and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 of styles are also mentioned.
在风格形成诸因素中,尤为推许"才性(天才)"的功用,同时也注意到风格的演化与变动。
2.
Cai Yong and Liu Shao all affirm people’s fine genius and nature adequate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alent, that is the important thesis of metaphysics of Wei and Jin.
蔡邕和刘邵都充分肯定人的美好禀赋和天性,注重的是才性,这也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
3.
The artile discusses LIU Xie s viewpoint about literati in three ways:the discussion about literatis talent , the discussion about cul ture,the discussion about morality.
本文对刘勰的文人观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文人"才性"论,文人修养论,文人品行论。
2) talent and nature
才性
1.
This article comes to believe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talent and nature, the character of the sag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alent were developed after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appraising intellectuals.
与汉魏以前相比,这个时期在才性论、圣人人格和人才分类等人才理论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2.
The dispute on "talent and nature" and "nature and feelings" w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etaphysics in Wei Dynasty and Jin Dynasty, which was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al issue of "mental nature" dating back to the pri-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才性"、"性情"之辩是魏晋六朝时期形而上学领域持续争论的重要问题,它是对先秦两汉以来传统的心性问题的延续与发展。
3) talents
[英]['tælənt] [美]['tælənt]
才性
1.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in different times about Cai Yong s talents,especially about his morality theory.
历代对蔡邕的才性特征尤其是道德的评价褒贬不一,这种模棱昭示蔡邕的行为对道德的体现包含向两种方向解释的可能。
4) masculinityfemininity
男性才性
补充资料:才性
人的才能和禀性。始见于赵岐《孟子·告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注:"非天降下才性与之异也",王充《论衡·命禄》:"故夫临事知愚,操行清浊,性与才也。"魏晋玄学兴起后,"才性"更是被广泛清谈的问题之一,袁準并有《才性论》(《艺文类聚》卷二十一)。后被运用于文学批评,泛指作家的天才与气质,指文学创作中作家主观方面的条件。"才"指天才和才能,"性"指作家的气质和个性,两者都直接地影响着作者的创作。
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中国最早论及性格类型的著作。其中品评人物,比较注意人的才性的区分。在《人物志·八观》第七中就提出"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并认为人有偏才和兼才之别。葛洪《抱朴子·辞义》也有关于才性的"偏长"、"兼通"之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次接触到作家的气质与作家的创作之间的关系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认为作家独特的气质、个性,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所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清浊"即指作家气质、个性的刚柔:"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但他过于强调了作家气质、个性的先天性:"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却完全忽视了后天的社会实践和艺术素养对于作家气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作家的才能、个性之与作家创作的关系,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探讨。
刘勰曾反复地强调作家天才和气质的不同:"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文心雕龙·附会》篇);"薑桂同地,辛在本性"(《事类》篇);"性各异禀"(《才略》篇)。这种才能、个性方面的差异,决定着作家们各不相同的风格:"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性》篇)就是说,一个作家作品的辞理的平庸或杰出,他的作品风格上的阳刚和阴柔,都是和作家本人的才性分不开的,从而提出了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是形成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的基础。刘勰并用这样的观点,对历代作家的创作进行了评论。譬如在《体性》篇中,他从性格对于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就是说,作家外在的文辞风格的表现,都是他的内在性格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
而作家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又常常是和时代分不开的。所以刘勰在《才略》篇中,在分析了后汉和前汉、晋代和建安时代的创作时,指出前者不如后者,主要就是时代风尚影响的结果。例如他认为东晋的文意单薄,和当时的清谈之风的影响就是分不开的。所谓"何也?岂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时也。"在《诸子》篇中,他认为由于百家争鸣的气氛,使得诸子能够"越世高谈,自开户牖";而汉代由于?谰⒙鄣慕峁?,"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所以不能不比诸子逊一筹。在《时序》篇中,更进一步指出了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格特点,和建安时代的"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影响分不开;晋代虽然"人才实盛",但由于"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这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
这些看法对于促进人们对于风格理论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在天才的问题上,刘勰一方面接受了曹丕的观点,很强调它的先天性,如所谓"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才有(由)天资"(《体性》篇)等;但刘勰和曹丕不同的是,他既承认天才的先天性,又很重视作家后天学习对于才能发挥的重要性:"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总术》篇);"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文章由学,能在天资"(《事类》篇);"八体屡迁,功以学成"(《体性》篇)。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更为全面的。
刘勰之后,关于才性对于文学创作和风格理论的关系,曾为后世的许多作家、理论家进一步探讨和发挥。
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中国最早论及性格类型的著作。其中品评人物,比较注意人的才性的区分。在《人物志·八观》第七中就提出"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并认为人有偏才和兼才之别。葛洪《抱朴子·辞义》也有关于才性的"偏长"、"兼通"之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次接触到作家的气质与作家的创作之间的关系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认为作家独特的气质、个性,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所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清浊"即指作家气质、个性的刚柔:"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但他过于强调了作家气质、个性的先天性:"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却完全忽视了后天的社会实践和艺术素养对于作家气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作家的才能、个性之与作家创作的关系,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探讨。
刘勰曾反复地强调作家天才和气质的不同:"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文心雕龙·附会》篇);"薑桂同地,辛在本性"(《事类》篇);"性各异禀"(《才略》篇)。这种才能、个性方面的差异,决定着作家们各不相同的风格:"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性》篇)就是说,一个作家作品的辞理的平庸或杰出,他的作品风格上的阳刚和阴柔,都是和作家本人的才性分不开的,从而提出了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是形成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的基础。刘勰并用这样的观点,对历代作家的创作进行了评论。譬如在《体性》篇中,他从性格对于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就是说,作家外在的文辞风格的表现,都是他的内在性格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
而作家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又常常是和时代分不开的。所以刘勰在《才略》篇中,在分析了后汉和前汉、晋代和建安时代的创作时,指出前者不如后者,主要就是时代风尚影响的结果。例如他认为东晋的文意单薄,和当时的清谈之风的影响就是分不开的。所谓"何也?岂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时也。"在《诸子》篇中,他认为由于百家争鸣的气氛,使得诸子能够"越世高谈,自开户牖";而汉代由于?谰⒙鄣慕峁?,"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所以不能不比诸子逊一筹。在《时序》篇中,更进一步指出了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格特点,和建安时代的"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影响分不开;晋代虽然"人才实盛",但由于"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这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
这些看法对于促进人们对于风格理论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在天才的问题上,刘勰一方面接受了曹丕的观点,很强调它的先天性,如所谓"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才有(由)天资"(《体性》篇)等;但刘勰和曹丕不同的是,他既承认天才的先天性,又很重视作家后天学习对于才能发挥的重要性:"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总术》篇);"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文章由学,能在天资"(《事类》篇);"八体屡迁,功以学成"(《体性》篇)。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更为全面的。
刘勰之后,关于才性对于文学创作和风格理论的关系,曾为后世的许多作家、理论家进一步探讨和发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