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贫困纵向传递
1)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贫困纵向传递
2)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贫困横向传递
3)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贫困代际传递
1.
The rural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in China is largely caused by farmers’ various deficiencies in various social capitals or as a result of exclusion.
农村的贫困代际传递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在社会资本各个方面的种种缺失或受到排斥所导致的。
2.
The new aim of the issue concerning the preven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which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11th 5-year program,is considered as a new direction for china s anti-poverty strategic adjustment.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新目标,是中国反贫困战略调整中的新动向。
4)  longitudinal shear transference
纵向剪切传递
1.
With regard to the two typical states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actions of tunnel encountered in soft ground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tages,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longitudinal shear transference of segment tunnel lining.
采用三维空间模型对软弱地层中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针对隧道施工及使用阶段可能遇到的荷载及变形作用两类典型受荷状态,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作用、不同作用方式下,隧道纵向剪切传递规律及其对纵横向内力的影响,找到了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引起的纵向剪切传递的机理以及变形不同区段的隧道横向变形受力特征,证实了纵向剪切传递是导致隧道横向内力变化的关键因素,得到了纵向剪切传递对隧道横向结构及接头变形的抑制作用以及与隧道横断面最大附加内力的线性相关性、与隧道原始内力正负叠加效应等重要结论,对隧道横向设计中考虑纵向变形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  traditional poverty
传统贫困
6)  vertical regression
纵向递减(法)
补充资料: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促进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1995年至2000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一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

为实施这一工程,中央财政投入39亿元,地方财政配套87亿元,共计126亿元。,一期“工程”实施范围集中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852个贫困县,其中“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有568个。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到2000年底,一期“工程”圆满结束,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规划目标。“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一是加快了中西部地区“两基”进程。到一期“工程”结束,852个项目县中,有428个项目县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二是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通过实施“工程”,共新建项目中小学3842所,改、扩建项目中小学28478所。项目县中小学校舍面积由13000万平方米增加到18800万平方米,增加了5800万平方米;危房比率由10%左右下降到3%以下。购置课桌凳653万套,添置图书1亿多册,配备教学仪器设备近40万台套。三是教师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五年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46.6万人次,培训校长7.22万人次,使项目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了94%,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了87.7%,小学、初中校长学历全部达标。四是有力推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实施“工程”,项目县学校共减少1.67万所,增加学生320万人,校均规模达到168人,生师比达到22.7:1;初中在校学生增加了153万人,校均规模达到660人,生师比达到18.2:1。校均规模的扩大,生师比的提高,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到2000年底一期“工程”结束后,全国仍有522个县(旗、团场)尚未“普九”,大约覆盖人口1.24亿。在这些贫困地区实现“普九”目标,任务更艰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十五”期间继续实施第二期“工程”。中央财政投入50亿元,地方财政配套23.6亿元,共计73.6亿元。中央专款的分配向西部地区倾斜,为西部地区安排的资金占到了中央专款的90%以上。二期“工程”把校舍改造和建设继续作为重点的同时,加大了师资培训的力度,新增了免费提供教科书、配置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等项目。按照规划,522个项目县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663所(新建4062所、改扩建6601所),其中新建、改扩建小学6928所(新建2431所、改扩建4497所)新建、改扩建初中3735所(新建1631所、改扩建2104所);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约46.7万人次,添置仪器设备1.6万台套,购置课桌凳205万套,新增图书资料2300万册;向110万人次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近2万所农村中小学(小学14770所、初中4940所)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