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日本外交军事二重唱
1)  the duet of the Japanese diplomacy and the military
日本外交军事二重唱
2)  military diplomacy
军事外交
1.
Analysis on American military diplomacy after the Cold War
冷战后美国军事外交评析
2.
military diplomacy in the world after the Cold War.
本文主要研究了冷战后中美军事外交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目的是揭示冷战后中美总体外交关系如何影响中美军事外交以及冷战后中美军事外交的得失和规律,为我国未来开展对美军事外交提供有益的参考。
3.
As a strategic statement, military diplomacy converts the national diplomacy and military strategy aims into reality through different kinds of military contact.
军事外交是通过和平方式来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事关系及政治关系。
3)  Japanese diplomacy
日本外交
1.
Japanese diplomacy was adjusted with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o as to implement measures beneficial to himself and seek its maximization national interests by constantly adaptation.
日本外交理念中具有鲜明的机会主义性格,主要特征表现为原则性的缺失与利益至上、"变色龙"式的投机性格和务实的现实主义价值取向。
4)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lines
军事外交路线
1.
”,and the other the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lines ,and in the course of discussion the author will bring forward some different vi ews in the attempt to get to their deeper implications.
对《孙子兵法》的“故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与军事外交路线两个问题重新检讨,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企图探 索其中更深一层的涵义。
5)  Foreign Military Contacts
对外军事交往
6)  Diplomatic Policy of Japan
日本外交方针
补充资料:日本军事思想

日本官方和军事理论界关于战争、军队和作战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日本长期军事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日本进行战争和军队建设等军事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简史 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日本进入奴隶制社会。3~6世纪“大和时代”,奴隶主阶级已建有正式军队。645年经“大化改新”建立封建制度后,日本不断派使者到正处于盛唐时期的中国,中国军事思想随之传入日本。日本兵学家学习、研究《孙子》、《吴子》等中国古代兵书,写出《斗战经》等兵学著作;日本武将则运用中国古代兵法于军事实践,为日本军事思想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兵学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各种主张,形成多种兵学流派,留下大批兵学著作。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侵,日本军事思想家著书立说,主张严修武备,加强国防;同时鼓吹对外扩张。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为日本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明治政府成立后,实行“富国强兵”政策,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在军事领域,海军以英国为样板,陆军先后以法国和德国为榜样。西方的军事思想、军事制度、战略战术、条令教范等大量传入日本,尤其是c.von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a. t.马汉的海权论对日本军事思想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军事思想的传播,加速了日本的军事改革。明治政府建立由中央统一指挥的常备军,在全国实行国民兵役制;完善军队指挥体制,设立参谋机构;成立军事院校,加强教育训练;发展军事工业,改良武器装备。至19世纪末,日本军队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在引进西方军事思想的同时,日本继承和发展其封建“武士道”精神。1878年发布《军人训戒》,要求军人效忠天皇。1882年颁布《军人敕谕》,要求军人遵守“武士道”的忠节、武勇和礼仪。“武士道”成为日本军人的伦理规范,日本军队成为具有军事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军队。1890年,首相山县有朋把日本本国疆域称作“主权线”,把朝鲜和中国称作“利益线”。以此为理论依据的大陆政策成为当时日本国家战略的核心。作为推行这个政策的重要步骤,1894年和1904年日本先后发动两场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战争中,日本军事思想得到发展,陆军获得了大兵团作战经验,海军积累了大规模海战经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出兵中国山东,攫取德国在中国和南太平洋诸岛的权益,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提出“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总战略。日本军事理论界总结世界各国许多著名战争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于1928年和1932年先后推出《统帅纲领》、《统帅参考》等著作。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历时14年的侵华战争。1937年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推行“南进”战略,对美、英、荷兰等国开战,发动太平洋战争。此时,日本军事思想更加明显地呈现出为其侵略扩张服务的基本特征:在对战争的认识上,提出战争是国家使用武力实行国策的行为,日本进行的战争是实现所谓“八纮一宇”、“大东亚共荣圈”的“圣战”,为此应动员一切力量并使用一切手段进行总体战争;在军事与政治的关系上,实行统帅权独立和军政分离原则,将国家政权置于军队控制之下;在军事与经济的关系上,实行战时经济体制,牺牲国民利益;在战争与精神因素的关系上,夸大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实行精神“总动员”;在战略指导上,采取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夺取主动、速战速决的进攻战略,陆军重视大兵团机动作战,海军强调舰队决战;在军队建设上,提出国民皆兵,以“武士道”精神和奴役性军纪将士兵训练成战争“肉弹”;在作战方法上,强调主动性、坚决性、连续性、快速性和近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