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reativity-type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教育创新型组织
3)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创新型组织
1.
The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创新型组织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的中心一环,因此,研究创新型组织的建设问题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4) learning-oriente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
1.
Aiming at the problem above the measurement dimensions of the learning-oriente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LOOI) and TI are constructed a correlative model between LOOI and TI is proposed.
针对此问题提出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测量维度,构建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型,通过对347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联路径和影响度进行实证研究。
5) creativ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教育创新组织
6) innovation-intensive organization
创新密集型组织
补充资料: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活动的结构。它决定于教学任务和内容,并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服务。
从教育史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水平以及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不断随之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中,多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也间或有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如中国汉代的太学,一方面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另一方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教育对象,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要求改革教学组织形式。16世纪西欧有的国家开始了班级上课制的尝试。17世纪初,在先进的乌克兰兄弟会学校中兴起了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班级上课制作了最早的理论上的阐述。到19世纪中叶,班级上课制成为西方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国近代采用班级教学的雏型,始于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还出现过英国的贝尔-兰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教师选年龄大些、成绩好些的学生为"导生",先给他们讲授教材,再由他们转教其他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它并未持续很久。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调和阶级矛盾,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扩充和更新了学校的一些教学内容。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适应儿童的学习程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对班级上课制实行改良或改革的实践。属于改良班级上课制的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又分为:①能力分组,学生学习的课程相同,学习的年限不同。②作业分组,学生的学习年限相同,学习的程度不同。属于改革班级上课制,进行个别教学的为温内特卡制、道尔顿制(见分组教学、温内特卡制、道尔顿制)。中国在20世纪初曾有极少数学校试验过分组教学;在20年代曾有少数学校试验过道尔顿制;在30年代也曾有极少数学校试验过温内特卡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家的分组教学常采取另外两种方式,即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分组教学能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但同时也给各类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中国中小学以班级上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为了因材施教,有时也采用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作为辅助形式。温内特卡制和道尔顿制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受到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吸收了温内特卡制和道尔顿制的一些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乱,破坏了正规教育的进行,故30年代初在英国出现了开放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60~70年代,开放教学流行于美国,主要在幼儿学校和初等学校实行。它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 不拘传统教学的结构,没有固定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室,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儿童聚集在一起,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各种学习活动。开放教学依据的是资产阶级"进步教育"的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美、英等国为了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与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协作教学(见协作教学)。它由教师、实验教学人员、视听教学人员和图书资料人员组成教学小组,共同研究拟订教学计划,然后分工合作,协力完成教学计划。协作教学试图能同时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和个人专长,并能充分利用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
1958年,中国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实践过程中较广泛地采用了现场教学这种教学辅助形式(见现场教学)。它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同时为师生接近工农、接触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造条件。
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学级编制,除单式教学外,还有复式教学(见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教师在同一教室里,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学。教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使各项活动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它在一定条件下对普及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从教育史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水平以及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不断随之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中,多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也间或有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如中国汉代的太学,一方面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另一方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教育对象,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要求改革教学组织形式。16世纪西欧有的国家开始了班级上课制的尝试。17世纪初,在先进的乌克兰兄弟会学校中兴起了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班级上课制作了最早的理论上的阐述。到19世纪中叶,班级上课制成为西方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国近代采用班级教学的雏型,始于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还出现过英国的贝尔-兰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教师选年龄大些、成绩好些的学生为"导生",先给他们讲授教材,再由他们转教其他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它并未持续很久。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调和阶级矛盾,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扩充和更新了学校的一些教学内容。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适应儿童的学习程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对班级上课制实行改良或改革的实践。属于改良班级上课制的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又分为:①能力分组,学生学习的课程相同,学习的年限不同。②作业分组,学生的学习年限相同,学习的程度不同。属于改革班级上课制,进行个别教学的为温内特卡制、道尔顿制(见分组教学、温内特卡制、道尔顿制)。中国在20世纪初曾有极少数学校试验过分组教学;在20年代曾有少数学校试验过道尔顿制;在30年代也曾有极少数学校试验过温内特卡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家的分组教学常采取另外两种方式,即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分组教学能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但同时也给各类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中国中小学以班级上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为了因材施教,有时也采用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作为辅助形式。温内特卡制和道尔顿制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受到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吸收了温内特卡制和道尔顿制的一些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乱,破坏了正规教育的进行,故30年代初在英国出现了开放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60~70年代,开放教学流行于美国,主要在幼儿学校和初等学校实行。它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 不拘传统教学的结构,没有固定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室,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儿童聚集在一起,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各种学习活动。开放教学依据的是资产阶级"进步教育"的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美、英等国为了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与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协作教学(见协作教学)。它由教师、实验教学人员、视听教学人员和图书资料人员组成教学小组,共同研究拟订教学计划,然后分工合作,协力完成教学计划。协作教学试图能同时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和个人专长,并能充分利用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
1958年,中国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实践过程中较广泛地采用了现场教学这种教学辅助形式(见现场教学)。它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同时为师生接近工农、接触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造条件。
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学级编制,除单式教学外,还有复式教学(见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教师在同一教室里,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学。教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使各项活动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它在一定条件下对普及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