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hyming dictionary of Chaoshan
潮汕韵书
2) Chaoshan
潮汕
1.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Guangdong Qiaoxi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Wuyi and Chaoshan Qiaoxiang;
输入与输出:广东侨乡文化特征散论——以五邑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为中心
2.
Study on the Time-Spa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uildings as Tourist Resources in Chaoshan Region;
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3.
On Chaoshan s Marriage Customs and Their Transmission;
潮汕婚姻禁忌习俗及其流变简论
4) Chaoshan area
潮汕
1.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aoShan Area from 1911 to 1949;
民国年间潮汕地区基督教本色化研究
2.
Study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aoshan area,it is not to be neglected that the study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publication in Chaoshan area during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各地报刊出版活动,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
3.
It naturally spread to Chaoshan area,from which lots of learners studied overseas at that time.
清末民初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热潮,这股热潮也自然波及到潮汕地区。
5) Chaoshan depression
潮汕坳陷
1.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oshan depression and its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otential;
潮汕坳陷地球物理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2.
Mesozoic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and igneous intrusion impacts in Chaoshan depression, South China sea: a case of LF35-1-1 well;
潮汕坳陷中生界生烃历史及火成岩侵入影响分析——以LF35-1-1井为例
3.
The 2D Velocity and Density Structure of the Mesozoic Sediments in the Chaoshan Depression
潮汕坳陷中生代沉积的折射波2D速度结构和密度
6) Chaoshan Areas
潮汕地区
1.
Cultural Factors and Strategies Study 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Qualified Personnel in Chaoshan Areas;
影响潮汕地区人才观念的文化因素及对策研究
2.
Establishment of Food "Golden Standard" Database and Development of a Semi-Quantitative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or Inhabitants in Chaoshan Areas, China;
潮汕地区食物“金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和食物半定量调查表的开发研究
补充资料:韵书
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起源 文字形体的变迁,反切注音方法的产生,是韵书发生的条件。汉魏以后,篆书、古文变为隶书、草书,字形变化很大,谐声字的声旁渐渐不能准确表达字音,这样,文字的正确读音便无一定的标准,不但写作韵文发生困难,人们的社会交际也多障碍。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可能受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影响,汉魏之间产生了使用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人发现,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学创作特别讲究声律。这都为韵书的产生、盛行准备了条件。但是魏晋六朝的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直至隋代统一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唐代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说,《韵集》是"宫商兡 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商兡徵羽"与后世的声、韵、调是什么关系,两书的体制类型是否与后世的韵书相似,现在都无从深考。根据《颜氏家训·音辞》所说"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韵书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韵书。
《切韵》系韵书 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见《切韵》音)。
《唐韵》 这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愐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比起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东斋记事》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但原书已不存在。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5卷,共195韵,与王仁昫《切韵》同,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不过从卞永誉所录《唐韵》序文中所记载的《唐韵》收字、加字的数目看,又不像是根据王仁昫《切韵》编修的。《唐韵》对字义的训释,既繁密又有出处、凭据,对字体的偏旁点画也极考究,使得韵书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质。这也是《唐韵》更加受人重视的一个原因。
《唐韵》还有另外一种,是清代末年 (1908) 吴县蒋斧在北京得到的一部唐写本《唐韵》残卷。只有去声(有阙漏)、入声两卷。王国维认为这部《唐韵》残卷,就是《广韵》卷首所载孙愐《唐韵序》的后一部分所说的孙愐在天宝十年 (751)对开元年间所作《唐韵》的修订本。其他学者虽然多不同意王国维的这种看法,但也有人认为蒋斧所收《唐韵》残卷是孙愐《唐韵》的一种增修本,只是成书时间可能稍晚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部《唐韵》残卷,去声分59韵,比《切韵》的去声多出 3韵;入声分34韵,比《切韵》的入声多出两韵。按照这种情形看来,同这些去、入声相应的平声、上声,分韵也应该都有增加。全书可能分 204韵。这已经很接近于《广韵》分韵的数目了。《唐韵》小韵的数目,也较王仁昫《切韵》有增加。但所收字的总数却比王韵可能要少,注释很详细,引书极多,特别详于官制、地名、人名和姓氏。
唐代还有一部李舟《切韵》,它在收嬜音和收m音的阳声韵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点,对后世的韵书中韵目的排列是有影响的。但原书早已失传了。
《广韵》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广韵》共5卷,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一个声调中的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不和阴声韵相配。这样,原则上每一个阳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入四声相配。每一个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三声相配。音系是比较清楚的。
在唐宋的韵书中,声调是韵的组成部分,不同声调就算不同的韵。如果不计声调的不同,而以四声或三声归为一类(有4韵只有去声一种声调),《广韵》260韵就只有61类。如果分出入声韵另计,或每韵中的字音又按洪音细音不同的等呼分析,使每韵都只有一呼,那么《广韵》的韵数还可分得更多。
《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这对研究《广韵》音系和唐宋的实际语音,以及后来的韵书韵目的归并很有关系,非常值得注意。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广韵》,这种体制已成定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
《广韵》的字数,较以前的韵书增加得很多。据它卷首的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 即有小韵3890个。近年有人统计,《广韵》的小韵实际是3700多个。总之,《广韵》的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这是很自然的,《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见《广韵》)。
《集韵》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广韵》颁行后31年,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王应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 唐代初年, 许敬宗等人曾经奏请批准把《切韵》里的窄韵和音近的邻韵合并使用。宋景祐初年,贾昌朝也奏请"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通用之"(《玉海》)。《集韵》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和《广韵》不同的,可能就是按照贾昌朝的建议修订了的。如明内府本《广韵》文韵下注"独用",《集韵》文韵下注"与欣通"。覆元泰定本《广韵》吻韵下注"独用",《集韵》吻韵下注"与隐通"。《广韵》问韵下注"独用",《集韵》问韵下注"与焮通"。《广韵》物韵下注"独用",《集韵》勿韵下注"与迄通"等等。都说明这种情形。还有许多字,《集韵》和《广韵》不是收在同一个韵部里,如"因",《广韵》在真韵,《集韵》在谆韵;"多",《广韵》在歌韵,《集韵》在戈韵等。此外,字的又音,《集韵》比《广韵》增了很多。
但是,《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集韵》这部韵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图1)。
《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集韵》成书稍晚两年,《礼部韵略》在景祐四年当年就完成了。这部书是宋真宗景德《韵略》的修订本。由于它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注意举子们应试常用的,较《广韵》、《集韵》都简略,所以称为《韵略》。又由于它是当时考官和应考的举子共同遵守的官韵,而官韵从唐代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只收9590字,仍为 206韵。这书虽在当时引人注意,而对音韵学研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同《集韵》一样,在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已与《广韵》的不同,这对后来的韵书中韵部的并合,韵部数目的减少却是很有影响的。
《礼部韵略》的原本已不存在。现在只能看到《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5卷)。本书没有写作者姓名,书的前面有两篇序。第一篇是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袁文焴序("袁"或误作"余"),第二篇是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上元日紫云山民郭守正序。两篇序文都提到欧阳德隆《押韵释疑》一书,大约《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一书内包括着《押韵释疑》的"互注"。书中每个字下的注释是先列"官注",即传统的一般解释,后附的"互注",大致是对官注的疏解或补充。中间用一个带括号的"释"字隔开。 韵部中上平声三十六桓的"桓"字作"欢",是南宋重刊时修改的。
现在能看到的另一部《礼部韵略》的增修本,是南宋毛晃增注,他的儿子毛居正校勘重增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5卷),简称《增韵》。此书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表进,大约成书就在那个时候。这原是毛氏的私人著述,它较《礼部韵略》增加了2655字,增圈1691字(《礼部韵略》的体例:凡是某字有别体、别音的,它的周围都有个墨圈作为记号,叫做圈字),订正 485字。毛居正校勘后又增加了1402字。《增韵》一书,清代无刻本。现在难以看到。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因为是在平水刻的,所以也称为平水韵。
以这稍前,有金代王文郁的《新刊韵略》(1227)和金代张天锡的《草书韵会》(1229),都分 106韵,这同宋末元初阴时夫《韵府群玉》分 106韵是一样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不存在,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韵书的编写,到了金、元的《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在编制的体例和韵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变化。
《五音集韵》 金代韩道昭作。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那是金卫绍王时,相当于1212年,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这本书的情形可分 3点来说:①全书分 160韵,比《广韵》少46韵,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多53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从韵部的归并情形及其在韵目下所注的独用、同用的规定来看,它不遵守唐宋人在韵书的韵目下注明的通用、独用的条例。经过归并比《广韵》减少的46韵,都分别记载在各有关韵目的后边,并加圆圈作为记号。②旧的韵书每一韵不同音字的排列,没有什么规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本书是按三十六字母排列,次序是见组、端组、知组、帮组、非组、精组、照组,晓纽、匣纽、影纽、喻纽、来纽、日纽。正如序文所说,"以见母牙音为首,终于来日字。"这就等于注明声类,每一韵的字,都知道各属于什么声纽。每一声类的字如有开合口的分别,都分开排列,并且注明等次。这在韵书的编辑体例上是一种很大的改革。 所谓《五音集韵》的"五音"大约就是指喉牙舌齿唇。③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二篇序文,本书共53525字,新增27330字;注文335840字,新增144148字。《五音集韵》清代没有重印,现在只有少数元明刊本,一般不容易看到。
《古今韵会举要》 黄公绍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过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这是一部征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训诂的书。黄公绍的同乡,又在他家坐过馆的熊忠嫌《韵会》注释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编成《古今韵会举要》(图2)。比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晚45年,共分107韵,完全依照刘渊归并《礼部韵略》的方法。 如和后来流行的诗韵相比,就是多了一个拯韵。但是这书有 3点值得注意。①本书"韵例"中说:"旧韵所载本无次序,今每韵并分七音、四等,始于'见',终于'日',三十六母为一韵。"实际上书中并未明白注出从"见"到"日"这三十六个字母,只是详注七音:角、徵、宫、商、羽、半徵商和半商徵。书中也没有注明字音的四等。所以此书在每韵下注明声类, 和《五音集韵》的体例基本相同,但声类的划分和标注却有差异。②本书表面上虽为刘渊平水韵的韵目,而内中却隐藏着一种新韵目。可能反映元代的北方官话。"韵例"说:"旧韵所载,考之《七音》,有一韵之字而分入数韵者,有数韵之字而并为一韵者。今每韵依《七音》韵各以类聚,注云'已上案《七音》属某字母韵'。"作者于东韵"拢"字下举例说:"且如东韵公东是一音,弓??是一音,此二韵混为一韵者也;冬韵攻冬与公东同,恭銎与弓??同,此一韵分为二韵者也。"这里所谓"旧韵",指传统的韵部,注明"属某字母韵",才是作者认为合乎实际的语音系统。如东韵里公、东、通、空、同、蓬......等组字后注"已上属公字母韵",东韵里弓 、穹、穷、虫、融、隆、戎等组字后注"已上属弓字母韵";东韵里雄、熊两字后注"已上属雄字母韵"。这"公、弓、雄"就是作者选用的韵母代表字。这种"某字母韵",平声韵有67个,入声韵有29个。这种"字母韵"的实际语音意义,是颇值得研究的。③入声韵里,p、t、k3个尾音的界线已经打破了。旧的入声韵韵尾,是很确定的。在本书里按照旧韵应分3种不同韵尾的韵部,却往往属于同一"字母韵"。这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本书明刊本载有《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考》,内中提到"韵书始于江左,本是吴音, 今以《七音》 韵母通考韵字之序,惟以雅音求之, 无不谐叶"。看来本书的"字母韵"是反映当时的"雅音",即当时一般的官话读书音的。此外,从本书注释的引文还可以辨析古书中许多异体字、通假字,可据以校勘有些书上引文的错误。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词曲家新订韵书 随着元曲的兴起和发展,元代有了适应北曲需要的曲韵。元代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作的《中原音韵》,就是根据元代许多著名戏曲中押韵的字编成,又用来指导作曲用韵,调平仄声律的。周德清在《自序》中称曲为乐府,说:"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这种明标以中原语音为编写韵书标准的主张,是对传统韵书编写原则的重大改革(见《中原音韵》音)。
《中原音韵》收的字数不多,只收5876字(一说5877字)。它和曲律、曲谱之类的书印在一起,单行本不多。比较好的本子有铁琴铜剑楼本,啸餘谱本和讷庵本。
诗韵 《佩文诗韵》是清代一部权威的官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一部标准韵书,大约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这本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 106韵。这些韵目本来是南宋时宋人和金人删定沿袭下来的。因为过去一般都认为是从江北平水刘渊作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分为107韵开始的,所以后来的107韵或106韵的韵书相沿都叫平水韵,也即长时期来作旧体七言五言诗的人奉为金科玉律的《诗韵》。康熙时的《佩文诗韵》大约是那部大辞典式的《佩文韵府》的单字本或节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编辑成书。共收 10235字。每韵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后,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这就把韵书向来以小韵统率同音字的好体例给打破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除供作诗的人猎取资料以外,也没有研究的价值。所以《佩文诗韵》虽然流行很广,在音韵学上却没有地位。
其他 《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韵。共16卷。从编辑人员的籍贯来看,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却说,《洪武正韵》"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序文中批评《礼部韵略》的韵部"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如虞模麻遮之属"。他们根据所谓中原雅音,把旧韵归并分析之后,共得平、上、去声各22部,入声10部,共76部。《洪武正韵》的归并旧韵,不同于刘渊等人只是把整个的韵部合并在一起,而是要把每一个字都重新归类。这种方法与编《中原音韵》一样;但何字归何韵,却与《中原音韵》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洪武正韵》既以中原雅音为根据,对旧韵的反切亦不能不加以改变。根据刘文锦的研究,《洪武正韵》的纽部是31类(刘文锦《洪武正韵声类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本2分)。清纽、浊纽的界限分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是根据中原的语音,较《洪武正韵》早出51年的《中原音韵》只分阴阳,不分清浊,又取消入声韵部,一概派入三声;为什么刚刚过了51年,《洪武正韵》里又有了浊音、入声呢?这反映出《洪武正韵》既重视中原的实际语音,以《中原音韵》为标准音,又考虑到南方人读书说话中还有入声,所以恢复了入声,不采取周德清入派三声的作法。罗常培认为14世纪前后,北方有两种并行的读音系统:"一个是代表官话的,一个是代表方言的;也可以说一个是读书音,一个是说话音"(《论龙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载《中国语文》1959年12月号)。《中原音韵》是反映方言即说话音的,《洪武正韵》是反映官话即读书音的,所以二者有同有异。《洪武正韵》在明代屡次翻刻,影响很大;而清代对此书却很轻视,没有翻刻过它。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糅杂南北语音的毛病不无关系。
参考书目
戴震:《声韵考》卷一、二。
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十韵汇编》,北京大学印行,1935。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 中华书局,北京, 1983。
起源 文字形体的变迁,反切注音方法的产生,是韵书发生的条件。汉魏以后,篆书、古文变为隶书、草书,字形变化很大,谐声字的声旁渐渐不能准确表达字音,这样,文字的正确读音便无一定的标准,不但写作韵文发生困难,人们的社会交际也多障碍。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可能受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影响,汉魏之间产生了使用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人发现,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学创作特别讲究声律。这都为韵书的产生、盛行准备了条件。但是魏晋六朝的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直至隋代统一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唐代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说,《韵集》是"宫商兡 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商兡徵羽"与后世的声、韵、调是什么关系,两书的体制类型是否与后世的韵书相似,现在都无从深考。根据《颜氏家训·音辞》所说"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韵书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韵书。
《切韵》系韵书 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见《切韵》音)。
《唐韵》 这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愐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比起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东斋记事》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但原书已不存在。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5卷,共195韵,与王仁昫《切韵》同,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不过从卞永誉所录《唐韵》序文中所记载的《唐韵》收字、加字的数目看,又不像是根据王仁昫《切韵》编修的。《唐韵》对字义的训释,既繁密又有出处、凭据,对字体的偏旁点画也极考究,使得韵书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质。这也是《唐韵》更加受人重视的一个原因。
《唐韵》还有另外一种,是清代末年 (1908) 吴县蒋斧在北京得到的一部唐写本《唐韵》残卷。只有去声(有阙漏)、入声两卷。王国维认为这部《唐韵》残卷,就是《广韵》卷首所载孙愐《唐韵序》的后一部分所说的孙愐在天宝十年 (751)对开元年间所作《唐韵》的修订本。其他学者虽然多不同意王国维的这种看法,但也有人认为蒋斧所收《唐韵》残卷是孙愐《唐韵》的一种增修本,只是成书时间可能稍晚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部《唐韵》残卷,去声分59韵,比《切韵》的去声多出 3韵;入声分34韵,比《切韵》的入声多出两韵。按照这种情形看来,同这些去、入声相应的平声、上声,分韵也应该都有增加。全书可能分 204韵。这已经很接近于《广韵》分韵的数目了。《唐韵》小韵的数目,也较王仁昫《切韵》有增加。但所收字的总数却比王韵可能要少,注释很详细,引书极多,特别详于官制、地名、人名和姓氏。
唐代还有一部李舟《切韵》,它在收嬜音和收m音的阳声韵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点,对后世的韵书中韵目的排列是有影响的。但原书早已失传了。
《广韵》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广韵》共5卷,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一个声调中的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不和阴声韵相配。这样,原则上每一个阳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入四声相配。每一个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三声相配。音系是比较清楚的。
在唐宋的韵书中,声调是韵的组成部分,不同声调就算不同的韵。如果不计声调的不同,而以四声或三声归为一类(有4韵只有去声一种声调),《广韵》260韵就只有61类。如果分出入声韵另计,或每韵中的字音又按洪音细音不同的等呼分析,使每韵都只有一呼,那么《广韵》的韵数还可分得更多。
《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这对研究《广韵》音系和唐宋的实际语音,以及后来的韵书韵目的归并很有关系,非常值得注意。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广韵》,这种体制已成定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
《广韵》的字数,较以前的韵书增加得很多。据它卷首的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 即有小韵3890个。近年有人统计,《广韵》的小韵实际是3700多个。总之,《广韵》的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这是很自然的,《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见《广韵》)。
《集韵》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广韵》颁行后31年,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王应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 唐代初年, 许敬宗等人曾经奏请批准把《切韵》里的窄韵和音近的邻韵合并使用。宋景祐初年,贾昌朝也奏请"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通用之"(《玉海》)。《集韵》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和《广韵》不同的,可能就是按照贾昌朝的建议修订了的。如明内府本《广韵》文韵下注"独用",《集韵》文韵下注"与欣通"。覆元泰定本《广韵》吻韵下注"独用",《集韵》吻韵下注"与隐通"。《广韵》问韵下注"独用",《集韵》问韵下注"与焮通"。《广韵》物韵下注"独用",《集韵》勿韵下注"与迄通"等等。都说明这种情形。还有许多字,《集韵》和《广韵》不是收在同一个韵部里,如"因",《广韵》在真韵,《集韵》在谆韵;"多",《广韵》在歌韵,《集韵》在戈韵等。此外,字的又音,《集韵》比《广韵》增了很多。
但是,《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集韵》这部韵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图1)。
《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集韵》成书稍晚两年,《礼部韵略》在景祐四年当年就完成了。这部书是宋真宗景德《韵略》的修订本。由于它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注意举子们应试常用的,较《广韵》、《集韵》都简略,所以称为《韵略》。又由于它是当时考官和应考的举子共同遵守的官韵,而官韵从唐代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只收9590字,仍为 206韵。这书虽在当时引人注意,而对音韵学研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同《集韵》一样,在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已与《广韵》的不同,这对后来的韵书中韵部的并合,韵部数目的减少却是很有影响的。
《礼部韵略》的原本已不存在。现在只能看到《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5卷)。本书没有写作者姓名,书的前面有两篇序。第一篇是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袁文焴序("袁"或误作"余"),第二篇是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上元日紫云山民郭守正序。两篇序文都提到欧阳德隆《押韵释疑》一书,大约《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一书内包括着《押韵释疑》的"互注"。书中每个字下的注释是先列"官注",即传统的一般解释,后附的"互注",大致是对官注的疏解或补充。中间用一个带括号的"释"字隔开。 韵部中上平声三十六桓的"桓"字作"欢",是南宋重刊时修改的。
现在能看到的另一部《礼部韵略》的增修本,是南宋毛晃增注,他的儿子毛居正校勘重增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5卷),简称《增韵》。此书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表进,大约成书就在那个时候。这原是毛氏的私人著述,它较《礼部韵略》增加了2655字,增圈1691字(《礼部韵略》的体例:凡是某字有别体、别音的,它的周围都有个墨圈作为记号,叫做圈字),订正 485字。毛居正校勘后又增加了1402字。《增韵》一书,清代无刻本。现在难以看到。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因为是在平水刻的,所以也称为平水韵。
以这稍前,有金代王文郁的《新刊韵略》(1227)和金代张天锡的《草书韵会》(1229),都分 106韵,这同宋末元初阴时夫《韵府群玉》分 106韵是一样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不存在,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韵书的编写,到了金、元的《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在编制的体例和韵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变化。
《五音集韵》 金代韩道昭作。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那是金卫绍王时,相当于1212年,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这本书的情形可分 3点来说:①全书分 160韵,比《广韵》少46韵,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多53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从韵部的归并情形及其在韵目下所注的独用、同用的规定来看,它不遵守唐宋人在韵书的韵目下注明的通用、独用的条例。经过归并比《广韵》减少的46韵,都分别记载在各有关韵目的后边,并加圆圈作为记号。②旧的韵书每一韵不同音字的排列,没有什么规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本书是按三十六字母排列,次序是见组、端组、知组、帮组、非组、精组、照组,晓纽、匣纽、影纽、喻纽、来纽、日纽。正如序文所说,"以见母牙音为首,终于来日字。"这就等于注明声类,每一韵的字,都知道各属于什么声纽。每一声类的字如有开合口的分别,都分开排列,并且注明等次。这在韵书的编辑体例上是一种很大的改革。 所谓《五音集韵》的"五音"大约就是指喉牙舌齿唇。③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二篇序文,本书共53525字,新增27330字;注文335840字,新增144148字。《五音集韵》清代没有重印,现在只有少数元明刊本,一般不容易看到。
《古今韵会举要》 黄公绍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过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这是一部征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训诂的书。黄公绍的同乡,又在他家坐过馆的熊忠嫌《韵会》注释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编成《古今韵会举要》(图2)。比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晚45年,共分107韵,完全依照刘渊归并《礼部韵略》的方法。 如和后来流行的诗韵相比,就是多了一个拯韵。但是这书有 3点值得注意。①本书"韵例"中说:"旧韵所载本无次序,今每韵并分七音、四等,始于'见',终于'日',三十六母为一韵。"实际上书中并未明白注出从"见"到"日"这三十六个字母,只是详注七音:角、徵、宫、商、羽、半徵商和半商徵。书中也没有注明字音的四等。所以此书在每韵下注明声类, 和《五音集韵》的体例基本相同,但声类的划分和标注却有差异。②本书表面上虽为刘渊平水韵的韵目,而内中却隐藏着一种新韵目。可能反映元代的北方官话。"韵例"说:"旧韵所载,考之《七音》,有一韵之字而分入数韵者,有数韵之字而并为一韵者。今每韵依《七音》韵各以类聚,注云'已上案《七音》属某字母韵'。"作者于东韵"拢"字下举例说:"且如东韵公东是一音,弓??是一音,此二韵混为一韵者也;冬韵攻冬与公东同,恭銎与弓??同,此一韵分为二韵者也。"这里所谓"旧韵",指传统的韵部,注明"属某字母韵",才是作者认为合乎实际的语音系统。如东韵里公、东、通、空、同、蓬......等组字后注"已上属公字母韵",东韵里弓 、穹、穷、虫、融、隆、戎等组字后注"已上属弓字母韵";东韵里雄、熊两字后注"已上属雄字母韵"。这"公、弓、雄"就是作者选用的韵母代表字。这种"某字母韵",平声韵有67个,入声韵有29个。这种"字母韵"的实际语音意义,是颇值得研究的。③入声韵里,p、t、k3个尾音的界线已经打破了。旧的入声韵韵尾,是很确定的。在本书里按照旧韵应分3种不同韵尾的韵部,却往往属于同一"字母韵"。这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本书明刊本载有《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考》,内中提到"韵书始于江左,本是吴音, 今以《七音》 韵母通考韵字之序,惟以雅音求之, 无不谐叶"。看来本书的"字母韵"是反映当时的"雅音",即当时一般的官话读书音的。此外,从本书注释的引文还可以辨析古书中许多异体字、通假字,可据以校勘有些书上引文的错误。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词曲家新订韵书 随着元曲的兴起和发展,元代有了适应北曲需要的曲韵。元代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作的《中原音韵》,就是根据元代许多著名戏曲中押韵的字编成,又用来指导作曲用韵,调平仄声律的。周德清在《自序》中称曲为乐府,说:"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这种明标以中原语音为编写韵书标准的主张,是对传统韵书编写原则的重大改革(见《中原音韵》音)。
《中原音韵》收的字数不多,只收5876字(一说5877字)。它和曲律、曲谱之类的书印在一起,单行本不多。比较好的本子有铁琴铜剑楼本,啸餘谱本和讷庵本。
诗韵 《佩文诗韵》是清代一部权威的官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一部标准韵书,大约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这本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 106韵。这些韵目本来是南宋时宋人和金人删定沿袭下来的。因为过去一般都认为是从江北平水刘渊作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分为107韵开始的,所以后来的107韵或106韵的韵书相沿都叫平水韵,也即长时期来作旧体七言五言诗的人奉为金科玉律的《诗韵》。康熙时的《佩文诗韵》大约是那部大辞典式的《佩文韵府》的单字本或节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编辑成书。共收 10235字。每韵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后,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这就把韵书向来以小韵统率同音字的好体例给打破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除供作诗的人猎取资料以外,也没有研究的价值。所以《佩文诗韵》虽然流行很广,在音韵学上却没有地位。
其他 《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韵。共16卷。从编辑人员的籍贯来看,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却说,《洪武正韵》"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序文中批评《礼部韵略》的韵部"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如虞模麻遮之属"。他们根据所谓中原雅音,把旧韵归并分析之后,共得平、上、去声各22部,入声10部,共76部。《洪武正韵》的归并旧韵,不同于刘渊等人只是把整个的韵部合并在一起,而是要把每一个字都重新归类。这种方法与编《中原音韵》一样;但何字归何韵,却与《中原音韵》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洪武正韵》既以中原雅音为根据,对旧韵的反切亦不能不加以改变。根据刘文锦的研究,《洪武正韵》的纽部是31类(刘文锦《洪武正韵声类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本2分)。清纽、浊纽的界限分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是根据中原的语音,较《洪武正韵》早出51年的《中原音韵》只分阴阳,不分清浊,又取消入声韵部,一概派入三声;为什么刚刚过了51年,《洪武正韵》里又有了浊音、入声呢?这反映出《洪武正韵》既重视中原的实际语音,以《中原音韵》为标准音,又考虑到南方人读书说话中还有入声,所以恢复了入声,不采取周德清入派三声的作法。罗常培认为14世纪前后,北方有两种并行的读音系统:"一个是代表官话的,一个是代表方言的;也可以说一个是读书音,一个是说话音"(《论龙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载《中国语文》1959年12月号)。《中原音韵》是反映方言即说话音的,《洪武正韵》是反映官话即读书音的,所以二者有同有异。《洪武正韵》在明代屡次翻刻,影响很大;而清代对此书却很轻视,没有翻刻过它。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糅杂南北语音的毛病不无关系。
参考书目
戴震:《声韵考》卷一、二。
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十韵汇编》,北京大学印行,1935。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 中华书局,北京, 198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