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ianjiang River Valley
钱江流域
2) qiantang river basin
钱塘江流域
1.
Study on prediction of water supply volume based on grey system model in the Qiantang River basin;
灰色系统模型在钱塘江流域供水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2.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Qiantang River basin;
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
3.
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s in Qiantang River Basin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3) Qiantang River watershed
钱塘江流域
1.
Assimilative capacity of the Qiantang River watershed based on a QUAL2K model;
基于QUAL2K模型的钱塘江流域安全纳污能力研究
2.
Land Use /Land Cover Dynamic in Qiantang River Watershed:1985-2004;
1985-2004年间钱塘江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3.
In order to study 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shed, taking Qiantang River watershed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本研究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技术问题,以浙江省境内的钱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狭义水环境承载力角度,量化了流域干流和主要一级支流水体纳污能力,探索性地开展了流域典型河段水质管理研究;同时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角度,评价了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
4) Qian-tang river valley
钱塘江流域
1.
Qian-tang river valley is the most developed area in China nowadays,but it was trail very much in ancient times.
钱塘江流域是中国现代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5) Main stream of Qiantang River
钱塘江干流
6) Wujiang River
乌江流域
1.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ercury species in precipitation of Wujiang River Basin;
乌江流域大气降雨中不同形态汞的时空分布
2.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Population of Onychostoma sima in Wujiang River with Microsatellite Markers
微卫星标记分析乌江流域白甲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
Methylmercury concentrations of inflows and outflows in cascade reservoirs in Wujiang River were determined by distillation-ethylation(GC-CVAFS) technique in 2006.
采用蒸馏-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了2006年乌江流域梯级水库系统入、出库河流甲基汞的含量,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梯级水库修建对河流甲基汞分布的影响。
补充资料:临江仙 送钱穆父
【诗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
【注释】:
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议论风生,直抒性情 ,写得既有情韵 ,又富理趣 ,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 ,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 ,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 、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 ,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 ,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 。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 ,其实人生如寄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词的结尾 ,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 ,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 ”,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 、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 ,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
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出处】:
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
【注释】:
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议论风生,直抒性情 ,写得既有情韵 ,又富理趣 ,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 ,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 ,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 、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 ,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 ,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 。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 ,其实人生如寄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词的结尾 ,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 ,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 ”,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 、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 ,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
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出处】:
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