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anjiang Basin
汉江流域
1.
Temporal and Spatial Trends Analysis of the Runoff in Hanjiang Basin;
汉江流域径流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2.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Hanjiang Basin;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3.
Prediction of Rainfall and Runoff Changes in the Hanjiang Basin
汉江流域未来降水径流预测分析研究
2) Hanjiang River Basin
汉江流域
1.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protect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an—Hanjiang River Basin in Shaanxi Province;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水质现状及防护对策
2.
Hanjiang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imulation Study;
汉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研究
3.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diversity of macrozoobenthos in lower grade river-Heizhuchong stream of Hanjiang River Basin was investigated from June,2003 to June,2004.
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对汉江流域上游支流——黑竹冲河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比较复杂,河流功能状况良好。
3) Hanjiang River catchment
汉江流域
1.
Transportation and fate of pesticide in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case study at Hanjiang River catchment;
降雨事件中农药的迁移与归宿——以汉江流域为例
2.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y and soil property at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catchment,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that methamidophos, dimethoate and alachlor could easily leach through soil and constitute risk to the groundwater.
选择应用范围广、用量大、毒性高的7种农药为目标污染物,以汉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的气象与土壤特征为条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甲胺磷、乐果、甲草胺容易在土壤中淋溶,对地下水造成很大威胁。
3.
Geochemical behavior and fate of pesticides at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catchment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EQC model in this paper.
以汉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应用范围广、用量大、毒性高的农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EQC模拟农药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归宿,评价农药使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药存在于土壤和水环境中。
4) Hanjiang River Valley
汉江流域
1.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Hanjiang River Valley;
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
2.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pecial environment function zone in mid and upp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valley, the existing status to develop yellow ginger industry and major environment problem generated was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raised to control pollution by using ecologic principle.
从汉江流域中上游特殊环境功能区位出发,分析了黄姜产业开发现状及由此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综合防治提出了对策。
5) Hanjiang River watershed
汉江流域
1.
After analyses to spatial planning decision making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non point source (AGNPS) pollution in the region of Hanjiang River watershed, we designed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database of agricultural 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the methods of integrating GIS integrated and remote sensing.
系统可以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对有效的保护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 ,控制汉江流域水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6) Hanjiang & Danjiang river basin
汉丹江流域
1.
Typical region divis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erosion in Hanjiang & Danjiang river basin in Southern Shaanxi
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及分布规律
补充资料:松花江流域规划
松花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江河,流经哈尔滨、佳木斯,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干流全长939km(见图)。
流域概况 流域面积54.6万km3,分属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自治区,其中山区占61%,丘陵占15%,平原占24%。流域东西分布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地肥沃,草原连片。全流域耕地约2亿亩,并有3000万亩荒地可供开垦;大小兴安岭山区森林茂密,为中国著名的林业基地;三江平原煤炭资源丰富,1985年原煤产量6000万t;松嫩平原为中国的主要石油基地,建有大庆油田,1985年原油产量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一半。流域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3~5℃,最高达40℃,最低达-50℃。年降水量一般为500mm,东南部山区达800mm,西南部平原只有400mm,其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丰枯交替变化规律。河川径流量约 780亿m3,地下水资源约370亿m3,扣除重复水量后,水资源总量约950亿m3。流域自然灾害主要为洪涝和干旱,东涝西旱。涝灾以东部三江平原最重,平均两年发生一次;旱灾以西部松嫩平原较重,以春旱为主。
治理成就 1949年前只有丰满水电站和镜泊湖水电站、查哈阳灌区和哈尔滨市堤防等少数工程,1949年后才有计划地进行水利建设。到1985年,共修建江河堤防1.3万km,各类水库1480座,其中大型水库18座,并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00多处,配套机电井9万眼等。这些水利工程在除害兴利上发挥了显著作用。①防洪:现有堤防可保护3000万亩农田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及长春等城市一般洪水的防洪安全。②治涝:全流域易涝面积5066万亩,到1987年已初步治理3418万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标准的有1900万亩。③灌溉: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1900万亩,占耕地的10%,其中水稻为1000万亩。④水力发电: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500kW以上水电站46座,总装机186万kW,占可开发容量的29%。⑤航运:通航里程2600km,丰水年航道可由松花江上溯至嫩江和嫩江河口以上松花江,下游可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联运。⑥水土保持:1987年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82万km3,已有30%的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存在问题 ①洪涝灾害仍是流域的主要矛盾。多数河流的防洪标准较低,只能防10年一遇洪水,哈尔滨等沿江重要城市也只能防20~30年一遇洪水;在三江平原等易涝地区,土地已大量开垦,但治涝工程很少,生产很不稳定。②已建工程配套差,灌区基本配套的只有30%,不能充分发挥效益。③嫩江干流和许多支流没有大型水库,径流调节能力很低,干旱年份工农业用水得不到保证。④不少山林采伐过度,毁林开荒,垦建失调,有的地区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⑤工业废水逐年增加,直接排入河道,干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规划 松花江流域治理的主要任务为提高松花江和嫩江的防洪标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除害兴利,综合治理,维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求得整体的最佳效益。①防洪:整修加固现有堤防,有计划地在嫩江和松花江上修建布西、哈达山和大来等综合利用枢纽,并在支流上修建一批水库。结合非工程措施,使农田和乡镇逐步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标准。②除涝:工程措施和农、林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治理涝区。中部河谷平原和西部松嫩平原涝区一般采用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东部三江平原涝区,易涝面积3000万亩,另有许多可开垦荒地,工程基础差,近期先采用3年一遇低标准治理。③兴利:统筹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正确处理上下游和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开源节流,综合平衡,完善现有灌区的配套工程,有计划地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灌溉事业。继续在松花江上游、嫩江和牡丹江开发水能资源,加强水电在东北电网中的调峰作用。合理利用河道和水域,发展航运和水产事业。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力求在节约用水、合理安排流域各项用水的基础上,能调出一部分水量接济邻近流域。④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山区和丘陵区,大力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污水处理,保护水源,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流域概况 流域面积54.6万km3,分属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自治区,其中山区占61%,丘陵占15%,平原占24%。流域东西分布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地肥沃,草原连片。全流域耕地约2亿亩,并有3000万亩荒地可供开垦;大小兴安岭山区森林茂密,为中国著名的林业基地;三江平原煤炭资源丰富,1985年原煤产量6000万t;松嫩平原为中国的主要石油基地,建有大庆油田,1985年原油产量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一半。流域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3~5℃,最高达40℃,最低达-50℃。年降水量一般为500mm,东南部山区达800mm,西南部平原只有400mm,其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丰枯交替变化规律。河川径流量约 780亿m3,地下水资源约370亿m3,扣除重复水量后,水资源总量约950亿m3。流域自然灾害主要为洪涝和干旱,东涝西旱。涝灾以东部三江平原最重,平均两年发生一次;旱灾以西部松嫩平原较重,以春旱为主。
治理成就 1949年前只有丰满水电站和镜泊湖水电站、查哈阳灌区和哈尔滨市堤防等少数工程,1949年后才有计划地进行水利建设。到1985年,共修建江河堤防1.3万km,各类水库1480座,其中大型水库18座,并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00多处,配套机电井9万眼等。这些水利工程在除害兴利上发挥了显著作用。①防洪:现有堤防可保护3000万亩农田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及长春等城市一般洪水的防洪安全。②治涝:全流域易涝面积5066万亩,到1987年已初步治理3418万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标准的有1900万亩。③灌溉: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1900万亩,占耕地的10%,其中水稻为1000万亩。④水力发电: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500kW以上水电站46座,总装机186万kW,占可开发容量的29%。⑤航运:通航里程2600km,丰水年航道可由松花江上溯至嫩江和嫩江河口以上松花江,下游可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联运。⑥水土保持:1987年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82万km3,已有30%的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存在问题 ①洪涝灾害仍是流域的主要矛盾。多数河流的防洪标准较低,只能防10年一遇洪水,哈尔滨等沿江重要城市也只能防20~30年一遇洪水;在三江平原等易涝地区,土地已大量开垦,但治涝工程很少,生产很不稳定。②已建工程配套差,灌区基本配套的只有30%,不能充分发挥效益。③嫩江干流和许多支流没有大型水库,径流调节能力很低,干旱年份工农业用水得不到保证。④不少山林采伐过度,毁林开荒,垦建失调,有的地区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⑤工业废水逐年增加,直接排入河道,干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规划 松花江流域治理的主要任务为提高松花江和嫩江的防洪标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除害兴利,综合治理,维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求得整体的最佳效益。①防洪:整修加固现有堤防,有计划地在嫩江和松花江上修建布西、哈达山和大来等综合利用枢纽,并在支流上修建一批水库。结合非工程措施,使农田和乡镇逐步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标准。②除涝:工程措施和农、林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治理涝区。中部河谷平原和西部松嫩平原涝区一般采用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东部三江平原涝区,易涝面积3000万亩,另有许多可开垦荒地,工程基础差,近期先采用3年一遇低标准治理。③兴利:统筹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正确处理上下游和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开源节流,综合平衡,完善现有灌区的配套工程,有计划地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灌溉事业。继续在松花江上游、嫩江和牡丹江开发水能资源,加强水电在东北电网中的调峰作用。合理利用河道和水域,发展航运和水产事业。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力求在节约用水、合理安排流域各项用水的基础上,能调出一部分水量接济邻近流域。④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山区和丘陵区,大力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污水处理,保护水源,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