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联邦宪法原旨
1)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联邦宪法原旨
2)  federal constitution
联邦宪法
1.
Bill of Rights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constitution stipulates perfect procedure system, which lay down a solid foundation for normalizing power and safeguarding rights.
作为美国联邦宪法重要组成部分的《权利法案》规定了完备的程序制度,为规范权力、保障人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Russian Federal Constitution
俄罗斯联邦宪法
1.
The current Russian criminal law establishes the value tendency that human rights are protected in priority, on the basis of Russian Federal Constitution and generally recognized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norms.
俄罗斯现行刑法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规范为依据 ,确立了优先保护人权的刑法价值取向 ,并通过规定合法性原则 ,构建遏制、处罚侵害人的权利和自由行为的刑法制度和规范 ,给予犯罪人人道待遇 ,以及将反人类和平与安全国际犯罪纳入国内立法 ,实现刑法人权保障的基本价值取
4)  the First Amendment of the US Constitution
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
5)  Draft of a Constitution for the Federation of Earth
地球联邦宪法草案
6)  Constitutional Union Party
立宪联邦党
补充资料:道德玄经原旨

《道德玄经原旨》,四卷。元杜道坚撰。《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玉诀类。书前牟 巘甲午年(1294)序,有南谷杜君,扁舟过余,论议超然,出所为《老子原旨》示余等 语;书前还有大德九年黎立武、张与材的序。由此推知,该书约撰成于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至大德九年(1305)之间。

《道德玄经原旨》是对《老子》的阐释与发挥。其特点之一是援古史以证《老子》。 作者认为:老圣昔事西伯为藏史,仕成王为柱下史,幽王时为太史,屡掌史帙,演著玄 经,龟鉴万世。上下几千百代,历历可推,言圣人者三十有二而不名,殆一无名古史也。 杜道坚在另一著作《玄经原旨发挥》中称:“老圣摭古史以著《道德》,孔圣摭鲁史以 作《春秋》,一也。”正因为将《老子》看作“无名古史”,所以多用古史发挥其宗旨。 如解“以正治国”为:“正,政也。尧之庶绩咸熙,舜之百揆时序,以正治国也”。解 “正复为奇”则称:“禹陟帝位,正也。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汤,正复为 奇矣。”

特点之二是援儒入老,儒道合一。篇首王易简序称:杜君出身儒家,从老氏学,能 不私所主而折衷二者之间。徐天佑序也指出:杜君之为此学,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独 援儒以明之。引类比义,以孔孟之道传诸其说。通观全书,儒道思想水乳交融,体现了 元代道教老学儒学化的特征。该书受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影响较深。认为:“官天地, 府万物者,心也。心者道之枢,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并强调:   “未有吾身,先有天地;未有天地,先有吾心。吾心此道也,岂惟吾哉!人莫不有 是心,心莫不有是道。知此谓之知道,得此谓之得道。”这和陆九渊的宇宙即吾心,吾 心即宇宙异曲同工。他还以理学家的“无极而太极”解释“道生一”。这都显示了他解 老的理学化倾向。

杜道坚认为:《道德经》“实一天人之书”;“道德本旨,内圣外王之为要”。因 此,他的《道德玄经原旨》就沿着“天人”和“内圣外王”这两条主线进行诠解。他认 为《老子》的治人事天和《书》的祈天永命是一个道理,都是观天道以明人道,天道与 人道相感相通。循此思路,他主张政治之道、为君之道处处应遵照天道。天道有当为, 有不当为,天道有常则为其当为,不为其所不当为,如此则阴阳不忒,四时行,品物亨; 天道失常则沴气作,四时乖和,品物伤。君道也是如此,侯王若能守君之当为,不为君 之所不当为,则君君而臣臣,厥分罔差,君不言而百官正,万物将自化,社稷人民莫不 安定。反之,就会异政起,天下不从王化,不得治理。儒家民本思想对他影响很大,书 中充满民为国本的思想,但也是从天人角度加以阐发。如把民喻为天之赤子,君为天之 元子,元者善之长,长不伤幼,天必佑之。他把天分为“生物之天”和“自然之天”, 前者为形而下,后者为形而上。“天此道,吾此道”,人道也是如此,所以“人能观天 道而修人道,未有不入圣人之域”。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相通,观天地之变化无常,而 太虚自若,便知圣人日应万机,其心寂然,而天性自若。从人的身体来说,“天地大吾 身,吾身小天地”,与宇宙也是相类同的。这些都表明他从天人出发以解老。

从内圣外王出发,他结合先天、后天、无极、太极等理学名词讲老子的内圣之道, 又结合古代政治史讲儒家外王之道。他解释老子的“常无”为“先天”,“常有”为 “后天”; 认为“谷神,太极也。太极中虚,谷神在焉,天此谷神,人此谷神”,“吾心太极, 吾身天地之道,与造化者同流而未尝生,未尝死”。他在《玄经原旨发挥》中赞美盖公、 曹参以“清静宁一”的内圣之道,开出汉室隆平的外王之治,是“善用老子之道者”。 内圣外王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修身治国。他说:

“国犹身也,身所当养,国所当养。”以养身之道外化为治国之道,则“久长可保”。 《道德玄经原旨》是元代道教老学著作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被历代治《老》者所重 视。如朱谦之《老子校释》以它为所据版本书目之一,以《玄经原旨发挥》为考订书目;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也以它作为参考书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