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ou dynasty site
周代遗址
2) site of East Zhou to East Han Dynasty
东周-汉代遗址
3) Zhouyuan site
周原遗址
1.
Zhouyuan site is well known as a cradle of Western Zhou bronzes and important bronzes were discovered there continually in recent decades.
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交界的周原遗址,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周代遗址。
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ceramic tubes"using for bronze casting,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ombs of craft producers at the Zhouyuan site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were buried in the workshop area.
本文从对铸铜工具"陶管"的分析入手,认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墓葬就埋于作坊区内,更正了以往我们对周原遗址聚落结构特征的一些错误认识,并以此阐述了具有特殊功用的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4) Eastern Zhou site
东周遗址
5) the relics of Zhongong Temple
周公庙遗址
6) Zhoukoudian Site
周口店遗址
补充资料:周原建筑遗址
周原在陕西省扶风县和岐山县之间,岐山南麓,是周建国前太王至文王迁都丰京以前周人的政治中心。周原为周文化遗迹密集区,南北5公里、东西3公里。1976年以来,在岐山县凤雏村发现早周建筑遗址,扶风县召陈村发现西周中期的建筑遗址。1982年周原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雏建筑遗址 坐落在大型夯土台基上,台基南北为45.2米,东西为32.5米,是一所矩形平面的两进院落(图1)。南面正中是大门,门道左右各有一间由内包木柱的夯土墙围成的"塾"。门外正前方为四角有木柱的夯土"门屏"。门内第一进庭院北面是东西 6间、南北3间的堂,每间面宽约3米。堂的北、东、西三面有夯土墙,北墙开3个小门,南面敞开。堂北面中央有过廊,向北穿过第二进庭院,连通第二进房屋。第二进房屋分成三间,中间为“室”,东西两侧间为"房";"室"开一门一窗,"房"各开一门;后壁为夯土墙,槛墙为垛泥墙。中门、堂、室形成院落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各有8间纵贯南北的庑,与中轴线上建筑共同构成前后两进的院落。在前部左、右塾和后进左、右房的外侧都有门,共两个前侧门,两个后侧门。
各房屋都建在夯土房基上。堂的柱子埋入基中0.5~0.7米,下有础石。墙壁下部夯土筑成,墙中有木柱。但遗物堆积中有大量垛泥墙,可能上部有使用垛泥墙处。堂的柱洞沿开间方向成列,而沿进深方向有些错位,表明其承重主梁是纵开间方向架设的檩架构架。屋顶做法是在檩上顺屋面坡度密排用草绳绑成的苇束,上下两面均抹草泥,用白灰、细砂、黄土混合的砂浆抹面。屋的脊部、檐口、天沟处铺瓦,有的瓦下有瓦钉或环,以便钉入泥中或系于檩或苇束上。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各房屋的踏步、台基侧缘和散水都用砂浆抹平。在局部台基边缘和踏步处用草拌泥制的土坯。前院在东门塾下埋陶制排水管6节,外端接卵石砌的下水道。后院在穿廊和东庑下也有卵石砌的下水道。
凤雏遗址表明,早在周立国以前,已能建造前后两进的四合院,屋顶开始局部用瓦,房屋的木构架以深埋柱脚和外包夯土墙来保持稳定。
召陈建筑遗址 已发掘13处,尚未探明总体布局。其中F3、F5、F8三处基址最大,面积在230~360平方米之间,但仅存夯筑的房基、墙基和柱坑。柱坑以F3为最大,直径1.2米,深2.4米,用夯土和夹土卵石分层夯成柱墩,墩上立柱,柱径0.50~0.70米,埋入室内地面以下0.30~0.45米。F3的柱网同样是沿开间方向成列,沿进深方向不成列,表明也是以檩架为主构架的。与凤雏遗址不同处是各角柱向内的45°分角线上都有附加柱,说明上部是庑殿形屋顶。这座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用料粗壮,体量宏大,最大开间为5.6米。在F3、F8两基址两侧都有0.80米的夯土墙,称为"序"。序将室内分为三部,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尚待探讨。召陈各建筑的屋顶也是顺坡铺苇束,上面抹草泥铺瓦,下面抹草泥再用砂浆抹面。瓦有筒瓦、板瓦、脊瓦、半圆瓦当等多种形式(图2),有的筒瓦和瓦当上有雷纹、山纹。F3等几座遗址原建筑的地面已破坏无遗,只保存下卵石铺砌的散水和道路。召陈遗址比凤雏遗址晚100多年,其建筑开间增大,柱子埋深减少,说明召陈遗址的建筑不仅体量增大,而且构架的稳定性也大为加强。
凤雏建筑遗址 坐落在大型夯土台基上,台基南北为45.2米,东西为32.5米,是一所矩形平面的两进院落(图1)。南面正中是大门,门道左右各有一间由内包木柱的夯土墙围成的"塾"。门外正前方为四角有木柱的夯土"门屏"。门内第一进庭院北面是东西 6间、南北3间的堂,每间面宽约3米。堂的北、东、西三面有夯土墙,北墙开3个小门,南面敞开。堂北面中央有过廊,向北穿过第二进庭院,连通第二进房屋。第二进房屋分成三间,中间为“室”,东西两侧间为"房";"室"开一门一窗,"房"各开一门;后壁为夯土墙,槛墙为垛泥墙。中门、堂、室形成院落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各有8间纵贯南北的庑,与中轴线上建筑共同构成前后两进的院落。在前部左、右塾和后进左、右房的外侧都有门,共两个前侧门,两个后侧门。
各房屋都建在夯土房基上。堂的柱子埋入基中0.5~0.7米,下有础石。墙壁下部夯土筑成,墙中有木柱。但遗物堆积中有大量垛泥墙,可能上部有使用垛泥墙处。堂的柱洞沿开间方向成列,而沿进深方向有些错位,表明其承重主梁是纵开间方向架设的檩架构架。屋顶做法是在檩上顺屋面坡度密排用草绳绑成的苇束,上下两面均抹草泥,用白灰、细砂、黄土混合的砂浆抹面。屋的脊部、檐口、天沟处铺瓦,有的瓦下有瓦钉或环,以便钉入泥中或系于檩或苇束上。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各房屋的踏步、台基侧缘和散水都用砂浆抹平。在局部台基边缘和踏步处用草拌泥制的土坯。前院在东门塾下埋陶制排水管6节,外端接卵石砌的下水道。后院在穿廊和东庑下也有卵石砌的下水道。
凤雏遗址表明,早在周立国以前,已能建造前后两进的四合院,屋顶开始局部用瓦,房屋的木构架以深埋柱脚和外包夯土墙来保持稳定。
召陈建筑遗址 已发掘13处,尚未探明总体布局。其中F3、F5、F8三处基址最大,面积在230~360平方米之间,但仅存夯筑的房基、墙基和柱坑。柱坑以F3为最大,直径1.2米,深2.4米,用夯土和夹土卵石分层夯成柱墩,墩上立柱,柱径0.50~0.70米,埋入室内地面以下0.30~0.45米。F3的柱网同样是沿开间方向成列,沿进深方向不成列,表明也是以檩架为主构架的。与凤雏遗址不同处是各角柱向内的45°分角线上都有附加柱,说明上部是庑殿形屋顶。这座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用料粗壮,体量宏大,最大开间为5.6米。在F3、F8两基址两侧都有0.80米的夯土墙,称为"序"。序将室内分为三部,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尚待探讨。召陈各建筑的屋顶也是顺坡铺苇束,上面抹草泥铺瓦,下面抹草泥再用砂浆抹面。瓦有筒瓦、板瓦、脊瓦、半圆瓦当等多种形式(图2),有的筒瓦和瓦当上有雷纹、山纹。F3等几座遗址原建筑的地面已破坏无遗,只保存下卵石铺砌的散水和道路。召陈遗址比凤雏遗址晚100多年,其建筑开间增大,柱子埋深减少,说明召陈遗址的建筑不仅体量增大,而且构架的稳定性也大为加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