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1 Nino events
埃尔-尼诺现象
1.
t is shown by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appearance frequency of E1 Nino events occurred in the even numbered 11-year solar cycle and the negative anomaly in the,odd numbered.
本文利用本世纪以来所出现的埃尔-尼诺现象和太阳活动资料。
2) El Nino
埃尔尼诺
1.
It is found that El Nino, relative sunspot number and sub-high integrated index in west Pacific well correspond to the regularity of drought and flood.
研究发现埃尔尼诺、太阳黑子相对数、西太平洋副高综合指数与旱涝变化规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有很高的相关系数。
2.
The results show: the rainfall anomalies over the sough China area tend to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during the weakening periods of El Nino (Anti- El Nino) events; the rainfall anomalies in July and August t.
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在埃尔尼诺(或反埃尔尼诺)消亡阶段,降水是偏多(或少);江淮地区除7、8月份降水在(反)埃尔尼诺年是显著偏(少)多外,6月份的降水变化与东赤道太平洋SST有反相变化关系;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反埃尔尼诺年是偏多的。
3) El Nino
厄尔尼诺现象
1.
Pseudo-120d Variations in Length-of-Day from 1950-2003 with El Nino;
1950~2003年日长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和厄尔尼诺现象
2.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 e Phenomenon of El Nino and La Nina and the Climate at High Latitude;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与中高纬地区气候的关系
4) El Nino phenomenon
厄尔尼诺现象
1.
Through nearly 50 years of Yanji rainfalls and El Nin~o affect years comparative analysis,I find found that El Nino Phenomenon has great impact on probability of YanJi of drought and Water logging disaster.
由此可以得出,厄尔尼诺现象对延吉市重大旱涝灾害有明显的影响。
5) Relationship between E1 Nino events and 11-year solar cycle
埃尔-尼诺现象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关系
6) Anti-El Nino
反埃尔尼诺
补充资料:埃尔尼诺
又称厄尔尼诺。太平洋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圣诞节前后发生的一种海温异常升高现象。"埃尔尼诺"一词系西班牙语,意为"圣婴"。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
对埃尔尼诺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埃尔尼诺过程和特性。肖特首先提出,埃尔尼诺是一股沿秘鲁海岸南下的暖流,可一直侵入到南纬12°以南。1969年J.皮耶克尼斯发现,埃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有密切关系。1974年K.沃特基等提出了埃尔尼诺形成的信风理论。目前,埃尔尼诺研究已成为国际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与南方涛动一起合称为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现象 埃尔尼诺出现前数月,赤道表层暖水发生大规模的自西向东移动。圣诞节前后(12~2月),赤道太平洋东部沿岸暖水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南下,水温异常升高,暖水区可迅速向西扩展,热带多雨带也随之南移(图1)。原来干旱的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剧增,本为雨季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出现干旱。由于海温异常升高,使沿岸生物大量死亡或潜逃,那里的海鸟也因丧失食物,或者饿死或者迁徙。
研究表明,埃尔尼诺事件每次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者数月即逝,长者可达一年以上。暖水扩展范围也各不相同。过去,人们根据每次埃尔尼诺的强度、持续时间及其造成的后果来测定它的大小。一般认为,近百年来重大的埃尔尼诺有9次,它们分别出现于1891年、1925年、1941年、1957~1958年、1965年、1968~1969年、1972~1973年、1976年以及最近的1982~1983年。1972~1973年发生的埃尔尼诺事件是严重的,它使秘鲁渔场鳀鱼的捕获量从1970年的1000万吨,减少到500万吨左右。1982~1983年发生的埃尔尼诺事件,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1982年11月,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异常升高的范围越来越大,表层水温比常年升高了 5~6℃,打破了历史记录。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万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1982年冬到1983年春,太平洋东岸秘鲁等国家下了大雨,河水泛滥成灾,并出现了世界性的气候异常。
人们已经知道,埃尔尼诺对天气的影响是通过赤道太平洋上空的纬向沃克环流来实现的。沃克环流控制着东西半球的热量、动量、水汽平衡和交换。一旦这种平衡被打乱,地球上的天气就会出现异常。在通常情况下,沃克环流的西部,由于海温高,气流上升。至高空,上升气流转向东,由于东部海温低,气流下沉,到达海面转为东南信风,由此在赤道上空构成一个纬向环流系统。如果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升高,正常的下沉气流就会减弱。数月之后,赤道低空的东南信风也减弱。再过数月,影响到赤道太平洋西部,使那里的上升气流减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一带,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部沿岸一带,气候发生异常。
成因 埃尔尼诺的成因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但赤道太平洋中部信风减弱,是形成埃尔尼诺的一个直接原因。这种看法,现在已为较多的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所接受。
气象学家发现,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东南信风强度,同南太平洋复活节岛附近的高压系统和印度尼西亚附近的低压系统的气压差互成比例。即这两个气压系统的气压差增大,信风加强;反之,气压差减小,信风减弱。两者存在着同步增强或减弱的变化趋势,如同跷跷板那样上下波动,波动周期为数年,这就是所谓的南方涛动。后来发现,沃克环流同南方涛动,东南信风与赤道太平洋水域的海温之间存在着两种状态:高强度稳定状态和低强度稳定状态。处于前者期间,高压和低压系统都很强,两者气压差很大,造成很强的东南信风;处于后者期间,高压和低压系统都很弱,气压差也很小,形成较弱的东南信风。埃尔尼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由此,沃特基建立了埃尔尼诺形成的信风理论。
沃特基信风理论认为,异常强的东南信风,使温暖的南赤道流加速向西流动,因此赤道太平洋西部发生暖水堆积,海平面也随之升高,从而形成赤道太平洋洋面西高东低现象(图2中)。过一段时期后,赤道太平洋中部信风减弱,于是堆积在西部的暖水就会以开尔文波的形式,沿赤道向东传播。大约60天之后,暖水到达中美洲沿岸,尔后又沿岸南下到秘鲁沿海,沿岸水位随之升高,南赤道和秘鲁海流都减弱(图2下)。当开尔文波到达太平洋东海岸后,又将激发出一向西传播的赤道罗斯比波,暖水向西扩展,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形成了大范围的暖水区。信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海洋对风场崩溃的响应,也为近年的一些实际观测所证实。然而,迄今对风场崩溃的原因,即信风为什么突然减弱,尚不清楚。
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对埃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积极探索预报埃尔尼诺的途径。
对埃尔尼诺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埃尔尼诺过程和特性。肖特首先提出,埃尔尼诺是一股沿秘鲁海岸南下的暖流,可一直侵入到南纬12°以南。1969年J.皮耶克尼斯发现,埃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有密切关系。1974年K.沃特基等提出了埃尔尼诺形成的信风理论。目前,埃尔尼诺研究已成为国际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与南方涛动一起合称为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现象 埃尔尼诺出现前数月,赤道表层暖水发生大规模的自西向东移动。圣诞节前后(12~2月),赤道太平洋东部沿岸暖水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南下,水温异常升高,暖水区可迅速向西扩展,热带多雨带也随之南移(图1)。原来干旱的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剧增,本为雨季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出现干旱。由于海温异常升高,使沿岸生物大量死亡或潜逃,那里的海鸟也因丧失食物,或者饿死或者迁徙。
研究表明,埃尔尼诺事件每次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者数月即逝,长者可达一年以上。暖水扩展范围也各不相同。过去,人们根据每次埃尔尼诺的强度、持续时间及其造成的后果来测定它的大小。一般认为,近百年来重大的埃尔尼诺有9次,它们分别出现于1891年、1925年、1941年、1957~1958年、1965年、1968~1969年、1972~1973年、1976年以及最近的1982~1983年。1972~1973年发生的埃尔尼诺事件是严重的,它使秘鲁渔场鳀鱼的捕获量从1970年的1000万吨,减少到500万吨左右。1982~1983年发生的埃尔尼诺事件,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1982年11月,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异常升高的范围越来越大,表层水温比常年升高了 5~6℃,打破了历史记录。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万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1982年冬到1983年春,太平洋东岸秘鲁等国家下了大雨,河水泛滥成灾,并出现了世界性的气候异常。
人们已经知道,埃尔尼诺对天气的影响是通过赤道太平洋上空的纬向沃克环流来实现的。沃克环流控制着东西半球的热量、动量、水汽平衡和交换。一旦这种平衡被打乱,地球上的天气就会出现异常。在通常情况下,沃克环流的西部,由于海温高,气流上升。至高空,上升气流转向东,由于东部海温低,气流下沉,到达海面转为东南信风,由此在赤道上空构成一个纬向环流系统。如果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升高,正常的下沉气流就会减弱。数月之后,赤道低空的东南信风也减弱。再过数月,影响到赤道太平洋西部,使那里的上升气流减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一带,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部沿岸一带,气候发生异常。
成因 埃尔尼诺的成因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但赤道太平洋中部信风减弱,是形成埃尔尼诺的一个直接原因。这种看法,现在已为较多的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所接受。
气象学家发现,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东南信风强度,同南太平洋复活节岛附近的高压系统和印度尼西亚附近的低压系统的气压差互成比例。即这两个气压系统的气压差增大,信风加强;反之,气压差减小,信风减弱。两者存在着同步增强或减弱的变化趋势,如同跷跷板那样上下波动,波动周期为数年,这就是所谓的南方涛动。后来发现,沃克环流同南方涛动,东南信风与赤道太平洋水域的海温之间存在着两种状态:高强度稳定状态和低强度稳定状态。处于前者期间,高压和低压系统都很强,两者气压差很大,造成很强的东南信风;处于后者期间,高压和低压系统都很弱,气压差也很小,形成较弱的东南信风。埃尔尼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由此,沃特基建立了埃尔尼诺形成的信风理论。
沃特基信风理论认为,异常强的东南信风,使温暖的南赤道流加速向西流动,因此赤道太平洋西部发生暖水堆积,海平面也随之升高,从而形成赤道太平洋洋面西高东低现象(图2中)。过一段时期后,赤道太平洋中部信风减弱,于是堆积在西部的暖水就会以开尔文波的形式,沿赤道向东传播。大约60天之后,暖水到达中美洲沿岸,尔后又沿岸南下到秘鲁沿海,沿岸水位随之升高,南赤道和秘鲁海流都减弱(图2下)。当开尔文波到达太平洋东海岸后,又将激发出一向西传播的赤道罗斯比波,暖水向西扩展,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形成了大范围的暖水区。信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海洋对风场崩溃的响应,也为近年的一些实际观测所证实。然而,迄今对风场崩溃的原因,即信风为什么突然减弱,尚不清楚。
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对埃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积极探索预报埃尔尼诺的途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