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unanHubeiJiangxi region
湘鄂赣
1.
The Permian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HunanHubeiJiangxi region developed on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al block are classified into the passive marginal basin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Yangtze craton basin,HunanHubeiJiangxi intraplate extensional basin and Hercynian pericratonic basin.
湘鄂赣二叠纪沉积盆地是在华南陆块基础上发育而成,具有扬子克拉通北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扬子克拉通盆地、湘赣板内拉张盆地和华夏克拉通边缘盆地等四类。
3) the Soviet areas of "Xiang E Gan"
湘鄂赣苏区
4) Hunan Hubei Jiangxi Base
湘鄂赣根据地
1.
O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and Policy in Hunan Hubei Jiangxi Base;
湘鄂赣根据地党的文艺工作和政策探微
5)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Hunan-Hubei-Jiangxi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1.
During the era of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Chinese Communists taking Peng Dehuai , Teng Daiyuan as representative founded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Hunan-Hubei-Jiangxi.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彭德怀、滕代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6)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Hunan-Hubei-Jiangxi Soviet Area
湘鄂赣苏区反"围剿"
补充资料:湘鄂赣苏区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赣苏区)红军在湖南、湖北、江西 3省边界地区,反对国民党军"清剿"、"围剿"的作战。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计划使用5个多师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进行"清剿"。红军第16军乘国民党军"清剿"部署尚未就绪之际,主动出击,于12月11日占领修水县城,继攻武宁县城未克。国民党军即以驻守浏阳、平江、通城、崇阳、武宁等地之5个师的各一部,合击红军。红16军乘隙西移,于18日攻克通城,歼守军1个团。旋即转兵向南,进抵万载城。1931年春,红军分兵到上高、高安、宜丰、铜鼓等县境内消灭地主武装。与此同时,活动于鄂东南的红军独立第 3师,在当地坚持斗争。
3月,红 16军趁国民党军调防之机,在铜鼓、宜丰、奉新、浏阳等县境内寻机作战,至 5月,先后歼灭国民党军两个连,击溃其 1个团。接着,红16军主力进至鄂东南,与独立第3师协同作战,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鄂东南苏区的失地大部恢复。7月,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成立;红16军主力返回平(江)浏(阳)地区。此后,红军和地方武装打击了"清剿"的国民党军和保安团。1932年7月,红军发展到1.6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苏区。
9月,国民党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了"围剿",先后占领龙港、燕厦和小源等地区。红军和地方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打击小股国民党军,恢复了部分地区。
1933年 4月初,为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红16、红18军由万载高村一带出发,向东北方向进击,在宜丰县港口地区连打两仗,歼国民党军近 4个营。红军得悉国民党军约 3个团由浏阳向小源苏区进攻,随即西返,于4月中旬在小源以西的株木桥将其击退。6月,红16军改编为红军第16师;红18军改编为红军第18师。随后红18师即调往湘赣苏区。
9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同时,准备以5个师又3个旅的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配合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指示,红16师转战浏阳、萍乡、醴陵、清江、高安等县境,至1934年 1月,虽然歼灭了国民党军两个营,但自身也受到较大的伤亡。2月,红16师同由湘赣苏区北上的红军第17师在奉新县境会合后,奉中革军委命令共同进入南昌以北地区,破坏南浔铁路,转战一个多月,然后各自返回苏区。这时,国民党军已进入湘鄂赣苏区,实行分区"清剿"。5月中旬,红16师在修水县境同独立第3师合编为新的红16师,共3000余人。6月上旬,红16师主力在修水、宜丰、奉新3县边界地区,被国民党军6个团分割包围。经激战,红军指战员大部牺牲,少数突围后,于8月间转移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边界地区。红16师另一部在金丰一带也遭受严重损失。至此,湘鄂赣苏区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以后,红军及游击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依靠人民群众,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计划使用5个多师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进行"清剿"。红军第16军乘国民党军"清剿"部署尚未就绪之际,主动出击,于12月11日占领修水县城,继攻武宁县城未克。国民党军即以驻守浏阳、平江、通城、崇阳、武宁等地之5个师的各一部,合击红军。红16军乘隙西移,于18日攻克通城,歼守军1个团。旋即转兵向南,进抵万载城。1931年春,红军分兵到上高、高安、宜丰、铜鼓等县境内消灭地主武装。与此同时,活动于鄂东南的红军独立第 3师,在当地坚持斗争。
3月,红 16军趁国民党军调防之机,在铜鼓、宜丰、奉新、浏阳等县境内寻机作战,至 5月,先后歼灭国民党军两个连,击溃其 1个团。接着,红16军主力进至鄂东南,与独立第3师协同作战,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鄂东南苏区的失地大部恢复。7月,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成立;红16军主力返回平(江)浏(阳)地区。此后,红军和地方武装打击了"清剿"的国民党军和保安团。1932年7月,红军发展到1.6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苏区。
9月,国民党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了"围剿",先后占领龙港、燕厦和小源等地区。红军和地方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打击小股国民党军,恢复了部分地区。
1933年 4月初,为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红16、红18军由万载高村一带出发,向东北方向进击,在宜丰县港口地区连打两仗,歼国民党军近 4个营。红军得悉国民党军约 3个团由浏阳向小源苏区进攻,随即西返,于4月中旬在小源以西的株木桥将其击退。6月,红16军改编为红军第16师;红18军改编为红军第18师。随后红18师即调往湘赣苏区。
9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同时,准备以5个师又3个旅的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配合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指示,红16师转战浏阳、萍乡、醴陵、清江、高安等县境,至1934年 1月,虽然歼灭了国民党军两个营,但自身也受到较大的伤亡。2月,红16师同由湘赣苏区北上的红军第17师在奉新县境会合后,奉中革军委命令共同进入南昌以北地区,破坏南浔铁路,转战一个多月,然后各自返回苏区。这时,国民党军已进入湘鄂赣苏区,实行分区"清剿"。5月中旬,红16师在修水县境同独立第3师合编为新的红16师,共3000余人。6月上旬,红16师主力在修水、宜丰、奉新3县边界地区,被国民党军6个团分割包围。经激战,红军指战员大部牺牲,少数突围后,于8月间转移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边界地区。红16师另一部在金丰一带也遭受严重损失。至此,湘鄂赣苏区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以后,红军及游击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依靠人民群众,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