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东昆仑山东段
1)  eastern Kunlun Mountain
东昆仑山东段
1.
The study on the drainage system i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indicates that the E-W trending basin-mountain geomorphology was formed after the Kunlun-Yellow River tectonic movement.
东昆仑山东段北坡众多河流阶地及其沉积物的研究表明,该区在早更新世晚期昆仑-黄河运动之后形成的东西向盆岭相间的地貌特征奠定了早期河流为东西向外流水系的基础;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又一次强烈构造抬升事件———共和运动,导致昆仑山北坡各主要河流迅速溯源侵蚀发展,伴随河流袭夺而形成现今的水系格局;晚更新世晚期存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构造稳定期,河谷普遍发生堆积作用,形成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的晚更新世冲积层;接近全新世以来构造运动频繁而隆升的幅度趋于减弱,形成了5级河流阶地,并且阶地的发育类型普遍为以高级阶地(T5)为基座的上叠阶地,河流至今未能切穿晚更新世稳定期形成的厚冲积层。
2)  western section of East Kunlun Mountains
东昆仑山西段
3)  East Kunlun
东昆仑山
1.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volcanic rocks in the Muztag ophiolitic mélange, East Kunlun Mountains, Xinjiang, China;
东昆仑山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2.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gshuiquan mafic-ultramafic rocks, East Kunlun;
东昆仑山清水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  eastern part of East Kunlun Mountains
东昆仑东段
1.
Several deep fault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East Kunlun Mountains within Qinghai Province were delimited,such as East Kun Middle,East Kun South,East Kun North,Buqing Mountain South Rim and Hot SpringHongwa Mountain.
青海东昆仑东段在地质上已划定有东昆中、东昆南、东昆北、布青山南缘、温泉—哇洪山等多条深大断裂构造。
5)  thrust propagation
东昆仑西段
1.
There is a very well-developed fault system in the western sector of the East Kunlun, and thrust propagation, normal slip and decoupling were the main deformation events in the area; 2.
东昆仑西段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
6)  eastern segment of the West Kunlun
西昆仑东段
1.
Study shows that the Meso-and Neopro terozoic volcanic rocks distributed south of the line of Cele-Mingfeng-Yutian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 ,Xinjiang,consist dominantly of a suite of low-grade(basaltic)andesite with very small amount of rhyolite.
分布于新疆西昆仑东段北缘(策勒—于田—民丰一线以南)的中新元古代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玄武)安山岩,夹有极少量的流纹岩。
补充资料:史东山(1902~1955)
      中国电影导演、编剧。浙江省杭州人。原名史匡韶。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较深,20岁进入上海影戏公司担任美工师,并在一些影片中扮演角色,还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写电影剧本。1925年,他自己编写的剧本《柳絮》为公司采用,并担任导演(上映时改名《杨花恨》),这是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他的早期影片,包括《杨花恨》及后来的《同居之爱》(1926),存在唯美倾向,脱离社会现实。1927年,他编导《王氏四侠》,主观上想表现驱除强暴,为祖国斗争的思想,形式上却使影片格调和当时流行的"神怪武侠片"同流,大大损伤积极的意图。1931年,他为联华影业公司导演的《银汉双星》,再次表现出唯美主义的倾向。
  
  左翼文化运动兴起后,史东山的艺术观发生很大变化。"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后,他大声疾呼"要拿起枪到东北去,要投奔义勇军",同孙瑜、蔡楚生等合作编导反映"一二八"前后民众抗战情绪的《共赴国难》。1932年初,又编导了反映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消除私怨,一起奔赴抗战前线的《奋斗》,这些影片激励了人民的抗日热情。1933年9月参加中国电影文化协会,任执行委员。次年初,转入艺华影业有限公司拍片,先后编导影片《女人》(1934)和《人之初》(1935),接着又为新华影业公司编导《长恨歌》(1936)、《狂欢之夜》(1936)、《青年进行曲》(1937),这些影片比较深刻、广泛地触及社会问题,有比较鲜明的时代色彩。
  
  抗日战争爆发后,史东山由上海赴武汉转至重庆,在当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这期间,他编导的影片有《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胜利进行曲》(1940)、《还我故乡》(1945)等,反映出他饱满的爱国主义热忱。此外,还导演《蜕变》、《秋收》等舞台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参加联华影艺社(后改称昆仑影业公司)的筹建工作,并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见彩图)。作为史东山的代表作,这部影片为"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个基石"。1948年5月,编导了《新闺怨》。同年去香港,不久到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东山任文化部电影局技术委员会主任。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编导了《新儿女英雄传》(1951),获得1951年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的导演奖。1952年,与蔡楚生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反对细菌战》。50年代初,他的理论著作《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出版。1955年2月23日去世,终年53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