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ntrol flood engineering
黄河防洪工程
1.
The GPS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control flood engineering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paper.
将GPS技术应用在黄河防洪工程中 ,针对黄河防洪工程的特点 ,研究了工程实施方案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一些有益的结论。
2) dike work of Hunhe River
浑河防洪工程
3) river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design
河道防洪工程设计
4) flood control project
防洪工程
1.
Influence of Yangtze flood control projects on rare aquatic animals and fishes;
长江防洪工程对珍稀水生动物和鱼类的影响
2.
Progress of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economic benefits of flood control projects;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3.
Application of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in Huaihe river flood control project;
淮河防洪工程中加筋土挡土墙的应用
5)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防洪工程
1.
Also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ome important dimetions of new maerials for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本文分析了防洪工程建设与治理对材料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2.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at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and situation,as well as flood historical in Qiqihar,which is an important city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and finally put forwerd the flood control tactics for the city.
介绍黑龙江省西部重镇齐齐哈尔市的防洪工程、汛情和历史洪水简况 ,提出城市防洪对策。
3.
Watershed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consisted of random,fuzzy,unascertainable uncertainties,which has taken up the main part of the flood disaster management.
防洪工程体系是由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众多不确定性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它至今仍是洪水灾害管理的主体,对该体系综合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可为洪水灾害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6) flood control works
防洪工程
1.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effect and protecting plans of Fen River downstream flood control works;
汾河下游防洪工程环境影响及保护方案分析
2.
Effect of flood control works on value of real estate along the rivers and its quantitative model studies;
防洪工程对沿江(河)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及其量化模型研究
3.
Muddy soi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iderations for the lower Mulan Creek flood control works;
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淤泥施工技术研究
补充资料:黄河防洪
黄河流域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域,盛夏和初秋暴雨多,范围广,强度大,常产生暴雨洪水,分别称为伏汛和秋汛,统称伏秋大汛,或简称大汛。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候寒冷,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部分河段,因上段冰冻晚,开河早;下段冰冻早,开河晚,故有凌汛发生(见防凌)。初春桃花盛开时,由于气温回升,上游河道解冻、冰雪融化发生不太大的洪水,称为桃汛。黄河一年内有凌汛、桃汛、伏汛、秋汛,四个洪水期。此外,在上中游山区有山洪、泥石流,滨海河口地区还有海岸洪水。其中以伏秋大汛为主要洪水期。
黄河防洪主要以保护黄河下游华北大平原的人民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城市、铁路、公路以及中原、胜利等能源基地为重点。上中游地区的保护重点有兰州、西安等城市以及包兰铁路和宁夏、内蒙古河套平原。
洪水与灾害 黄河洪水在兰州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900m3/s(1946年),历史调查洪水为8500m3/s(1904年);陕县站实测最大洪峰为22000m3/s(1933年),历史调查洪水为36000m3/s(1843年),据考证接近1000年一遇;花园口站实测最大洪峰为22300m3/s(1958年),历史调查洪水为32000m3/s(1761年),据计算分析可能最大洪水为55000m3/s。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输沙量陕县站为16亿t,实测最大年输沙量达39亿t(1933年)。来沙量有80%以上集中在汛期,而汛期又主要集中在几次洪水,曾发生多次高浓度的含沙水流,中游干流也伴随出现过半浆河、揭河底现象。半浆河是边滩泥流暂时滞留而引起的洪水位骤涨骤落现象。揭河底是遇多层次的河底结构时,河底的薄层淤泥板块被掀竖起向下游倒塌的现象。在潼关以上黄、渭、洛河口的汇流区,因河水相互顶托,常发生拦门沙等问题。据统计,多年年平均约有1亿t泥沙为灌溉放淤引到两侧大堤之外,11亿t泥沙输送到利津以下河口三角洲和大海;3~4亿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造成下游河道逐年淤积抬高。河滩一般高出堤两侧地面3~5m,最大达10m左右,称为"悬河",是洪水灾害症结所在。
黄河洪水灾害频繁,特别是在下游河道,一旦决口,堵复十分困难,往往造成改道。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有543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共计决口1500多处,5次大改道,曾北及天津入渤海,南侵江、淮,波及冀、鲁、豫、皖、苏5省25万km2的土地。如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夺淮,主流在颍、涡、睢、泗等河间不断摆动,河床不断淤高,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原有水系被打乱,泄洪排水条件恶化,造成淮河水灾更加严重,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成为现行河道。又如,1933年大水,下游两岸决口数十处,波及豫、鲁、冀、皖、苏67个县,受灾面积1.1万km2,灾民360多万人,死亡1.8万人。黄河凌汛灾害亦较频繁,1883~1936年下游就有21年决口。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防洪体系 1949年以来,按照除害兴利、蓄泄兼施的方针、初步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见图)。即在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和陆浑、故县水库;在下游大规模加高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治理河口,兴建东平湖分洪工程、北金堤滞洪区和齐河县、垦利县河道展宽工程,以分、滞、蓄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黄河下游以防御花园口站22000m3/s洪水为设计标准(相当于60年一遇),当花园口站洪水超过22000m3/s时,根据来水情况确定运用三门峡水利枢纽、北金堤滞洪区,遇到更大的洪水,甚至在大功临时分洪。在上游兰州以上干流有刘家峡水电站汛期进行调节洪水,兰州市防洪标准可达50年一遇,宁蒙河段防御标准为6000m3/s,亦相当于50年一遇。凌汛期控制水库下泄流量,以减少宁夏、内蒙古河段冰凌灾害。
展望 黄河下游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解决的途径是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兴建干支流水库,以控制洪水,蓄水拦泥,减缓河道淤积。下游继续加高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进一步完善分洪措施,提高防洪标准。
黄河防洪主要以保护黄河下游华北大平原的人民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城市、铁路、公路以及中原、胜利等能源基地为重点。上中游地区的保护重点有兰州、西安等城市以及包兰铁路和宁夏、内蒙古河套平原。
洪水与灾害 黄河洪水在兰州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900m3/s(1946年),历史调查洪水为8500m3/s(1904年);陕县站实测最大洪峰为22000m3/s(1933年),历史调查洪水为36000m3/s(1843年),据考证接近1000年一遇;花园口站实测最大洪峰为22300m3/s(1958年),历史调查洪水为32000m3/s(1761年),据计算分析可能最大洪水为55000m3/s。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输沙量陕县站为16亿t,实测最大年输沙量达39亿t(1933年)。来沙量有80%以上集中在汛期,而汛期又主要集中在几次洪水,曾发生多次高浓度的含沙水流,中游干流也伴随出现过半浆河、揭河底现象。半浆河是边滩泥流暂时滞留而引起的洪水位骤涨骤落现象。揭河底是遇多层次的河底结构时,河底的薄层淤泥板块被掀竖起向下游倒塌的现象。在潼关以上黄、渭、洛河口的汇流区,因河水相互顶托,常发生拦门沙等问题。据统计,多年年平均约有1亿t泥沙为灌溉放淤引到两侧大堤之外,11亿t泥沙输送到利津以下河口三角洲和大海;3~4亿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造成下游河道逐年淤积抬高。河滩一般高出堤两侧地面3~5m,最大达10m左右,称为"悬河",是洪水灾害症结所在。
黄河洪水灾害频繁,特别是在下游河道,一旦决口,堵复十分困难,往往造成改道。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有543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共计决口1500多处,5次大改道,曾北及天津入渤海,南侵江、淮,波及冀、鲁、豫、皖、苏5省25万km2的土地。如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夺淮,主流在颍、涡、睢、泗等河间不断摆动,河床不断淤高,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原有水系被打乱,泄洪排水条件恶化,造成淮河水灾更加严重,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成为现行河道。又如,1933年大水,下游两岸决口数十处,波及豫、鲁、冀、皖、苏67个县,受灾面积1.1万km2,灾民360多万人,死亡1.8万人。黄河凌汛灾害亦较频繁,1883~1936年下游就有21年决口。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防洪体系 1949年以来,按照除害兴利、蓄泄兼施的方针、初步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见图)。即在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和陆浑、故县水库;在下游大规模加高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治理河口,兴建东平湖分洪工程、北金堤滞洪区和齐河县、垦利县河道展宽工程,以分、滞、蓄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黄河下游以防御花园口站22000m3/s洪水为设计标准(相当于60年一遇),当花园口站洪水超过22000m3/s时,根据来水情况确定运用三门峡水利枢纽、北金堤滞洪区,遇到更大的洪水,甚至在大功临时分洪。在上游兰州以上干流有刘家峡水电站汛期进行调节洪水,兰州市防洪标准可达50年一遇,宁蒙河段防御标准为6000m3/s,亦相当于50年一遇。凌汛期控制水库下泄流量,以减少宁夏、内蒙古河段冰凌灾害。
展望 黄河下游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解决的途径是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兴建干支流水库,以控制洪水,蓄水拦泥,减缓河道淤积。下游继续加高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进一步完善分洪措施,提高防洪标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