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umenius arquata
白腰杓鹬
1.
THE BREEDING HABITS OF THE Numenius arquata;
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2) Tringa ochropus
白腰草鹬
3) Namenius borealis
小杓鹬
4) Numenius phaeopus
中杓鹬
5)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大杓鹬
6) Numenius tenuirostris [slender-billed curlew]
细嘴杓鹬
补充资料:白腰杓鹬
物种名称:白腰杓鹬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体大(55厘米)的杓鹬。嘴甚长而下弯;腰白,渐变成尾部色及褐色横纹。与大杓鹬区别在腰及尾较白,与中杓鹬区别在体型较大,头部无图纹,嘴相应较长。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青灰。 叫声:响亮而哀伤的升调哭腔cur-lew。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北部;冬季南迁远及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时途经中国多数地区。数量不多,但冬季比大杓鹬常见。为长江下游、华南与东南沿海、海南岛、台湾及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定期候鸟。习性:喜潮间带河口、河岸及沿海滩涂,常在近海处。多见单独活动,有时结小群或与其他种类混群。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体大(55厘米)的杓鹬。嘴甚长而下弯;腰白,渐变成尾部色及褐色横纹。与大杓鹬区别在腰及尾较白,与中杓鹬区别在体型较大,头部无图纹,嘴相应较长。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青灰。 叫声:响亮而哀伤的升调哭腔cur-lew。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北部;冬季南迁远及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时途经中国多数地区。数量不多,但冬季比大杓鹬常见。为长江下游、华南与东南沿海、海南岛、台湾及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定期候鸟。习性:喜潮间带河口、河岸及沿海滩涂,常在近海处。多见单独活动,有时结小群或与其他种类混群。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