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ileke earthquake in 1812
1812年尼勒克地震
2)  C18
C_(18)
3)  α-octadecanol
18醇
4)  α-octadecanoic acid
18酸
5)  2:18 Tungstophosphate acid
P_2W_(18)
6)  Sr_2Bi_4Ti_5O_(18)
Sr_2Bi_4Ti_5O_(18)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许克绥居士(1892~1983年)
【许克绥居士(1892~1983年)】
  清季末年,台湾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民生艰苦,老百姓谋生不易。这时,台中州彰化郡的线西庄,有一个年方十八岁的少年,在乡间找不到职业,到台中州来“闯天下”。他做过学徒、小贩,到后来以四十元的本钱,开设了一家种仔店,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由种子店兼卖“善书”,辛苦经营了数十年,创业有成。他不图个人享受,一心回馈社会,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以此当选全国好人好事代表,台中市民称他为“许善人”,他就是本文的传主许克绥老居士。
  许克绥,祖籍福建泉州。其二十九代祖自泉州迁到台湾,到克绥时已是迁台的第五代,许家迁台之后,世居彰化县线西乡,务农为业。他的父亲守智公,生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年);母亲谢氏讳碟,生于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克绥于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农历二月八日,出生于线西乡德兴村祖宅。
  克绥幼年,因家境贫寒,不曾认真读书,只断断续续的读了几年学塾,多数时间是随父母下田耕作,以维持家庭生活。不过也因此养成他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生活习惯,这正是他后来创业成功的主要条件。克绥年岁稍长,到彰化的中寮糖厂做过童工,后来也曾在牧场做工,割草、除牛粪、送牛乳。在牧场中每月工资四元,十天发一次,得工资一元三角三分,他分文不用,悉数送回家中。
  十八岁之年,父母为他成了亲,妻子萧氏名玉,温顺勤俭,成了克绥创业的好帮手。克绥婚后,自思在农村难有出头之日,他把妻子留在家中侍奉父母,自己匹马单枪到台中创业。初到台中,在第一市场的一家种仔店做学徒,种子店专卖菜仔,使他在这一方面获得专业智识。在种仔店做了年余,又到杂货店做了半年,他又学到了日用品杂货的经营知识。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克绥年满二十岁,这时他手中有了四十元的积蓄。他想要自己创业,他以仅有的四十元本钱,在第一市场租了个小店面,开了一家“瑞成种仔店”。经营种仔店之初,他把妻子由线西乡接来帮忙。夫妇二人克勤克俭,惨淡经营,又恐小店入不敷出,克绥暇时兼做建筑小工,以增加收入,维持生活。
  开种仔店,一年只能做半年生意--种仔店只有春夏二季有生意,秋冬二季就没有人买采种了,于是他兼营瓷器、五金,这样全年都有生意好做了。由于他心地忠厚,童叟无欺,很快建立起了商业信用,业务蒸蒸日上。但在经营过程中也不全然是那么顺利,原来菜种的来源,近者要到基隆批购,远者要向日本订货。后来因为他的生意太好,引起另一家种子店的妒忌,那家老板就冒充他的名字,写信向日本订购大批冷门菜种,货品运到,他当然不能接受。但日本发货的商店自然也不愿收回,把他订货的信件寄到仲栽机构,经过比对笔迹,证明确实不是他写信订的货,才了结这段公案。而冒名写信的那家种仔店,终因老板性爱酗酒,信用不佳,最后不得不关了店。而克绥经营的瑞成种仔店,一直开到一九五一年,因其他事业繁忙,无暇兼顾,才予以结束。
  就在许克绥经营种仔店的同年--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他见到满街贩卖的都是日文书籍,中国书不必说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儒书买不到,连儿童启蒙书如三字经、百家姓、幼学故事琼林等一类的书也没有。克绥虽然读书不多,但却富爱国思想,为使汉书不在台湾失传,乃在他原来种仔店旁边,扩充店面,专售汉文书籍,这家书店的名字,就叫“瑞成书局”。这时克绥的太太萧玉女士管理种仔店,克绥自己经营书店。
  当时书籍的来源,最先是向彰化批货,后来门路熟了,就直接向台北批货。三数年后,更亲自到上海、厦门去购书。最初在彰化、台北所购的书,不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以及民间善堂的劝善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