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凉山彝族
1)  Yi people in Liangshan
凉山彝族
1.
On the Outflow of Ethnic Minority Women with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A Case Study on Yi People in Liangshan;
结构功能视角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
2.
On the Outflow of Ethnic Minority Wome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A Case Study on Yi People in Liangshan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
3.
Basic education of Yi people in Liangshan area is weak which has reasons in history and reality.
凉山彝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 ,既有历史原因 ,又有现实原因。
2)  Yi nationality of Liangshan
凉山彝族
1.
R China in last fifty years, the dance creation about Yi nationality of Liangshan, without doubt, is very worthy to be noted .
本文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建国初期50年代至20世纪末凉山彝族创作舞蹈的时代特性进行一个纵向历时的脉络梳理,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
3)  Liangshan Yis ethnic areas
凉山彝族地区
1.
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frame of Liangshan Yis ethnic areas is poor,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is problem in history which was devided into three pierods:Qin dynasty to Nanbei dynasties, Nanbei dynasties to the midst of Qing dynasty,after the midst of Qing dynasty.
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对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生产门类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呈现阶段性的回归式变化,即秦汉至南北朝以农耕为主→南北朝至清代中期以畜牧狩猎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农耕为主的演变;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彝族之间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变化,造成农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地域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人为因素决定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与选择。
4)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Liangshan
凉山彝族自治州
1.
Study in population change of ethnic minority of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Liangshan;
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研究
5)  Liangshan Yi Customary Law
凉山彝族习惯法
6)  slave-owning system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凉山彝族奴隶制
补充资料:凉山彝族家支制度
      中国四川省大、小凉山及云南省宁蒗小凉山地区彝族历史上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建立的家族制度(见父系氏族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这种制度在形式上具有奴隶制父系集团的外壳,并残存着氏族组织的某些特点,但实质上已蜕变为适应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没有统一政权的情况下,起着奴隶制政权的作用。
  
  家支,彝语称为"措加"或"措西"。它是内部严禁通婚,并以父子连名制的谱牒作为纽带联结起来的父系血缘集团。在这个集团中,随着人口的繁衍,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若干大支和小支,小支之下,便是为数众多的个体家庭。家支对个体家庭和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家支成员彼此之间没有统治和隶属的关系。据统计,四川大、小凉山地区过去曾有130多个大大小小的黑彝家支(见凉山彝族奴隶制)。各个黑彝家支所管辖的地域大小不等,人口多少和势力强弱不一,但在政治上彼此互不统属。
  
  黑彝家支内部没有常设的统治机构,也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但每个家支都有数目不等的头人,彝语称为"苏易"和"德古"。他们是通过选举产生或任命的,因为他们精通习惯法,善于权衡阶级关系和家支势力的消长,能在日常生活中排解纠纷,维护黑彝的统治利益,所以他们被黑彝奴隶主拥戴出来。有见识、能排解纠纷的人,被称为"苏易"。阅历深,见识广,娴于辞令,能排解重大的家支纠纷,不仅在本家支,甚至在其他家支中都享有崇高威望的人,被称为"德古"。"德古"的社会地位较"苏易"为高。但不论"德古"和"苏易",如果排解纠纷一旦显出不公允,就会失去威望,也会失去头人的地位。头人没有固定的薪俸,也没有高踞于一般家支成员之上的特权,他们的地位也不世袭。当地彝族谚语说,"老人懂事是德古,孩子无能去牵马",但头人的儿子由于自小耳濡目染,具有充当头人的有利条件,所以彝族谚语又说,"子孙能干,永做德古"。
  
  家支除头人外,还有家支议事会。议事会分为"吉尔吉铁"和"蒙格"两种。凡是几个家支头人的小型议事会,或邀请有关家支成员商讨一般性问题的会议,称"吉尔吉铁";家支全体成员大会称"蒙格"。"蒙格"由黑彝家支中有威望的头人主持,与会者都可以发表意见。当发生争执时,头人与老人的意见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凡经会议决定的事项,家支成员都得遵守。
  
  黑彝家支在社会生活中主要有两种职能:①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黑彝等级特权和统治地位,协调黑彝各个个体家庭之间的平衡,加强内部团结,保障全体黑彝等级对各被统治等级成员的统治和剥削,镇压广大奴隶和劳动者的反抗。②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冤家械斗,血族复仇,向外掠夺奴隶、土地和其他财物,或防御来自其他家支的这种掠夺和袭击。黑彝家支对其成员利害攸关,互相结合十分紧密,所以黑彝成员一旦被家支开除,就意味着失去作为一个黑彝的一切等级特权和家支的天然保障。
  
  被统治等级中的曲诺和部分阿加也有自己的家支,习惯上通称为"白彝家支"。在形式上和黑彝家支一样,也是父系血缘集团,也有父子连名制的谱系,也有大、小头人和家支会议。但由于白彝家支各户成员分别隶属于不同黑彝家支的统治,因此一般没有自己完整的管辖区。白彝家支尽管在组织本家支成员反抗黑彝统治、保障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由于该家支各户成员分散隶属于各自的主子,实际上处于被统治、被奴役的地位。白彝家支头人已成为黑彝奴隶主对内剥削、镇压,对外掠夺的驯服工具。
  
  从其他民族掠夺来的呷西和另一部分阿加没有家支,社会地位最为卑下。在彝族习惯法中甚至允许有家支的曲诺和阿加占有没有家支的阿加和呷西。如有家支的和没有家支的通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鄙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