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quilibrium profit
均衡利润
1.
Finally we prove that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the space discrimination competitors can increase their profit and find the maximum equilibrium profit condition of the competitor under the price discrimination.
得出在空间差异竞争市场中,市场细分将增加竞争厂商的利润,同时得出竞争厂商价格空间歧视最大化均衡利润的条件。
2) profit equilibrium
利润均衡
1.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profit equilibrium model in the center of recycling product for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3PLS) in order to solve a profit equilibrium problem of recycling product in reverse logistics.
为了解决逆向物流中回收产品利润的均衡问题,建立一个以回收产品为中心的面向第三方物流(3PLS)的利润均衡决策模型,从产品处理成本和再销售利润的基础上,通过不完全信息博弈论的均衡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优化,实现2个相矛盾模型的利益优化。
3) equilibrium of profit-maximizing
利润最大化均衡
1.
Are there a set of discount rates making it possible that the sub-game-perfect equilibrium of alternating-offer bargaining just meet profit-maximizing of supply chain? In this paper,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um for each firm s profit converges to equilibrium of profit-maximizing for supply chain as the discount rates of both game sides approach 1.
是否存在一组贴现因子使得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的完美子博弈均衡刚好实现供应链总体利润最大?本文研究表明当博弈双方的贴现率都趋近于1,各企业利润之和将收敛于供应链的总体利润最大化均衡。
4) annual profit
年均利润
1.
Its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treatment which have the most economic benefit are treatment 6 (P 300 g/tree + K 300 g/tree + N 150 g/tree), its annual profit are 1528.
对雷州林业局 7种施肥处理的尾叶桉MLA无性系 7年生与 3年生林分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结果表明 :最佳处理 6 (P30 0 g/株 +K30 0g/株 +N15 0 g/株 ) 7年生时年均利润 15 2 8。
5) average profit
平均利润
1.
This paper, therefore,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the theory of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the theory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ofit and average profit.
本文主要对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利润和平均利润理论的若干观点进行讨论。
2.
The theory of average profit and production pr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Marx s economic theory; and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Marx 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基石。
6) profits per person
人均利润
补充资料:《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帕廷金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效应。货币数量的增长对于均衡价格和均衡利率究竟具有何种影响,一直是新古典货币理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重要分歧点。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的考察试图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分析,重新肯定货币数量说的传统结论。他假定,政府增发的新货币是一次性的,它通过两条途径进人经济体系:(l)政府直接把印发的新货币投放商品市场以增加政府的购买力;(2)通过银行系统把新货币注人经济体系。 帕廷金认为,当第一种情况出现时,在商品市场上将有两种力量对商品需求产生上涨的压力:第一,总需求中的政府需求将增长;第二,由于总实际余额的增长,在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将增长。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使总需求曲线偏离原有的均衡位置,导致通货膨胀缺口的出现。但是他认为,商品市场通货膨胀缺口的存在将会引起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商品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价格将开始上涨;从而在负的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减缓商品超额需求的压力。当价格的上涨比例小于货币数量增长的比例时,实际余额将继续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从而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在;反之,将会导致衰退缺口。而只有在价格与货币作同比例上涨,即“经济中的实际财富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时”,商品市场才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在帕廷金看来,新货币注人商品市场,也会引起债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实际余额的增长,债券的供求曲线都会向上偏移,从而使利率下降,并引起所有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刺激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加剧价格上涨,引起利率回升。“当价格的上涨完全吸收了增长的货币数量时”,利率重新回到原有的均衡水平。当新增的货币量通过第二条途径注人经济体系时,虽然银行本身不作为买者或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但新货币的注人使银行存款增加,从而导致债券需求增长,利率下降。因此,会产生和第一种情况类似的动态调整过程。 帕廷金的结论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都将引起“均衡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涨”,“但使均衡利率的水平保持不变”。换言之,由于货币量的增长不影响经济体系的“实际状态”,货币数量增长的效应是“中性的”。但是,他强调,利率的不变性是作为动态过程的结果来看的。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利率不仅是可变的,而且这种变动构成了动态调整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效应的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种重新表述的“动态”货币数量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