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μ(z)-同胚
1)  μ(z)-homeomorphisms
μ(z)-同胚
2)  μ-homeomorphism
μ-同胚
3)  Homeomorphism [英][,həumiə'mɔ:fizəm]  [美][,homɪə'mɔrfɪzəm]
同胚
1.
The ACL Property of Homeomorphisms under Weak Conditions;
弱条件下同胚的ACL性质
2.
Some existence and uniquencess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the nonlinear fourth order elliptic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by using some results about the global homeomorphism theory and dynamical system theory respectively.
分别利用全局同胚理论和动力系统理论的一些结论,研究了非线性四阶椭圆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3.
By using homeomorphism method and the extended inverse function theorem,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solution for the semi-linear pseudoparabolic equations is obtained.
首先在Hilbert空间中建立了强制不等式,利用同胚方法和抽象的反函数定理,得到了半线性伪抛物方程初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定理。
4)  homeomorphic [,həumiəu'mɔ:fik]
同胚
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which make the compact orientable submainfolds of the unit sphere homeomorphic to the sphere.
研究单位球面Sn+k中紧致可定向子流形Mn同胚于球面Sn的充分条件,一是在子流形维数n为偶数维的情形下给出一个有关Ricci曲率与平均曲率向量模长之间的不等式;另一个是Mn在为极小子流形时给出一个有关Ricci曲率和数量曲率的下界。
2.
The main results are by Anderson that are l~2 is homeomorphic to R~∞, and T×Q is homeomorphic to Q ,where Q is the Hilbert cube ,T is the subspase ([0,1]×{0})×({1/2}×[0,1]) of [0,1]×[0,1], which looks like the letter l~2 and R~∞are not homeomorphism ,but it is true for the infinite-dimensional space R~∞? Frech arised the question that whether l.
以l~2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Anderson的一些相关工作,例如,l~2同胚于R~∞,T×Q同胚于Q,这里Q表示Hilbert立方,T记为[0,1]×[0,1]的子空间([0,1]×{0})∪({1/2}×[0,1]),这个集合的形状类似于英文字母中的’T’。
5)  Z-homomorphism
Z-同态
1.
Z-homomorphism and Exact Sequence of Semimodules;
半模的Z-同态与正合列
6)  Z homomorphisms
Z-序同态
补充资料:科瓦列夫斯基,Μ.Μ.
      俄国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生于俄国哈尔科夫,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72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法律系,后去柏林、巴黎、伦敦深造,结识了K.马克思和F.恩格斯。1878~1887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先后3次去高加索考察。1887年,因思想激进被解聘,后去欧美研究和讲学。1905~1916年,任彼得堡大学教授。1906年创立民主改良党,鼓吹君主立宪,被选为杜马代表。1907年成为国家参议院议员。1912年,Β.И.列宁曾指出他是"早就一只脚站在反动阵营里的思想家"。他是实证主义者,学术上既受英国历史学家H.J.S.梅因和古典进化学派的影响,又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著作有数百种,主要的是:《伏特州公社土地所有制解体史纲》(1876)、《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1879)、《现代习惯和古代法律》(1~2卷,1886)、《原始法权》(1886)、《高加索的法律和习惯》(1890)、《家庭及所有制的起源和发展》(1890)、《现代、近代和古代的氏族生活》(1905)、《社会学》(1910)。在这些著作中坚持母系氏族制是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父系家庭公社是母系家庭向现代个体家庭的过渡,明确划分两种公社,即家长制家庭公社(见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认定后一种公社是氏族瓦解的形式。这些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他还写有其他方面的著作,如:《英国中世纪末期的社会制度》(1880,博士论文)、《现代民主的起源》(1~4卷,1895~1897)、《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之前的经济增长》(1~3卷,1898~1903)等。他的优秀著作大多写于早期,这时他实际上认为社会经济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在后期,他鼓吹因素理论,强调心理和生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