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ustal rotation
地壳转动
2) theory of progression with transformation between mobile and stable regions
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论
3) rotating shells
转动壳体
1.
Due to the effect of centrifugal force the buckling critical pressure of rotating shell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rotating shells.
本文推导了转动壳体线性屈曲的有限元公式,并用DMAP语言编制相应的程序修改MSC/NASTRAN的解题步骤考虑离心力完成了分析。
2.
The finite element equations of the traveling wave vibration of rotating shells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Coriolis and centrifugal force ar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转动壳体由于离心力与哥氏力的影响 ,其振动频率随转速变化 ,并且同一振型对应两个不同频率的前、后行波。
4) crustal movement
地壳运动
1.
Through studies on the crustal movement in Himalayan orogenic period, paleoclimate change, types and contribution of source bodies, the geolog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terite gold deposit, it is believed that neotectonic period was the main mineralizing epoch for the laterite gold deposits in southern Hunan.
通过对区内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阶段地壳运动、古气候变化特点、矿源体类型及分布、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阶段的新构造运动期为湘南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
2.
The viewpoint includes the study of the regularity of the earthquake using the overall concept of crustal movement,the forecast of earthquake using the overall concept of earthquake forecast,the division of the active tectonic system and the study of tecto.
笔者在追忆李四光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的新论点,包括:运用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地震规律;应用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预测;划分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活动性;加强综合监测,研究各种地震前兆和相关的自然变异的发展趋势;圈定地震风险区,制定防震应急预案等。
3.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crustal movement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s the strongest in the Capital Circle region.
利用GPS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简称张渤带)的活动性,分析表明:张渤带是首都圈地壳运动最强烈的断裂带。
5) crust movement
地壳运动
1.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ing:① the east and west parts in Guanzhong region crust movement vary obviously relative to the stable plate of Eurasia.
根据2001~2004年陕西省地震局GPS测站的观测资料,做出了陕西关中地区地壳运动速率和地壳水平应变场,结果表明:①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陕西关中东西部在不同期次地壳运动差异明显;②该区最大剪应变与面应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中部的铜川-三原-西安-咸阳一带、华县以及宝鸡-眉县附近,应变梯度较大,并且主要受面收缩影响,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2.
Monitoring crust movement by means of GPS techniques started from the end of 1980s in China.
文中主要就中国利用GPS等空间测地资料研究地壳运动、构造变形 ,以及用于地震预测探索方面 ,从方法技术和近年来取得的一些初步结果进行了概要性论述。
3.
On the basis of the GPS data and the relative gravimetries in some GPS stations, observed repeatedly in 1992 and 1996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Himalayas,the crust movement and its mechanism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基于1992、1996年两期GPS重复观测资料,对喜马拉雅中段的地壳运动及其机制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补充资料:大洋地壳
主要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简称洋壳。它的特点是地壳较薄而致密,缺失陆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洋壳较陆壳年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大部分陆壳至少为10亿年。
结构特点 对洋壳的探测主要采用人工声源的地震法,有关洋壳各结构层深度、密度和厚度的数据大部分是从地震折射波法探测取得的,洋壳各结构层的划分也主要由地震纵波的速度值而定。近年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海底拖网采样在各结构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的认识上提供了许多证据。地震探测表明,正常洋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下界)为5~10公里,大致可分为三个结构层。各层的特点如下:
层1(沉积层)。 是洋壳中厚度变化最剧烈的结构层。大洋中脊顶部沉积层缺失或零星散布,随着远离大洋中脊而逐渐增厚,局部厚可达3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层1的纵波速度值为1.5~3.4公里/秒,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实际上,层1包括了纵波速度值小于层2(<4公里/秒)的所有物质,由1.5~2公里/秒的松散沉积物和2~4公里/秒的半固结与固结沉积物组成,主要有深海钙质、硅质软泥、红粘土以及白垩层和燧石等。
层2(火山岩层)。也称基底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布于洋盆其他地方。它的纵波速度值变化较大,随地而异,变动于 3.5~6.5公里/秒之间。但大多数为4.5~5.5公里/秒。其物质成分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火山岩,有的认为是固结沉积物。深海钻探查明,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和部分沉积岩组成。玄武岩常以枕状和席状熔岩形式出现,玄武岩中氧化铝含量偏高,钾含量低(小于0.3%)。层2下部可出现辉绿岩岩床和岩墙。
层3(玄武岩层)。 其纵波速度值和厚度在世界大洋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由于层3的厚度较大(近5公里)、分布广泛而稳定,它构成了大洋地壳的主体,故又称"大洋层"。鉴于目前深海钻探尚未达到层3,关于层3的岩石性质,争论较大,一类意见坚持它是蛇纹石化橄揽岩或蛇纹岩;另一类则认为它是由辉长岩等镁铁质火成岩及其变质产物组成。虽然这两种看法都可以解释层3的纵波速度值,但层3的泊松比(0.27)低于蛇纹岩的泊松比(0.38),而接近于镁铁质岩石的泊松比,所以层3是由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说法得到较多的支持。一般认为层 3主要由辉长岩和角闪岩组成,也不排斥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橄榄岩类(可经蛇纹石化)。
层3的底面即是构成地壳下界的莫霍面。 此面之下便是超镁铁质岩石组成的上地幔。
成因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参考书目
R.W.Raitt,The Crustal Rocks,M.N.Hill,ed,TheSea,Vol.3,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63.
结构特点 对洋壳的探测主要采用人工声源的地震法,有关洋壳各结构层深度、密度和厚度的数据大部分是从地震折射波法探测取得的,洋壳各结构层的划分也主要由地震纵波的速度值而定。近年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海底拖网采样在各结构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的认识上提供了许多证据。地震探测表明,正常洋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下界)为5~10公里,大致可分为三个结构层。各层的特点如下:
层1(沉积层)。 是洋壳中厚度变化最剧烈的结构层。大洋中脊顶部沉积层缺失或零星散布,随着远离大洋中脊而逐渐增厚,局部厚可达3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层1的纵波速度值为1.5~3.4公里/秒,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实际上,层1包括了纵波速度值小于层2(<4公里/秒)的所有物质,由1.5~2公里/秒的松散沉积物和2~4公里/秒的半固结与固结沉积物组成,主要有深海钙质、硅质软泥、红粘土以及白垩层和燧石等。
层2(火山岩层)。也称基底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布于洋盆其他地方。它的纵波速度值变化较大,随地而异,变动于 3.5~6.5公里/秒之间。但大多数为4.5~5.5公里/秒。其物质成分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火山岩,有的认为是固结沉积物。深海钻探查明,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和部分沉积岩组成。玄武岩常以枕状和席状熔岩形式出现,玄武岩中氧化铝含量偏高,钾含量低(小于0.3%)。层2下部可出现辉绿岩岩床和岩墙。
层3(玄武岩层)。 其纵波速度值和厚度在世界大洋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由于层3的厚度较大(近5公里)、分布广泛而稳定,它构成了大洋地壳的主体,故又称"大洋层"。鉴于目前深海钻探尚未达到层3,关于层3的岩石性质,争论较大,一类意见坚持它是蛇纹石化橄揽岩或蛇纹岩;另一类则认为它是由辉长岩等镁铁质火成岩及其变质产物组成。虽然这两种看法都可以解释层3的纵波速度值,但层3的泊松比(0.27)低于蛇纹岩的泊松比(0.38),而接近于镁铁质岩石的泊松比,所以层3是由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说法得到较多的支持。一般认为层 3主要由辉长岩和角闪岩组成,也不排斥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橄榄岩类(可经蛇纹石化)。
层3的底面即是构成地壳下界的莫霍面。 此面之下便是超镁铁质岩石组成的上地幔。
成因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参考书目
R.W.Raitt,The Crustal Rocks,M.N.Hill,ed,TheSea,Vol.3,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6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