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壳活动性
1)  Earth crust activity
地壳活动性
1.
Based on this,the relation between fracture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Earth crust activity was discussed.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断裂尺度分形维数与地壳活动性的关系。
2)  Crustal activity
地壳活动
3)  horizontal crustal activity
地壳水平活动
4)  seismic activity
地震活动性
1.
Bootstrap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eismic activ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neighbouring areas;
地震活动性的自助统计分析及其在河南省及邻区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2.
Analyses of seismic activity in Fujian and its coast;
福建省及其沿海地震活动性分析
3.
The main problems a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intensifying of ground subsidence and ground fissures,and the intensifying of seismic activity.
地热水的开采已引起了一些自然和工程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的加剧,以及地震活动性的加剧。
5)  earthquake activity
地震活动性
1.
Earthquake activity may be quite active in the near future.
应用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对黑龙江河谷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
6)  seismicity [英][saiz'misiti]  [美][saɪz'mɪsɪti]
地震活动性
1.
Study on the seismicity in the "Three Rivers" region in Yunnan Province;
云南“三江”流域地震活动性研究
2.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Parameter R_t of Seismicity to Earthquake Forecast arround the West Section of the Southeast Coastal Seismic Belt;
地震活动性总体参量R_t在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3.
Primary study on the seismicity along the faults of Longquanshan;
龙泉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浅析
补充资料:地壳运动的固定论与活动论
      关于地壳运动和地壳结构的两种相互对立并长期争论的理论。固定论不承认存在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认为地壳的运动和海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即以垂直运动为主。活动论则认为,地球上部(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不但存在着垂直方向的运动,而且水平方向的运动更大;大陆和大洋在整个地质时期都不是固定不动的,它们彼此之间和各自的内部都存在着动力构造作用。
  
  固定论  固定论以地槽-地台说为代表。 这种理论基于地球曾经是炽热球体的假说,认为地球后来随着逐渐冷却变硬,因而有了固定的大洋和大陆。同时,伴随着地球冷却过程的收缩产生了压力,并没着大陆的软弱边缘或充满松软沉积物的深海盆地,间歇地挤压成山脉。这一解释最早是由I.牛顿提倡的。1859年,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根据对美国纽约州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考察和研究,指出这些山脉是由原来沉积在下沉槽地的沉积物堆积升高而形成的。1873年,J.D.丹纳在这个基础上把槽地称为地向斜,用以表示地壳上活动性强的构造单元。这一概念最初仅用于表示区域性表生岩石所堆积的深沉降地带,以后逐渐扩展到表示一切有厚层沉积物堆积的下沉区域。某些地质学者甚至把那些后来产生强烈褶皱的阿尔卑斯型山岭的槽地也包括在内。1880年,俄国地质学家Α.Π.卡尔宾斯基相应于地槽理论,提出了地台稳定理论。他把下部具有结晶褶皱基底和上部有沉积盖层的俄罗斯地台,作为较稳定的地壳构造单元。这样,这两个理论不久就被定量地确定下来,并被统称为地槽-地台说。这一学说是经典大地构造学说的理论支柱,它一直把地槽(洋)和地台(陆)作为基本的地质构造单元,认为地槽和地台的活动是原地的下陷和上升运动,与地球的整体并无影响,在时空分布上也无规律。地槽通过运动和变质转化为地台,是由活动性的大洋型地壳发展为稳定性的大陆型地壳的过程。因此,该理论推定,地壳的运动是逐渐趋向稳定静止的,待到全部转化结束时,地质运动就终止了,地壳也就僵化了。
  
  虽然有些物理学家认为构成这一假说的物理学基础是正确的,但20世纪以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研究从根本上动摇了地球的热起源说,同时,古气候学、古地球学和古生物学等的研究也对它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从而使地壳运动的固定论受到冲击。代之而起的是地壳运动的活动论学说。
  
  活动论  是基于地球的冷起源说提出的,认为地球由宇宙尘那样的东西聚集而成,放射性物质使得地球温度逐渐增高,整个地球略具可塑性,大陆就在其表面上发生缓慢的漂移,在漂移的过程中大陆会产生破裂和重新组合。这种观点最早可追溯到近代经验科学的始祖F.培根,他于1620年就已注意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外形轮廓相吻合的现象。以后,有人也著文论述大西洋两岸大陆在地质时期联系的可能性。19世纪中期,大多数南半球的地质学家进一步看到了美、欧、澳大陆石炭纪(约距今 3亿年前)地层中古植物化石的相似性。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E.徐士等人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上地质岩层和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主张它们原是一个统一的大陆,他称之为冈瓦那大陆。到20世纪,有关这类的资料愈积愈多。1910年,德国人A.L.魏格纳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概括,产生了大陆漂移的想法,并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作了这方面的讲演。1915年,他完成了专著《海陆的成因》,对大陆漂移说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在石炭纪后期之前,南、北美大陆与亚、欧、非大陆是紧密连接的,而且澳大利亚、南极和印度也包括在其内,全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泛古陆。海也不过是围绕泛古陆的一个巨大海洋,以后大陆产生分裂,大洋也就被割裂,逐渐形成目前地图上所呈现的海陆分布情景。这个学说创建之后,20年代末曾有过激烈的论战。由于寻找不到促使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产生之源,这就使魏格纳所主张的硅铝层大陆在粘性较强的硅镁层中的漂移从力学方面看是不可能的,加之当时缺乏地壳中产生大规模水平位移的正面证据,使该理论一度受到冷落。50年代中期,古地磁学的兴起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证。60年代,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从中发现了很多与大陆地质情况完全不同的资料。根据海底岩性、地磁异常、磁场反向、大洋中脊和转换断层等资料以及对海底岩石绝对年龄的测定研究,美国的H.赫斯等人于60年代初提出了"海底扩展说",认为地幔物质以岩浆形式从大洋中脊处涌出,向两侧分流,冷却后形成海洋地壳;同时,由于地幔物质的不断产生并向两侧扩张,使它在移动到海沟处时又俯冲下沉,回到地幔,而熔化于软流层中。6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J.T.威尔逊等人又提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一些活动的、周围被大洋中脊、海沟和水平断层所分割的"板块"构成的,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极这些巨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全球性大地构造活动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海底扩张,推动着大陆的漂移,造成岩石圈既有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也有不小的垂直运动。这个学说把地球上部岩石圈的运动描绘为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学说作为新的地球观正在有力地推动着地球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它标志着近代地球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被誉为地质学中的革命。不过,这种新的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问题。对此曾有过种种假说,目前最流行的是地幔物质的对流,但这种对流存在与否还没有获得正面的观测证据。
  
  固定论和活动论的争论已有半个多世纪,其实质在于,地球上部(岩石圈)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是否会表现出缓慢的侧向运动。虽然有些地质学者提出,地球上部的运动很可能在不同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有不同的表现,地球物质重下轻上的垂直对流运动在早期可能是主要的,后来停滞了,从而为其他作用的发生留下广阔的余地,产生了大陆的生长和漂移、大洋的扩张等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但是,解决地壳运动问题仍需以解决地球起源问题为前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