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
1)  ILWS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
2)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APS-AAPT national activities
国际方案与活动计划
3)  co-existence international law
共存性国际法
1.
The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day is to stabilize multiple "co-existence international law" ,accelerate solidarity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law" ,and limit universal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law".
就当今国际社会法制化进程本身而言,其基本要求是,稳固多元主义的"共存性国际法",催生连带主义的"合作性国际法",控限普世主义的"共同体性国际法"。
4)  Jap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日本与国际社会
5)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evaluation programme
国际评估计划
6)  international action plan
国际行动计划
补充资料:国际扫盲日
国际扫盲日
国际扫盲日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联合国还决定,从2003年1月开始的十年为国际扫盲十年,以促进全球范围内扫除文盲的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8.6亿,约占全球成人人口的20%。全世界有1.13亿学龄儿童不能上学,其中三分之二是女童,大部分文盲都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的贫穷国家。在发达国家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盲,仅美国就有4000万成年人无法给孩子读书读报,并无法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

造成发展中国家高文盲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口发展角度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高,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教育投入难以与人口的增长成正比。从语言文化角度讲,多语种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这在非洲尤为严重。拥有1亿多人口的尼日利亚共有410种语言,仅有660万人口的贝宁也有近60种语言。从社会生产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程度不高,一些工作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不大,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十分强烈,文盲与否对社会生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着科技、人才和资金困难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许多适合本国国情的扫盲办法。例如,巴西宣布,从2003年起,将实施为期4年的全国扫盲计划,争取在2007年之前消除国内文盲。

50多年来,中国的成人文盲率大幅下降,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降到2002年的8.72%。中国政府在2000年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03年全国青壮年文盲已降到5%以下。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公布的全球过去十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