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rthwest interior cities
西北内陆城市
5) Northwest Cities
西北城市
1.
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Floating Population in Northwest Cities——Based on a Study in Lanzhou;
试析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以对兰州市的调查为例
6) continental rivers in the north west of China
西北内陆河
1.
The threatening of floods is still a serious hidden trouble in China and flood control facilities for continental rivers in the north west of China are still very weak.
新中国成立以来 ,黄河流域 (片 )防洪减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黄河是一条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的河流 ,其洪水威胁依然是我国的心腹之患 ,西北内陆河防洪设施还很薄弱。
补充资料:西北内陆河水利史
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的西北内陆河水系,主要有分布于新疆境内的塔里木河(汇注罗布泊)、伊犁河(汇注苏联境内的巴尔喀什湖)和其他小河,以及分布于甘肃、内蒙古境内的疏勒河、弱水等。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日照辐射强,蒸发严重,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西汉时期已有利用内陆河径流及山区融雪水兴建灌溉工程的记载。
河西走廊 本区主要利用祁连山融化的雪水灌溉。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西汉王朝在河西设置酒泉郡、张掖郡,后又分置敦煌郡,并大规模兴置屯田和发展灌溉。《史记·河渠书》记载:"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当时在今张掖县和酒泉县境有千金渠(亦名得渠),引羌谷水溉田。在今玉门市和安西县间的籍端水和在今敦煌县的氐置水也都有灌溉之利。东汉初年任延在河西设置水官,修理沟渠。三国魏时,徐邈在凉州(今武威)、仓慈在敦煌兴修水利。十六国时期的前凉(317~376)在敦煌建有孟授、阴安、阳开、北府等渠。唐代长安年间(701~704)在河西大兴灌溉。开元十五年(727)瓜州(在今玉门镇和安西县间)都督张守珪引融雪水灌溉。有人认为,今张掖县南部黑河上的盈科、大满、小满、大官、永利、加官等渠皆为唐代开创。敦煌千佛洞石窟发现的唐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了敦煌的甘泉水(即党河)灌区的东河、神农、阳开、北府、 阴安、都乡、宜秋、三丈、孟授等9条干渠。石窟发现另一唐写本《敦煌水渠》所载的干支渠名多达70多条。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灌溉逐渐衰退。西夏水利开发记载较少。元至元初董文用、郭守敬等开西凉、甘、瓜、沙等州水田。《元史·地理志》记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亦集乃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引用的水源当是发源于酒泉、张掖一带北流入居延海的弱水。明清时期河西水利进一步开发。嘉靖二十五年(1546)杨博在甘肃大兴屯田,在肃州(治今酒泉)、甘州(治今张掖)开凿龙首渠等。明末,仅张掖一地就有灌渠数十条。据《嘉庆一统志》资料统计,当时武威和张掖分别有灌溉面积27729顷和11749顷,遂有"金张掖、银武威"的民谣流传。
新疆地区 引内陆河水灌溉始于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孝武帝在渠犁(今库尔勒县)屯田。元平元年(公元前74)孝昭帝自轮台至渠犁等地再次大兴屯田,是新疆地区大规模开发水利之始。其后,屯田扩展至伊循(在今若羌县一带)、车师(在今吐鲁番盆地)、楼兰(在今罗布泊北岸)。据《水经·河水注》记载,索励曾修筑横断注宾河(今卡墙河)的水利工程。考古发现,在今轮台东南、沙雅县东、若羌县古米兰河上都有汉代灌渠遗存,干支渠上并建有闸门。出土文物表明,魏晋南北朝时,在高昌(今吐鲁番)和楼兰地区有不少灌区,设有专门负责灌溉的下级官吏。在吐鲁番发现的《麹斌造寺碑》和《高昌县申修堤堰料工状》等文书都提到当地有灌溉工程,并设有专管官吏和收取水费。唐代新疆屯田水利在《新唐书·西域传》中有所记载。和汉代相比,唐代新疆灌溉更向北疆发展。据《耶律楚材西游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常德西使记》等文献,元代初年乌伦古河、伊犁河一带灌溉都较发达。清代新疆灌溉主要集中于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吐鲁番、哈密等地区。乾隆以后有较快发展,并吸收了中原的水工技术。如喀喇沙尔(今焉耆)的灌区,为抵御开都河洪水,乾隆二十六年(1761)要求"加修闸座,亦照内地式,设木板以便启闭"。嘉庆七年(1802),伊犁将军松筠在惠远城东伊犁河北岸开渠,渠长数十里。次年,又在其北加开一道干渠,名通惠渠。二渠合名旗屯渠,共灌田43.7万亩。嘉庆七年至十三年,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率领锡伯族军民,开成一条长200里的察布查尔渠(察布查尔是锡伯语的粮仓之意),引伊犁河水溉田千顷。道光二十五年(1845)1月至12月由全庆、林则徐查勘南疆水利,共开垦田地68.9万亩。光绪初左宗棠对新疆水利也有建树,仅在吐鲁番一地就新开坎儿井185处。据《新疆图志·沟洫志》统计,清代末年全疆共有干渠 900多条,灌溉面积1100多万亩。至1944年发展到有灌渠1578条,灌溉面积1680万亩。除灌溉工程外,新疆防洪工程也有修建。嘉庆十二年曾在伊犁惠远城附近修建长60丈的挑水坝,迎水面还修建有护堤埽工。道光元年(1821)徐松所著《西域水道记》对新疆河渠水利记载不少。
河西走廊 本区主要利用祁连山融化的雪水灌溉。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西汉王朝在河西设置酒泉郡、张掖郡,后又分置敦煌郡,并大规模兴置屯田和发展灌溉。《史记·河渠书》记载:"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当时在今张掖县和酒泉县境有千金渠(亦名得渠),引羌谷水溉田。在今玉门市和安西县间的籍端水和在今敦煌县的氐置水也都有灌溉之利。东汉初年任延在河西设置水官,修理沟渠。三国魏时,徐邈在凉州(今武威)、仓慈在敦煌兴修水利。十六国时期的前凉(317~376)在敦煌建有孟授、阴安、阳开、北府等渠。唐代长安年间(701~704)在河西大兴灌溉。开元十五年(727)瓜州(在今玉门镇和安西县间)都督张守珪引融雪水灌溉。有人认为,今张掖县南部黑河上的盈科、大满、小满、大官、永利、加官等渠皆为唐代开创。敦煌千佛洞石窟发现的唐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了敦煌的甘泉水(即党河)灌区的东河、神农、阳开、北府、 阴安、都乡、宜秋、三丈、孟授等9条干渠。石窟发现另一唐写本《敦煌水渠》所载的干支渠名多达70多条。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灌溉逐渐衰退。西夏水利开发记载较少。元至元初董文用、郭守敬等开西凉、甘、瓜、沙等州水田。《元史·地理志》记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亦集乃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引用的水源当是发源于酒泉、张掖一带北流入居延海的弱水。明清时期河西水利进一步开发。嘉靖二十五年(1546)杨博在甘肃大兴屯田,在肃州(治今酒泉)、甘州(治今张掖)开凿龙首渠等。明末,仅张掖一地就有灌渠数十条。据《嘉庆一统志》资料统计,当时武威和张掖分别有灌溉面积27729顷和11749顷,遂有"金张掖、银武威"的民谣流传。
新疆地区 引内陆河水灌溉始于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孝武帝在渠犁(今库尔勒县)屯田。元平元年(公元前74)孝昭帝自轮台至渠犁等地再次大兴屯田,是新疆地区大规模开发水利之始。其后,屯田扩展至伊循(在今若羌县一带)、车师(在今吐鲁番盆地)、楼兰(在今罗布泊北岸)。据《水经·河水注》记载,索励曾修筑横断注宾河(今卡墙河)的水利工程。考古发现,在今轮台东南、沙雅县东、若羌县古米兰河上都有汉代灌渠遗存,干支渠上并建有闸门。出土文物表明,魏晋南北朝时,在高昌(今吐鲁番)和楼兰地区有不少灌区,设有专门负责灌溉的下级官吏。在吐鲁番发现的《麹斌造寺碑》和《高昌县申修堤堰料工状》等文书都提到当地有灌溉工程,并设有专管官吏和收取水费。唐代新疆屯田水利在《新唐书·西域传》中有所记载。和汉代相比,唐代新疆灌溉更向北疆发展。据《耶律楚材西游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常德西使记》等文献,元代初年乌伦古河、伊犁河一带灌溉都较发达。清代新疆灌溉主要集中于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吐鲁番、哈密等地区。乾隆以后有较快发展,并吸收了中原的水工技术。如喀喇沙尔(今焉耆)的灌区,为抵御开都河洪水,乾隆二十六年(1761)要求"加修闸座,亦照内地式,设木板以便启闭"。嘉庆七年(1802),伊犁将军松筠在惠远城东伊犁河北岸开渠,渠长数十里。次年,又在其北加开一道干渠,名通惠渠。二渠合名旗屯渠,共灌田43.7万亩。嘉庆七年至十三年,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率领锡伯族军民,开成一条长200里的察布查尔渠(察布查尔是锡伯语的粮仓之意),引伊犁河水溉田千顷。道光二十五年(1845)1月至12月由全庆、林则徐查勘南疆水利,共开垦田地68.9万亩。光绪初左宗棠对新疆水利也有建树,仅在吐鲁番一地就新开坎儿井185处。据《新疆图志·沟洫志》统计,清代末年全疆共有干渠 900多条,灌溉面积1100多万亩。至1944年发展到有灌渠1578条,灌溉面积1680万亩。除灌溉工程外,新疆防洪工程也有修建。嘉庆十二年曾在伊犁惠远城附近修建长60丈的挑水坝,迎水面还修建有护堤埽工。道光元年(1821)徐松所著《西域水道记》对新疆河渠水利记载不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