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
1)  Zebiak-Can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
1.
With simultaneous observ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the difference between NCEP/NCAR 925hPa reanalysis wind stress anomaly(NCEPWSA) and FSU wind stress anomaly(FSUWSA) is analyzed,and the prediction abilities of Zebiak-Can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ZC coupled model) with NCEPWSA and FSUWSA serving respectively as initialization wind are compared.
对比分析了分别以NCEP、FSU风应力距平作为初始强迫风场时的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简称ZC耦合模式)的预报能力。
2)  Zebiak-Cane model
Zebiak-Cane模式
3)  air-sea coupling model
[气]海-气耦合模式
4)  GOALS4.0 ocean atmospheric coupled model
海-陆-气耦合模式
5)  AOGCM
海气耦合模式
1.
The Effects of Radiativ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on Simulation of Cloud and Radiation in an AOGCM;
辐射参数化方案对一个海气耦合模式云和辐射模拟的影响
2.
Improvement on Cloud Radiativ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of NCC/IAP T63 AOGCM and Its Impact on Climate Simulation;
NCC/IAP T63海气耦合模式云辐射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3.
Using the CRU monthly data of the surface mea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and the output data of 22 AOGCMs participated in IPCC AR4,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OGCM?s simulated capability in East Asia for the 20th century has been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利用CRU地面温度、降水的陆地月平均观测资料,以及参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22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这些模式对东亚地区当前气候的模拟能力。
6)  sea sea ice air coupled model
海冰气耦合模式
补充资料:甘蔗(sugar cane)
甘蔗(sugar cane)

禾本科甘蔗属作物,学名Saccharum L.,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主要的糖料作物,其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糖料作物的57%,产糖量占70%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植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或地区种蔗制糖。1984/1985榨季世界甘蔗收获项积为1589.5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原料蔗58.87t,总产量为93576.9万吨,产粗糖6339.6万吨。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产糖量居世界首位,是主要的出口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产蔗糖约400多万吨。其中,大陆每年种植甘蔗约6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蔗50t左右,年产蔗糖300多万吨;台湾省通常种植甘蔗约1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蔗80t左右,年产蔗糖约80万吨。
中国蔗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区);1980-1982年世界食糖每年总贸易量为2729.3-3063.5万吨。
甘蔗的植株在一定条件下生长锥可分化为有性生殖器官,出现孕穗、抽穗、开花乃至结实一般株高3m左右,抽穗后可达4m以上。
须根系。生产上用蔗茎做种,由节上的根点产生种根,一般较纤细、寿命较短,也称临时根。苗根或次生根,较粗壮,寿命长,也叫永久根。通常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发生。同一株上,从下部节产生的苗根比上部节产生的粗,节位越高的越细。苗根多分布在表土层30cm左右处,分为表根、支持根和深根群。
茎分主茎和分蘖茎。叶由叶片和鞘组成。甘蔗花穗为复总状花序,由主轴、支轴、小支轴及小穗梗和小穗组成。每一小支轴节上着生两个小穗,上部小穗较小,有柄,下部小穗大,无柄。小穗基部有丝状毛。每个小穗由外护颖、内护颖、不孕外颖、孕内颖及小颖组成,通常小颖缺。花具三雄蕊,一雌蕊及二鳞片。子房单室,花药深紫色者多。子实为颖果,成熟时呈棕色,长卵形,播种到收获,可分为发芽期、成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工艺成熟期。
甘蔗的萌发生长以30℃左右为最适宜。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8℃,适宜温度为26-30℃。蔗节上根点在10℃即可萌动,20-27℃最为适宜。蔗茎伸长的最适温度为32℃左右。
甘蔗为喜光作物,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光呼吸强度为0.07mg(CO2)/dm2/h,光呼吸消耗只占总光合产物的0.5%以下。光合效率一般可达50g/m2/d以上,甘蔗植株高大,叶面积指数高,生长期长,需水比较多,但根系发达,可吸收深层水分,又较为抗旱。一般生产1kg蔗茎,耗水85.7-210.9kg,平均133kg,在生长盛期以前,一般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达70%为宜,低于65%或高于80%均不利于生长。伸长期是甘蔗最旺盛时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60%。须经常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在80-90%之间。工艺成熟期,通常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甘蔗光合作用强,所需CO2较多,当CO2浓度由0.03%提高到0.06%时,其光合强度可提高50%左右。由土壤释放的CO2,也能增加蔗田的CO2浓度,其参与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产物约占植株总光合产物的9-10%。蔗株含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硅、铜、铁、硫、锰、锌、硼、钼、氯等化学元素,其中碳、氢、氧占植株总鲜重的99%。蔗茎干物质约占总生物量的50-60%,甘蔗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以氮、磷、钾最多,钙、镁、硅其次。一般每吨原料蔗(包括叶片)约含N1.25-1.50kg;P2O5 0.85kg;K2O 3.5kg;CaO 0.95-1.10kg;MgO 0.50-0.75kg。甘蔗苗期吸收氮肥少,约占总吸收量的1%,分蘖期占6-7%以上。苗期和分蘖期吸收磷占3-4%,钾约占6%。生长盛期,吸收氮素占全生育期的50-60%,磷占70%以上,钾约占80%工艺成熟期,吸收氮约占30%,磷20%,钾约15%。
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较好。当土壤含盐分在0.15-0.30%时,生长受抑制,达到0.35%以上即难以生长。土壤pH值在4.5-8.0范围内甘蔗都能生长,但以土壤pH值6.1-7.7为适宜。
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其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中国已发现甘蔗病害有50多种,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凤梨病、眼斑病、黄斑病、鞭黑穗病、赤腐病、花叶病、宿根滞顿病等。
中国有360多种害虫为害甘蔗,以蔗螟、金龟子、甘蔗绵蚜、白蚁、甘蔗飞虱、甘蔗蓟马、粉介壳虫、甘蔗长椿等发生比较普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